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漫,是时候成为“爆款”了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血球是路痴女孩,白血球是高冷帅哥,血小板是呆萌小孩……7月以来,一部名为《工作细胞》的科普向动画片霸屏,在医生们的朋友圈中也被频繁转发。虽然只在某视频网站播出三集,播放量却超过2000多万,在7月新剧中排名第一,而且评分高达 9.8,豆瓣也给出了9.2的高分。
  这部情节简单、画风也算不上精致的科普动漫,何以能赢得动漫爱好者们的青睐,甚至连许多医生也开始自发推荐?专家认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有跟不上时代的焦虑,又有时间被切割成碎片的无奈,而20多分钟的动画片既有轻松搞笑的情节,又有丰富严谨的科学知识,恰恰符合这个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科普动漫是时候成为爆款了!
  拟人易学,将物品本质还原的技巧颇见功力
  《工作细胞》用拟人手法,讲述了一群生活在人体内的各色“细胞”生命体的日常生活以及与千奇百怪的细菌、病毒战斗的故事。
  用拟人手法展示人体内环境并不新鲜,“是否拟人化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反映科普对象的内涵。”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学科普工作者王韬说,《工作细胞》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能将复杂的人体运行机理还原成人们通俗易懂的日常生活,整部作品在世界观、剧情冲突等环节的设计上,给人一脉相承的感觉。
  作者给红血球设计了双凹型的帽子,应对它原本双凹盘形状;血小板运输的货物上写着“Ca ”字样,因为钙离子是促进凝血的重要物质;红血球被堵在地铁闸机口动弹不得,因为这是静脉瓣膜,血液只能单向流动……
  “看到这些有意思的设定,有一定医学常识的人一定会迫不及待地通过弹幕分享给其他观众,细节设定越多,弹幕越多,动漫人气也就炒高了。”王韬说。
  知识加成的笑点、虐点更容易让人接受
  在视频网站的分类中,《工作细胞》被列入搞笑门类,加上当下炙手可热的日本配音演员加盟,使得这部戏一经推出便自带“流量”。
  在科普动漫的笑点和虐点设置上,科普动漫更难,因为不能违背科学性。比如,白血球往往会从墙壁、天花板等犄角旮旯里,以并不体面的方式钻出,这是由白血球可在组织间隙中游走的特性决定的;初始T细胞原本是个懦弱的孩子,一旦被树突状细胞激活后,就会变成一个能以一打十的硬汉;当红血球被白血球英雄救美后,问两人是否还能相遇时,白血球回答“不能”,因为人体中白血球和红血球的数量太多了,一个擦身就将消失于“人海”。
  这些桥段本身并不新鲜,但与合适的知识点融合就变得特别起来——比如许多人在看到红血球白血球不能再见的那一刻竟产生了共鸣,发弹幕表示要更好地珍惜眼前人。这些反馈给了上海科技馆科普影视创作科副研究馆员、《细菌大作战》编剧叶晓青很大启发,她说:“知识爆炸时代,要逗乐观众或吓他们一跳都不太容易,那些未被广泛传播的科学知识倒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科普动漫要从说教的话语体系中“突围”
  在国漫发展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国产科普动漫的位置却有些尴尬,虽然每年也有不少作品涌现,却很少达到当年《蓝猫淘气三千问》《海尔兄弟》的影响力,而這两部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作品。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李亦中有多年科普影片的鉴赏经验,他认为 “蓝猫”“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作品的成功,让中国后来制作的科普动漫,都染上了一种一本正经讲道理的“说教气”,这不仅使科普动漫屏蔽了数量更庞大的观众群体,甚至连孩子都不喜欢了。“好的科普作品要让人看不到科普的痕迹,最好让大家沉浸其中,在无形中有所收获。”李亦中说。
  王韬认为,尽管科普动漫需要有严谨系统的科学知识打底,但首先要是一部合格的动画片,符合观众的审美趣味。当下层出不穷的前沿科技、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已经为科普动漫的火爆提供了土壤,当科学真正与动漫结合时,优秀国产动漫的春天也许就要来了。
  (摘自7月27日《文汇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5日至8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举行。在5日上午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研讨班学员中引发强烈反响。通过
引言  每一縷晨光都弥足珍贵,每一次日落都值得纪念,每一阵微风都是上帝之吻,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爱。世间万物,唯有生命最为宝贵。一只蝴蝶、一朵小花都是小小的生命,在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关爱中,彼此感受到生命群体的温暖,才更能够体现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我们珍爱生命的时候,我们心里一定弥漫着爱的芳香;当我们在为其他生命点亮一盏灯的时候,其实也照亮了自己。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7月10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因丝绸之路相知相交。讲述中阿关系时,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两大传统文明中经典的古语、谚语,通过唤起双方民众的“共同记忆”,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忆友好历史】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东,并在位于埃及开罗的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一开篇,他就引用了管子
奥数之后,剑桥英语通用五级考试正在成为又一“现象级考试”。在作为“教育风向标”的北京市海淀地区,剑桥五级考试成为很多学生的“标配”。  剑桥英语通用五级考试分为KET(第一级)、PET(第二级)、FCE(第三级)、CAE(第四级)、CPE(第五級),旨在全面测试考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英语能力水平,成绩及格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统一颁发证书。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5月至6月、11月至12
让我们继续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句子,你会不会中招呢?  1. 我住在美国。  中国式:I live in United States.  美国式:I l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很多同学肯定会想为什么前面一定要加定冠词“the”呢?不是说专有名词前不加冠词吗?这里同学们要注意啦,美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个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
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和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巴新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長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同APEC成员共商区域经济一体化途径,同东南亚邻国共谋战略合作布局,同太平洋岛国共绘可持续发展蓝图。此行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化伙
中国之所以能办成许多国家办不了的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巨大,我们自个儿行得通的礼仪到了西方就是另一回事啦!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三个场景,了解一下中外文化间的一些不同吧!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
“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  2017年的秋冬之交,天文学界的热门话题肯定少不了人类首次发现源于太阳系外的小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给这个雪茄状的小家伙取了永久性的科学名字“1I/2017 U1”。泛星计划(PanSTARRS)的科学家们率先发现了它,用夏威夷当地的土语“‘Oumuamua”来称呼,意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  170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  真理之火不熄:坚定信仰,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017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