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平和,孩子难救——由杂文、小说的对读探析鲁迅的家庭解放叙事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家庭解放叙事,有着文体的差异.他的杂文中所表达的家庭解放观念,与他小说中所描述的家庭伦理故事构成了互文关系.把他的小说和杂文进行对读,以杂文诠释小说,以小说反观杂文,有助于把握鲁迅在家庭解放问题上的思想结构和观念悖论.鲁迅在杂文中所透露的"愿意平和""随顺长者"的态度和依赖"亲权"解放子女的观念,决定了他的小说讲述家庭伦理故事的方式.他的杂文表达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观念,而小说构设的却是"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子"的故事;他的相关杂文秉持进化论的立场,而相关小说则流露出怀疑论的心态,由此形成了鲁迅的两种家庭伦理构想.而其小说中"觉醒的人"由新返旧的伦理故事,证明了"随顺长者解放幼者"观念的虚妄.不同文体的对读,不失为拓展鲁迅创作"内部研究"的重要方式.
其他文献
对大变革时代社会调查的分析不能限于具体的调查内容及观点,而是应该确定研究者的理论方位,更应该注意问题发生的历史方位和世界方位.以此来看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分别有以卜凯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派",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三大学派在各自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不同方案.其背后不仅是政治立场和认识论之争,更是当时世界三大思想理论之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和"新儒家"在中国问题上的解决方案之争.三大学派在理论上的差异导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产业经济、建筑空间等物质要素和人文历史、社会面貌等非物质要素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既反映了城市的过往与现状,也包含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期待.它既体现了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图式,也是公众与城市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下,城市形象的全球传播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更在不断重构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建构着社会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想象,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内涵.面向未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城市软实力多维度进步以及竞争力的“能级跃升”
期刊
人口预测和人口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1980—2020年中国总人口的预测值、规划值和实际值,构建偏差率指标,对历次人口发展规划进行差距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人口规模的预测和规划均存在高估的系统性偏差,这放大了人口数量增长效应.而系统性偏差是人口估算方法的局限性、人口规划的主观性以及人口问题的选择性建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为了未来的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更具科学价值与政策意义,建议从三个方面应对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偏差:一是辩证地看待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的作用与限度;
"普遍交往"是交往关系的理想状态,在数字化时代,交往的数字化变革蕴含着通向"普遍交往"的可能,表现在几个方面: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成为"普遍交往"的物质起点;私有制瓦解趋势成为"普遍交往"的逻辑前提;人的本质复归成为"普遍交往"的价值旨归;数字全球化为"普遍交往"创造空间基础.当然,"普遍交往"从理论向现实转变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可能性,还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其一,交往形式再生产是实现"普遍交往"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其二,生产性变革是数字化时代实现"普遍交往"的根本动因;其三,治理性变革是数字化时代实现"普遍
近百年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大危机,最近的一次虽然发生在2008年,但世界经济仍处于相对缓慢的增长路径上.找出危机的根源,是走出危机的关键.通过建立一个知识生产-知识资本化-制造基础决定的全球制造业分工框架,有助于洞悉知识生产与知识资本化不平衡的内在机制.国家间知识生产和产出份额上的不平衡,是世界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而"大萧条"的真正走出,正在于全球知识生产的再平衡.各国政府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积极地投入基础研究并完善新产业形成的制度环境,解决好当下的全球长期停滞问题.
脑机接口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表现之一就是它从多向度给我们带来的"身体革命",包括它对人类心物交互方式的改变使身体成为可以替代的对象;它对肢体或感官方面的残障人士在身体功能上的治疗与恢复,可以使他们重获身体平等与人格尊严;它在治疗基础上进一步使正常的身体得到增强,为人类克服身体的自然局限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脑机接口的这些身体革命效应中,需要处理好治疗与增强的关系,在追求更满意的身体与避免身体改造中的风险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
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关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的实现,与每一位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其在裁判结果、法律适用、资格认定标准、资格认定主体及村民自治程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司法裁判差异的根源在于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面临着诉讼主体资格不明、资格认定标准不清、资格认定主体不定以及司法介入限度不一等现实困境.对此,应通过赋予特殊农民群体诉讼主体地位、厘清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确定成员集体为成员资格认定主体以及明确司法介入成员自治的必要限度等举措,以规范特殊农民群体成员资格认定的现实路径,保障
"内卷化"从一个专业学术词汇进入当下的文化空间,变成一个意义宽泛的"热词",折射出新世代对于"劳动"(人类活动)意义的新理解."劳动"在满足生存必需层面上的功能逐渐减弱,但注重"私人性"的消费社会压抑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可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深度地获得大量交流与闲暇的"虚拟体验",开始形成新的网络虚拟社群,但是"虚拟世界"仍然无法取代"现实世界"的经验,只能扮演某种"现实世界"的补充与调剂角色,新世代也难以借助"虚拟体验"自身来完成生命意义的重建.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的高速交互性也让现代
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劳动过程方面最突出地表现为劳动者主体性的空前凸显.在当代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往往呈现出"主体性过剩"的状态,以至于陷入"自我剥削"乃至"相互剥削"的生存窘境之中.对这一现象的把握,要求研究者反思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统阐释,洞察劳动者的主体性本身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共谋关系,并追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秩序的结构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衰落、资本过剩导致的劳动过程重构、金融化趋势的扩散、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变化、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等,共同为"
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度复杂"具有"实践感"的特有意味.这种"实践感"既不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有意相悖,也不与整个教育改革进程人为相左;既不是纯主观主义的现象臆想,也不是纯客观主义的物理自然;而是纠缠着诸多复杂要义的"不是逻辑的逻辑".其中,"场域""惯习""资本"构成"实践感"解释框架的鼎立三足."场域"呈现出置身其中的国家、地方、学校之间各种多元开放、变动不居的位置关系,形成中国教育改革"深度复杂"的特有"社会小世界";"惯习"携带历史积淀的从容、经验预存的提取和本体论意义的契合,形成中国教育改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