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中的色彩寓意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是一部反映美国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不但描述了黑人女性的悲惨生活,更多是赞扬她们与现实斗争的勇气和行动。本文从分析色彩对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入手,帮助读者体会小说中暗含在种种色彩的深刻寓意以及其表达主题的功能。
  关键词:象征色彩寓意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一代黑人女性作家从美国文坛崛起,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其中最有影响人物之一。作为一位当代美国黑人作家,艾丽斯•沃克在作品中毫无疑问地要写黑人,要以美国黑人的生活为揭示和反映的主要对象; 而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更应该反映和刻画女性生活。这样两个特点就锁定她作品的主题特征:黑人女性。
   《紫色》这部书信体格式的小说是沃克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奠定了沃克成为全美知名作家的地位。书中的女性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对她们的塑造鲜明地表达了沃克对自己同胞姐妹的理解和热爱。
  这部长篇小说用紫色作书名,其用意非常巧妙。我们所处的世界中到处充满了绚丽多姿的色彩,色彩是事物最鲜明、最感性的特征,能给予人极强烈的视觉刺激并迅速引起人的美感。
  一.耀眼的红色
  红色与太阳光和火的颜色相近,太阳和火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火又使生食变为熟食,在远古时代人们十分崇拜太阳和火,所以红色自然成为喜庆、吉利之色。莎格在西丽的生活中便如这闪亮的火苗,燃亮了西丽的生命之火。西丽少女时代便被继父多次强奸,生下的两个孩子也被继父残忍的送走,面对体弱多病又有些精神不正常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西丽无人倾诉这一切,只有写信给上帝。嫁给某某先生后除了承担繁重的家务照顾他的孩子,还被某某先生从精神肉体上双重折磨。尤其是在经历了继父的虐待之后,西丽对于性生活更是恐惧,每次她都安慰自己“我不在那儿” ②。西丽默默的接受一切,从未想过也不会去反抗,直到莎格的出现才改变了西丽的生活。莎格的出场便和耀眼的红色联系在了一起,西丽第一眼看见莎格时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胸前是黑珠子,黑色的帽子闪闪发亮,帽子上插着像鹰羽毛似的东西,一直垂到脸颊的一边”③, 而且,莎格的双颊还搽着“红胭脂”。 后来,当莎格在哈伯的小酒吧間演唱时,人们看到“莎格光亮的黑皮肤紧紧地裹在红色的连衣裙里,脚下蹬着时髦的小红鞋。她那卷曲的头发闪闪发亮” ④。歌德告诉我们,红颜色“传达出一种严肃和尊严的印象,同时又表现出优雅和魅力” ⑤。因此,莎格身上的装束象征着她的尊严和魅力。温伯格认为,红颜色还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女性穿着红色可以代表快乐和幸福。莎格这些年来到处演唱,甚至还到大地方去表演过。不管在哪儿演唱,她都受到白人和黑人的热烈欢迎,她的红装象征着她的个性、尊严和快乐的生活。红色不仅代表了莎格无人可比的独立个性,也暗含了黑人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小说中只有莎格和索菲亚被赋予红装,而正是她们二人最具有反抗斗争精神。索菲亚为了赢得在家中的主动权常和丈夫哈珀相互打的鼻青脸肿,因不愿给市长夫人当佣人而遭受牢狱之灾,她的种种行为无不显示了黑人女性顽强的抗争精神,因此西丽专门为索菲亚做了一条裤子,一只裤腿是红色,另一只是紫色,只有具有独特性格的索菲亚才能穿出这条裤子的韵味,充分地展现出黑人女性敢于斗争的风采。
  二.忧郁的蓝色
  我国学者王逢鑫教授指出,色彩词可以用来指代事物的特征、人物职业和人物性格。在《紫色》中,沃克也用了各种颜色来暗示主人公西丽在不同阶段下的心境。西丽刚到某某先生家不久,某某先生的妹妹凯特带西丽到商店去为她买衣服。那时她还从来没见过莎格,但她知道某某先生不但喜欢莎格,而且十分尊敬她。作为妻子,西丽当然希望也能得到丈夫这样的尊重。所以一到商店,西丽首先想象莎格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在西丽的脑海中,既然莎格“像女王一样”,她肯定穿着大红大紫的衣服。于是,西丽告诉凯特她想买一件“紫色的衣服,也许紫底带一点点红的” ⑥。不巧的是,她们找遍了整个商店,竟没有看到一件紫色的衣服。这暗示在那个时候,西丽赢得尊严的时机尚未成熟。既然紫色的衣服没有,西丽便想买红色的。红色的衣服商店里倒是有,可是凯特告诉她,某某先生不会出钱让西丽买红衣服穿,因为这种颜色“看上去太鲜艳活泼了” ⑦。显然,凯特的话很有道理,既然红色表示快乐,那就只适合那些生活得快乐的人穿,而西丽在某某先生家的生活与快乐根本无缘,因此她那时若穿上红衣服,显然是不合适的。既然没有紫色,又不能买红色的,西丽还剩下三种选择:棕色、粟色和蓝色。在这三种颜色中,西丽最终选择了蓝色。
  中国人喜欢蓝色的大海和天空,蓝色给人一种宁静、深邃和清凉的感觉,除此之外,“蓝色”在汉语中并没有太多的联想含义。而英语中“blue”却有着很多联想含义,代表着王族与高贵、忠贞与正义、忧郁。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西丽一直受到不公正待遇,情绪自然很低落,双关语blue最恰当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境。歌德说,蓝色是表示“激动和休眠之间的冲突” ⑧的一种色彩。一方面,西丽第一次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她渴望穿上与莎格同样颜色的衣服;另一方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西丽可以选择,但某某先生不许她穿的颜色,她就不能买,所以她实际上并没有自由选择权。残酷的现实使她无法再激动,只能让希望回复到休眠状态。可见歌德关于蓝颜色的论断多么精辟,沃克匠心独运,让西丽选择蓝色又多么符合她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三.和谐的紫色
  紫色的物理成分显然和单色不同,融合了红色和蓝色的深沉、含蓄、靓丽、柔和、高雅等特性,但比它们更具多元化和包容性。紫色,虽然是以红和蓝混合而成,属间色,但在古人眼中,也是一种了不得的颜色,国内外对紫色的崇尚和赞誉都是一致的。在日本,自7世纪以来紫色就是高贵的象征。古代日本采用律令制任命官吏时,用颜色表示级别的高低,最高官阶用紫色表示。古代罗马人也有同样的审美观。罗马的法律明文规定只有达官贵族才能穿紫色的衣服,其余人如果穿紫色衣服就要处以死刑。人们用紫色比喻王权、王位或神权,就连皇后生孩子也应在墙壁是紫色的房间里。因此英语里才有了born to the purple(出身皇室),to be raised to the purple(被任命为红衣主教)等说法。在中国,紫色颜料是从一种地衣类植物中提取的,价格昂贵,只有当官的才能穿紫色绸衣,所谓“满朝朱紫贵”。正如我们所认识到的,人们有理由说紫色象征着祥瑞、高贵、神秘,是最特别的、最有魅力的、最神秘的颜色。
  紫色往往与灵性、精神相联系。它是描述人们寻求精神自我的颜色。《紫色》中主人公西丽就是在经历了忍受,抗争,到经济独立的过程才赢得了自己的精神完整,人格独立。世上共存的男女两性如同紫色包含着红色和蓝色一样,二者的融合才是沃克具有和谐特征的妇女主义,因此在小说的结尾已不再是某某先生的阿尔伯特将自己亲手雕刻的紫色青蛙送给了西丽,表明他已经接受了西丽的价值观,认为她和自己有着同样平的生活,享有与他同等的权利。
   通过以上对于色彩的分析,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艾丽斯.沃克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女性心理的独特分析,以特有的女性视角观察周边的事物,以不同于别的黑人女性作家的声音叙事,用全新的女性意识构思,从而创造了全新的黑人女性形象群体。正是这些独特的女性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与现实斗争,通过姐妹情谊的相互帮助,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最终取得了精神的独立,从而达到了人格的完整,赢得了男性的承认与尊重,建立了男女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也正是沃克想要达到的理想的女性生存状态,更是其妇女主义理论的精髓所在。
  
  注释
  5 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12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6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p.97
  7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p.85
  ④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p.90
  ⑤ 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7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⑥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p.60
  ⑦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p. 61
  ⑧ 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201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
  
  参考文献
  1.艾丽斯•沃克[美].《紫颜色》.陶洁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
  2.翁德修、都岚岚.《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贝尔•胡克斯[美].《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7.张海瑛.《从艾丽丝•沃克的<紫色>看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兰州学刊.2000年.第4期
  8.刘国枝.《上帝的性别与肤色——爱丽丝•沃克<紫色>的宗教意识解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总第70期)
  9.王军.《走出种族、阶级与性别歧视的樊篱——评爱丽丝•沃克的<紫颜色>》.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王镇.《<紫色>的理想》.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9卷
  11.王聚元.《古诗文中服装色彩的文化底蕴》.语文学刊.1999年.第3期
  12. 色彩构成.http://www.lumei.edu.cn/kjpk/2006mkx/c1.html
其他文献
目前的教学评价选拔机制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考试分数成了衡量一切教学活动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始终摆脱不了应试的阴影,导致了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教师、学生、家长都把考高分当作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和归宿。这种学习动机的纯功利性,导致了语文作业目的的单一性——考什么就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学生整体
目的:观察温通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对温通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为临床推广此方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70例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
1965年春天,春风和煦,万物复苏,正是播种的好季节。我们湖南长州零陵县国营前进人民公社的知青,正争分夺秒地抢种花生。  一天中午收工时,地里还留有许多花生种子和农具,花生地离队部住地有二三里地,下午还要继续种,不便带来带去,女知青谢汉丽被队长指派留下来看守。小谢是长沙五中的初中毕业生,年方十七,聪明又美丽,能歌善舞,是女知青中的姣姣者。此时她虽然十分疲劳,可还是毫无怨言地留在花生地。  知青们吃
期刊
老妈让我去超市买个苍蝇拍。我问:“家里不是有一个苍蝇拍吗?”老妈说:“现在的苍蝇胆子太大了,居然经常趴在苍蝇拍上玩。我一拿苍蝇拍它就飞了,见我放下苍蝇拍,它又飞回来趴在上面。你再给我买一个苍蝇拍,一个放着诱敌深入,一个拿在手里主动出击,看看是它厉害还是我厉害!”
期刊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科幻小说远远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这与他们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关系,几千年的文化塑造了我们循规蹈矩的传统。因而“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要“创造”就得敢疑敢问,标新立异。①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内在的本能、需求不仅对他身体的发展有营养,而且对各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在起作用。婴儿天生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起一个精神世界。②但是阻碍学生思维
【摘要】“主题教学”是窦桂梅老师提出的语文课堂学习的新模式。主题教学关注语文文本的力量,关注语文与生活的共振,关注学生个体精神和人格的生长形成,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时代特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师们接受,认可,学习。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师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实现生命的价值观,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学生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主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