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通讯、数字、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日益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更加迫切的需要了解和应用新媒体,以适应新媒体给学生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新媒体——微博为例,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对高校大学生微博应用现状作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合数据对高校大学生微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学生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规律。
  关键词:新媒体 辅导员 学生工作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微信、微博、飞信、QQ、博客、网络论坛、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克服新媒体的消极作用,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因此,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中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早提出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的是美国人戈尔德马克,他于1967年率先提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利用数字、网络,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从表现形式上,新媒体的类型可分为及时通信、论坛和展示类三种。本文所要重点介绍的微博这一新媒体则属于展示类新媒体,它主要是借助网络平台,以具体形式为载体,通过动态或静态的展示,达到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新媒体在中国虽兴起较晚,但其流行程度却远超预期,其中微博的访问量远高于主流媒体,在2011年上半年就已达到84亿次页面访问量,占覆盖面的46%。微博作为一种自由表达、分享和交流的工具,近两年来,在中国已得到飞速发展。以目前领先的新浪微博为例,已有超过2.5亿的注册用户,微博在舆论、资讯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共识。2013年上半年,互联网格局数据表显示,高校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与传播的主力军。在对高校学生调查中发现,超过50%的学生有自己的博客或空间。
  一、高校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
  (一)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总述
  为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于微博这一新媒体的使用情况,我们就大学生对微博的了解、使用目的、登录频率等方面,在海淀区学院路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地质大学、北京矿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八所高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50份。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和问题分布,以及调研数据的反馈结果来看,本次调查将所有问题划分为七类,以下是相关数据和分析。
  1.关于“对微博的了解情况”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由上图可知,对于微博非常熟悉的学生占21%,比较了解的占39%,有点了解的占28%,这三项相加,比例高达88%;而且有11%的学生听说过微博,仅仅1%的同学没有听说过微博。通过这一数据,说明在高校大学生中,对于“微博”的了解已经深入人心,基本达到全覆盖。
  2.关于“注册微博的情况”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由上图看出,有高达79%的在校大学生注册并使用了微博,而只有21%的学生没有注册微博。通过这个数据,说明微博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还是非常普遍的。大学生喜欢微博这个媒体,因为微博比博客有着特别突出的优点,字数更少,速度更快。
  3.关于“平常登录微博的工具”的数据统计分析及结论由上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400人中,有170人是使用手机登录微博,有136人是使用电脑登录微博,另外87人使用其他方式登录微博。这个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登录微博的方式,都是以电脑和手机方式登录,且使用手机登录的比电脑还要略高一些,这与手机随身携带,方便上网等特点密切相关。
  4.关于“登录微博一般做些什么”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由上图可知,登录微博后,有29%的学生登录微博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发泄情绪,26%的学生是浏览关注人物与事件动态,24%的学生则是随便看看大家在讨论什么热点话题。这三项相加,占到79%构成了学生登录微博的主要目的。另外,有13%的学生参与热点话题讨论,7%的学生使用微博提问题希望获得更多建议。仅有1%的学生登录微博做其他事情,如说交友、咨询等。
  5.关于“微博对三观或看法产生的影响”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这项调查显示,16%的学生会受微博的影响改变对事物的看法,20%的学生不会受微博影响,对事物坚持自身判断。而高达64%的学生认为,微博有时会对自身看法产生影响,但仍然秉承原有思维。
  (三)调查结论
  1.微博在高校大学生中覆盖率很高
  从以上统计的结果来看,微博在大学生中已经有了很高的覆盖率,很多同学愿意通过微博来获取信息、打发时间,甚至把微博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学校各部门如果选择开设微博,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交流、沟通,无疑是非常便利的。
  2.大学生关注的微博内容涉猎广泛
  大学生上微博,关注的内容涉猎广泛,从社会新闻、名人名言、生活常识、八卦新闻、小道消息、好友动态、生活娱乐,均在其关注范围内。学生们最愿意转发的内容通常是以视频、图片和声音等形式出现,这同时也是大众经常评论的内容,因此文字结合动态感觉的微博,其内容更具传播力,值得我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老师关注。
  3.大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较为健康   微博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思想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释放压力和发泄情绪的工具。通过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还是比较积极健康的,主流是好的。微博上丰富多彩的讯息能够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大学生的见识。
  (四)对使用微博的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由以上调研数据的分析,不难发现,一方面微博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思想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探讨时事、发表观点以及广结良友的优势平台,成为思想碰撞、青春绽放的平台;而另一方面,新事物的产生难免会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如何正确的使用微博,才能让微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是需要在校大学生予以多方面关注的。
  1.在微博上,可以方便快捷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对于社会管理和国家发展的见解和看法。大学校园里,精英荟萃,也更容易产生新的观点和认识。微博无疑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交流,展现所思所想创造了便利条件。
  2.记录生活的点滴,以便自己更好地总结和反思。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不光会留下美好的回忆,还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使用微博记录生活,可以更好地自我激励。
  3.微博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广交朋友,交流思想,对于增进友情,追求新知,都很有好处。
  4.在运用好微博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升和自我约束。不能让微博成为违法乱纪的平台,散播谣言的源头。对于没有核实清楚的事情,不要擅自在微博上进行发布。要对净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微博世界,自觉承担起责任。
  5.不能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社交,而对现实世界的交流无暇顾及,远离同学和老师,潜意识中与他人筑起了一道交流的屏障;毕竟我们赖以生存的是现实世界,更不能混淆了真实社交与虚拟社交的界限,从而在行为上迷失自我,影响学业进步和自我素质的提升。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途径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结合新媒体发展现状,不断与时俱进。辅导员应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重视网络阵地建设,主动占领思政工作新阵地
  大学生广泛利用微博等平台获取信息和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辅导员要以新媒体为载体,熟练使用并及时有效的利用网络平台,传递正能量、引领新思想,强化网络的正面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会议、班团活动、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活动等传统载体,做好大学生日常教育引导工作。同时,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引领作用,主动利用微信、微博、人人网、QQ、博客、贴吧、校园BBS等新平台,用网络语言创作有时代性、导向性、贴近学生的作品,发挥辅导员的正面引领作用。
  2.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网络时代,做好养成教育这方面工作,能够给大学生树立一盏“指路明灯”。养成教育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具体操作中应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自然的、自动的、发自内心的良好习惯,实现大学生从“他律——依从——认同——自省——自律”的不断跨越。
  3.熟悉日常工作沟通交流的主体,构筑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要深入课堂、宿舍、食堂、学生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运用专业技能,对学生科学指导,帮助其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以新媒体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载体,不仅有应用的合理性与现实意义,也是社会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与时俱进,创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探索对学生引导和教育切实有效的新途径,积极建构以新媒体、传统媒体和面对面沟通等多位一体的信息传播渠道。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应继续积极探索新媒体应用于学生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寻找与传统学生工作方法的结合点,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使其更好地为高校学生工作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丁荣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究[J].高校讲坛,2011,(5):132.
  [3]曹培庚.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20-121.
  [4]万萍.我国社交网站信息传播效果及策略研究[J].中国版,2012,(22):60-63.
  [5]赵丽莉,冯勋省.信息时代下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33-34.
  [6]李烨虹.论新媒体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2):80-8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006]24号)[Z].2006.
  [8]庄玉琳等.以军事技能训练为平台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划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12).
  [9]陈启胜,刘海涛,董贵华.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
其他文献
作为伍尔夫之后最负盛名的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题材涉及社会问题的各个层面,两性关系、种族问题、殖民主义,等等,虽然读者熟知的莱辛的作品基本上以描写女性形象,男女关系和婚姻生活为主,但这不足以把莱辛定位为一个女权主义作家,作者只是把她对历史、民族、种族、政治等焦点问题的理解,融入到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当中,把妇女命运和人类生存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分析了《青草在歌唱》《金色笔记本》及《第五个孩
摘要:通过学习小组的组建,把学生更好地组合在一起,像是组建了一个小家庭,大家各司其职,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用心构建小组,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关心和倾爱;让学生更用心更有信心地学习;让学生体会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沟通,学会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组构建 凝聚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
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的经济时代,文化不再是经济的附加品。伴随着原生型歌舞集《云南映像》从西南边陲到南美大陆的一路飘红,以民族艺术资源丰富而著称的“云南文化现象”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个例来剖析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得失。  云南映像商品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民族风格舞蹈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手段,是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从表面上看,舞
结合新疆高校面对互联网冲击所表现的新疆特色,文章认为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民族团结,着实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鉴别能力为原则;以丰富完善民族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基础;以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保障是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模式。  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随着互联网日渐成为
随着毒奶粉、苏丹红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会急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专业人才。自2002年教育部批准新设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以来,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此外,不断有医学院校也开设此专业。本文从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讨论,为医学院校办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提供思路。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医学院校反思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立德树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下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国梦”。美梦成真有赖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学会尊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素质教育强调: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尊重校长;校长要尊重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要尊重孩子。  学会尊重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是我们所期望
摘要:父亲教育的现状与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通过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行动研究等方法,依托旨在推动父亲自我成长的社区父亲(亲子)活动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引导父亲关注男性、丈夫、父亲等角色,尤其突出父亲在亲子活动中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父亲教育 亲子活动 成长体验活动 家庭教育  一、问题缘起  长期以来,家庭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母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对父亲的作用重视不够。通过查阅
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普及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同时在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人生态度。音乐课的开设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乐理课程作为音乐课的理论基础,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乐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好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改的不断深入,传统应试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之间显露出来,以考试为主要中心内容,过于注重升学率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主要对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究素质教育下中学生物教育的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生物教学 改革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而素质教育则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注重对
关键词:传统文化 弟子规 教育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它给我们种下了福荫,护佑着我们华夏子孙。这棵大树就是至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看看现在我们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华夏子孙正在挥舞着斧头砍树!就这样把带给我们福荫的树给砍了,这是多么愚蠢啊!所幸我们及时清醒过来了,终于意识到这树不能砍,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啊,《弟子规》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