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氨损伤肝细胞中氨基甲酰磷酸合酶II的特异性表达变化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肝衰竭病理过程中血氨的代谢特点及其血氨通过氨基甲酰磷酸合酶II(CPS-II)途径的基本机制,探索血氨升高对肝细胞损伤的基本规律,为高血氨在肝衰竭发生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体外构建Changliver细胞高血氨模型,设定不同梯度浓度的氯化铵(NH4Cl)干预Changliver细胞,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CPS-II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CPS-II蛋白表达。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氨浓度的升高,凋亡的Changliver细胞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Changliver细胞的凋亡率为4.3%,与1 mmol/L组的6.1%比较,χ2 = 2.931,P = 0.0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5 mmol/L组的18.3%和10 mmol/L的24.7%比较,χ2值分别为96.382、166.2,P值均< 0.00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T-PCR检测1 mmol/L组、5 mmol/L组和10 mmol/L组CPS-II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41±0.123、2.285±0.167、3.347±0.124,与对照组的1.040±0.045比较,F = 191.881,P < 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1 mmol/L组、5 mmol/L组和10 mmol/L组CPS-II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43±0.025、0.161±0.036和0.223±0.0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99±0.0130,t值分别为3.492、3.622、6.307,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随着Changliver细胞外氨浓度升高,在损伤肝细胞中CPS-II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表明在高氨状态下除鸟氨酸循环外,CPS-II在氨代谢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如卧床休息、腰椎牵引、低频脉冲电疗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神经松动术治疗,每天治疗2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和简体中文版Oswestry失能问卷(SCODI)对2组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Plantar fasciitis is a common cause of heel pain, and is a frequent complaint of athletes. As polydeoxyribonucleotide (PDRN)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e
期刊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Osteoarthritis (OA) of the knee is a common condition that can result in pain and decreased functional capacity. Among new treatments for OA are biologic treatments including p
期刊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CES)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CES。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MMSE及BI评分之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D-fMRI)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纤维束的完整性及其脑功能区对针刺的反应,探讨神经纤维束损伤时针刺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例以左上肢偏瘫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患者,病程3~6周。对患者行DTI及针刺左侧合谷穴、外关穴任务下BOLD-fMRI检查。DTI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重建锥体束三维图像,观察右侧锥体束的损伤情况。BO
目的评估采用不同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05例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裸支架组、覆膜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分流道失功能率、再出血率、生存率和主要并发症。TIPS术后6、12和24个月分流道失功能率、再出血率、生存率使用寿命表法计算,并对整个随访期内TIPS术后分流道失功能率、再出血率、生存
目的分析预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指标,并建立模型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方法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294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两组,即无或轻度曲张组、中重度曲张组。对肝脏硬度值、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比值、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Child-Pugh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以有效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无创指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非PBC患者中的特点。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AMA及AMA-M2,对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315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AMA-M2阳性占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