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也应该反思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bby_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先生在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写了一篇影响很大的文章——《我们应有的反思》,在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他又写了《胜利者也应该反思》一文。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虽然没有写专文纪念,但编者在他为新著《七十而思》写的自序中,读到一段反思《我们应有的反思》一文的论述,他说:“就以《我们应有的反思》为例,那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在1995年写成的。由于此文的重点是反思,有些观点和说法与主流有差异,发表过程还颇有周折。有幸发表后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包括日本的舆论在内,后来一位日本学者还专门到复旦大学找我讨论,一位旅日学者发表赞同我观点的文章后还引发激烈争论。19年后,面对中日关系的复杂形势,我认为我的反思不是过头了,而是还不够,但基本是正确的。去年和今年我两次向政府建议应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是当年反思的继续。但当年的反思也有两点失误:一是没有料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如此迅速,以至不到20年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而我对中国的评价与预测都偏低;一是当时尚未了解历史真相,还沿用了蒋介石、国民党不抗日的陈说,涉及历史的一些说法在今天看来多有不妥。还有一点,当时不知道中日建交后日本究竟给了中国多少援助,政府赠款有多少,日元贷款有多少,直到2002年中日建交三十周年时政府才公布总数达1900多亿人民币,并向日本政府表示感谢。我支持我国政府的立场,这笔援助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确起了很大作用,该感谢的还是应该感谢,不能与战争赔偿混为一谈。”
  葛剑雄教授的文章素以言辞锋利、充满睿智而广为国人喜爱,本刊重发他的《胜利者也应该反思》一文,以飨读者。
  ——编者
  在全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作为胜利者的中国人,我们也应该反思。
  首先,我们应该反思,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当然,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策划,一手挑起的。但如果再往前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出兵朝鲜,迫使清朝撤军,摧毁北洋舰队,吞并朝鲜,占据台湾,到提出“二十一条”,炮轰北大营,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挑起淞沪战争,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花了近半个世纪。就具体事件而言,日本并非每一步都稳操胜券,中国也不是在每次都处于劣势,但结果却是日本步步进逼,占尽先机。如果再往前看,日本僻处海岛,历来国小民穷,天灾不断,长期分裂,战乱频繁。西方黑船到达后,被迫开放,接受不平等条约,直到明治维新,起点并不比中国高。日本能在短时期内崛起,当然与它的军国主义政策有关,但毫无疑问,也是因为它的对手朝鲜、琉球、中国过于积弱腐败。日本何尝不想打苏联?但在边境打了两仗后就不敢轻举妄动了。防止和制止侵略战争离不开实力,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问题是实力在哪里?如何取得?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赢得如此艰巨?
  有人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惨胜,的确赢得惨。且不说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世界各国罕有其匹,就拿最后阶段的战争来说,居然能让垂死的敌人将战线逼近重庆。要不是苏联出兵,日本的百万关东军还完好无损;要不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华日军还有可能发动新的攻势。就是中国取得胜利的战役,多数情况下伤亡数量也大大超过日本的伤亡数。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面对九千多中国军人的英灵,我不能不感到震惊,因为日本军队的相应损失不过区区数百。
  照理说中国军民是保卫国土,抵抗外敌,是堂堂正正的仁义之师,又得到国人的全力支持,而日本侵略军深入异国,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占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战斗力要强得多。或许以为这是由于日军的武器装备优越所致,其实并不尽然。日军不少武器装备就是在东北和其他占领区生产的,这些工厂曾经武装过中国的东北军和其他军队,由美国武装的中国机械化部队比之日军毫不逊色。“国军”的武装装备一般比八路军、新四军强得多,但连蒋介石也承认,他的黄埔子弟实在使他脸上无光。
  就是身陷绝境,日本军人大多视死如归,被俘或投降者绝少。中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汉奸集团,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前清皇帝溥仪,内蒙古德王,曾经是中共一大代表的周佛海、陈公博,76号特务头子李士群,近年还走红的胡兰成(汪伪宣传部副部长),文武老少,林林总总,名单可以列出一长串。有人还炮制出这样的理论:日本消灭中国之时,也就是中国文化征服日本文化之日。日本如果占领中国,中国就能消化日本。
  当年受降的国民党将领和欢迎光复的台湾民众,都记录过这样的印象:投降的日本军队纪律严明,服装整齐,装备完好,人员武器登记清楚,就像办理移交或调防。而由接收大员率领的国军却衣衫不齐,风纪不整。我们可以说,日本军民是受军国主义毒害,但中国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什么起不了作用?
  我们还应该反思,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战后日本右翼一直在歪曲和掩盖历史,直到最近还在编写反动教科书,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政要还不时大放厥词,为侵略罪行辩护,为军国主义张目,甚至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反击这类言行的最好办法,是以历史事实来说话,充分揭示真相。但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对历史重视不够,以至一些事实没有得到完整的记录。例如对南京大屠杀,如果我们从战后就开始作详细的调查和记录,死难者的姓名和殉难过程就会相当完整。又如对慰安妇,目前留下具体姓名和事实的屈指可数。相比犹太人持之以恒,在全世界追查纳粹战犯,记录大屠杀的罪行,调查殉难者名单,我们实在愧对先人。
  在对待历史事实的态度上,我们往往过多地考虑现实的需要,服从国家现行政策。例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经每年派代表团去日本广岛参加纪念原子弹受害者的集会,却很少举行悼念本国死难者的活动。蒋介石在胜利后立即提出“以德报怨”,新中国一直强调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但对“怨”未作彻底清算,“德”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显彰。对日本的侵略罪行没有充分的揭露,没有将促使日本提高对历史的认识放在应有的地位,因而日本缺乏对中国应有的感恩。在审判日本战犯时没有采用先定罪再赦免的办法,而是一律轻判。尽管他们本人感激中国的宽大,大多数人从此对中国友好,但不利于使日本人认识战争罪行。
  对抗战历史的总结和宣传,也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有些错误的说法长期得不到纠正。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提正面战场的抗战事实,过分突出抗战中的国共斗争;只提苏联对中国的支持,讳言苏联承认伪满洲国的事实;强调苏联出兵的作用,贬低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夸大原子弹爆炸的负面影响。对一些事实和数据缺乏必要的核实,有时用推理代替调查,或者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总之,为了使中国人民永远不再遭受战祸,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为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的和平友好,我们也应该反思,尽管我们是胜利者。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本栏目责任编辑  殷之俊
其他文献
冰雪产业是我国近年来确立的战略新兴产业。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预计到2025年可形成1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
深陷感情漩涡的人,尤其是热恋中的人,总会有些异于常人的举动。情侣间如何称呼对方,是个有意思的话题。1922年蒋介石初遇宋美龄时,已有一定的地位与丰富的人生阅历,35岁的他已有多
目的 了解ICU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 家属需求分为认知、情感、社会和工具四类.信息是共性的需求.情感需求中感到有希望、病情保证和待在患者身边极为重要.家属将患者放在首位,因而极少关注自己.医护人员常低估了家属的需求.结论 ICU患者家属的需求满足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准确评估家属的需求,提供确切易懂的信息,给予个性化的探视时间,有利于家
自从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护理队伍中开始有了男护士的身影.但是目前舆论影响和医疗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医护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1],导致男护士在临床实习及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尴尬.现就此现状作以下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有段时期,人们对文革中的内参片很感兴趣,尤其在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公映之后,影片中那段主人公溜到军区大院,偷看内参片《罗马之战》里哥德女王洗澡,不料却被放映员用手将放映机镜头挡掉的戏,尤引起人们的好奇。于是,关于这神秘的“内参片”流传着各种说法,其中谬传甚多。也常有人来问我当年为“内参片”配音的事,搞不清为何会有“内参片”。  我参加过上海电影译制厂部分“内参片”的译制配音,不过只是少部分
阐述了21世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势和新特点,并做出基本的分析与判断.
本文对中熟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了联合方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指定的效应模型,对诸品种的品种主效,地点主效品种×地点互作效应进行了多重复比较和系统的分
基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来讲,由于黄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这就增加了该区域路基施工的难度。为了保证路基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实际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就需要结合该区域具体
现阶段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旅游管理这门专业学科也开始在慢慢兴起,但是在各大院校普遍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教学的方法和设置上还存在些许误区。比如现在许多高校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