诺奖情结没必要!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根本不可能靠诺贝尔奖来证明。
  近日,屠呦呦摘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大多数国人听此消息后都额手相庆,终于了却了几十年来的一桩心愿。
  但不少国民却吵成一片:有人说青蒿素获奖并不能证明中医学的科学性;有人称这个成果应是集体智慧结晶,不应算是个人的;也有人称这是人海战术成果,不可复制。
  诺奖心病的根源
  说来说去,国人对诺贝尔奖的纠结已经成了一种心病,是自信心不强的表现。青蒿素属于中药西制,当然不能算作中医学的成果。日本明治维新后,全面废止中医,只留下一些中成药,所谓“废医存药”。现在日韩两国的汉方药大抵如此。
  真正的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之上的,所谓阴阳五行,辩证施治。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材才能称为中医。所以说青蒿素的成功是中药西制的成功,与中医学没有必然关系,中医学要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来证明自己的成功。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根本不可能靠诺贝尔奖来证明,所以建立在西方哲学体系之上的诺贝尔奖自然无法证明中医学的成果。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打碎天朝神话后,国人的自信心就逐渐崩溃,最后几乎完全丧失。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要被开除地球的“球籍”了?所以后来我们总想用某一件事情的成败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所谓“女排精神”,奥运奖牌数量等。其实输赢几场球赛与社会的进步没有太大关系,多几个奖牌也不能证明国民体质的高低。诺奖亦然。
  浮躁科研给企业经营的启示
  近些年,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增长很大,但使用效率不高。为了成为科技大国,国家先后推出过上百个科技计划,但经费由几十个部门机关分散管理,存在资源浪费、重复引进、多头申报等问题。有业内人士称,现在科研人员只有不到50%的时间搞研究,一半以上精力用在“跑部钱进”和其他事务性工作上,极为急功近利——主要看谁的项目能搞到钱。
  甚至还有人搞“伪创新”,贪污腐败的事件时有发生。科研体制的弊端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更影响了有价值科技成果的诞生。而且,中国科研投入的经费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外的科研经费主要倾向于投资人才,而国内的科研经费主要投资仪器设备等。如美国政府支持的研发项目,科研经费预算中科技人员的薪资一般为项目总经费额度的60%以上,而仪器设备等投资只占科研经费的10%左右。可中国恰恰相反。这也许是目前中国重大科技成果不多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得了诺贝尔奖应该高兴,而过于纠结于诺贝尔奖则没有必要。人们应该为解决重大自然科学问题,为了社会的进步而进行科学研究、文学创作,而不应该为了获得某个奖项而争名夺利。企业经营,也是如此。
其他文献
4G时代悄然而至。  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获得TD-LTE牌照,这正式宣告了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  4G牌照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可出来之后,又有人担心进展“是不是太快了?”期待与担心并存。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是因为大部分人还没有真的做好准备。  欢呼之后讲点实际  大数据、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各种时尚名词随着4
目的观察哌替啶复合氟哌利多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0例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根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2组,A组152例采用丙泊酚麻醉,B组248例采用哌替啶复合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脐入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3月对6例小儿卵巢囊肿蒂扭转行急诊腹腔镜辅助经脐入路探查、卵巢囊肿切除术,术中行囊
欧洲人惊呼,中国消费电子产品正在向欧洲快速渗透。  2015年9月,德国柏林IFA展(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开幕,占据1/3规模的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军团,成为2015年IFA展最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  据IFA组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展会有35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参展净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中国的参展企业大约占了本届参展企业总数的30%。然而,尴尬的是,尽管参与企业众多,而且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欧
摘 要:2017年中国篮球协会在北京启动了小篮球发展计划,意在促进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满足和适应更多青少年儿童对于参与篮球运动的需求。从小篮球的运动宗旨出发,尊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育规律,尊重人才培养规律,遵循篮球运动发展规律,让篮球运动走进少年儿童的生活,强健体魄,健康身心,健全人格。文章从“小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小篮球”的概念以及规则的演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小篮球”运动发展的
互联网时代,  传统企业的领导力  正在面临怎样的动摇?  领导力该怎样革新?  这是一个挑战眼球的现实问题。  工业化时代,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通常会存在消息不对称的现象,相比而言,领导者往往掌握更多的资讯,领导者处于威权地位。  但网络崛起之后,全景社会进入共景社会,信息公开化程度大大增强,所呈现的是一种围观结构,领导者在信息资源的把控方面失去了原来的优势,被领导者多元化的认识、多元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