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P1过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肿瘤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因此,寻找一种特异的诊断指标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得尤为重要.近年发现在前列腺癌中由于DNA过度甲基化造成失活的基因很多,其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目前研究较多,最有希望成为一个新的前列腺癌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GSTPl过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RNA干扰(RNAi)是正常生物体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dsRNA),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利用RNAi技术干涉VEGF表达,达到抑制肿瘤发展和转移的研究已较为广泛.膀胱癌生长、转移不仅有VEGF表达增多,同时发现VEGFR表达亦增高,成为RNAi的新靶点.现主要综述以VEGF/VEGFR为靶点的RNAi技术在膀胱
前列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占了很大比例,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物理或化学的去雄疗法,但是在肿瘤短期消退后最终会进展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对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探索前列腺癌细胞向非激素倚赖型转化的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PI-3K/Akt通路可能在去雄治疗后前列腺癌的恶化演进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本文主要阐述PI-3K/Akt通路在非激素依赖型前列
尿激酶起先被认识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它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功效,可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能防治肾脏纤维化.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概述。
尿路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近年来,尿路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就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细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尿路感染再发机理及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睾丸移植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器官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的吻合血管自体、异体睾丸移植,睾丸组织移植、睾丸Leydig细胞和精原干细胞移植几个阶段.目前在治疗高位腹腔型隐睾、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和男性不育等领域中,睾丸移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睾丸移植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外科手术治疗仍有应用价值;微创治疗损伤小,经尿道手术是发展方向.本文就该病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是临床肾移植中急待解决的问题.CD8+CD28-T抑制细胞(TS)所具有的免疫抑制特性,为肾移植后抗排斥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对CD8+CD28-TS细胞的研究历史及近年来新进展作一综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及早发现肾功能的减低进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评估患者肾功能的一种较先进的方法是测定肾脏储备功能.本文就肾脏储备功能的机制、测定方法、意义及其在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含马兜铃酸(AA)类成分中药导致的肾损害--马兜铃酸肾病近年受到国内外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人类PCG(Polycomb Group)基因家族在胚胎发育、细胞周期和血细胞生成调节中起关键性作用.近年来,EZH2基因作为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E(z)]的人类同源物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属于PCG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基因转录抑制因子,参与细胞记忆的控制.最近研究发现,与前列腺癌、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本文将就EZH2基因与PCG家族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各种肿瘤,特别是泌尿系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