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管理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JONE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如何充分发挥其功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本文将从实训室布局、规章制度、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生物 实训室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71-01
  随着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的起居生活以及一些重要生产活动几乎都离不开微生物,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与研究也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是了解和研究微生物的重要场所,因此研究和探讨微生物实训室管理显得愈发重要[1]。
  1.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现状
  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是进行学生实训和科研的重要场所,目前主要承担以下实训课程:《食品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微生物应用技术》、《动物微生物》、以及《食用菌生产技术》和《发酵生产技术》相关微生物实训部分。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掌握认识常规微生物,对微生物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培养、鉴定、筛选、药敏等不同实训操作技能。由于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一般在教学计划上都安排在第一学年,此阶段的学生对微生物知识掌握较少,所以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对微生物实训室各规章制度理解不深,少数实训室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实训室布局不科学,安全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引起微生物实训室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运作效率低下。因此建立一个合理布局、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微生物实训室显得尤为重要。
  2.合理布局,提升微生物实训室硬件建设
  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应具备以下基本硬件配制:准备间、缓冲间、接种间、培养间、菌种保藏间、观察间以及学生教室。各房间做到水电齐全,建有通风排毒管道,接种间和培养间地面最好铺上防尘胶,各操作台尽量选用防潮、防火、耐腐蚀材料。必要仪器设备有:超净工作台、恒温自动培养箱、恒温水浴震荡培养箱、不锈钢自动高压灭菌锅、恒温干燥箱、天平(0.1g、0.001g)、电炉、纯水机、菌种保存冰箱。
  3.完善制度,加强微生物实训室规章制度建设
  高职院微生物实训室能健康、有序、高效运行都离不开一整套科学人性化规章制度。微生物实训室各规章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实训室管理的规范化,常规化,也有利于增加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项:《微生物实训室规则》明确了实训教师,实训室管理人员及学生在实训室中的权利和义务; 《实训室安全制度》明确了实验人员应对实训室的门窗、水电,大型仪器、微生物废弃物进行妥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明确仪器设备使用规范[2]。
  4.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几乎所有微生物实训课都在微生物实训室进行,这些实训课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都是由实训室管理员准备,工作量大,任务重,责任大。所以必须提高对微生物实训室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他们的师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3]。
  5.加强安全教育,深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电安全问题,大都是因为麻痹大意造成的;仪器设备使用安全问题,这方面主要是因为使用者没有完全理解设备使用原理和方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训室废弃物安全处理,微生物实训室废弃物不同于普通的生活垃圾,它可能带有致病菌源,所以微生物实训室的废弃物都要经过高温处理和消毒液处理后方才能丢弃[4]。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工作及其重要,但同时也很琐碎和繁杂。在各项完备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加强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才能使高职院校微生物实训室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参考文献:
  [1]崔伊滨,刘彦华.对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71-73.
  [2]邹爱英,刘华,杨青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6):34-35.
  [3]陈曦碧,陈为健.如何成为优秀的实验室管理人员[J].福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3):55-56.
  [4]关洪斌,王晓兰.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52.
  作者简介:
  谢正林,性别:男,江苏省镇江市人(省市),1982年出生,学历:本科,职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微生物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阵地,成功的课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使课堂内的各要素得到有效的延伸。本文就初中化学科目的特点,提出以探究性课堂作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并对初中化学探究性课堂的基本特征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课堂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3-01  一、探究性课堂  课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有教育意义的生成点,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生旧有的知识点,在学生原有知识点上分析学生的思维状况,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从而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把握各种生成类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成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内容也是多变的。所以,在备课时教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型及1/2型)。大多数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临床疾病均与几种主要血清型(如1型、1/2型、2型、7型、9
【摘要】高中阶段的化学课教学实践活动,探索研究性实验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经典实验、操作型实验、微型实验、手持技术实验、创新演示型实验等。此类实验课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反应和表象,发掘出原理和知识,同时,加强同学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所学,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分析、合作、分享的能力。另外,探索研究性实验课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完善,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当代学生的教育问题。高中生是保证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高中地理的新课标教学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的新尝试,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据调查了解到,面对不断改革的教育步伐,许多高中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缺乏兴趣。对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深入探
介绍了螺杆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影响其采油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物理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旨在为物理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新课改 物理课堂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7-01  新课程改革标
根据基因型的不同,参照GeneBank上发表的TTV1(GU570198.1)和TTV2(AY823991.1)的序列,各设计两对巢式引物用于检测TTV1和TTV2。采集生猪血液样品若干份,提取病毒DNA,用巢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