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病挑战与防控对策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病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和主要健康问题,可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慢性病病因复杂,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的结果,但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决定因素.国内外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必须通过加强政府的政策承诺和领导,将卫生政策融入所有社会政策,建立健康城市等综合干预平台,重构医疗服务体系,普及推广具有成本效益措施以及动员全社会参与,强化规划和监督评价考核等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其他文献
介绍浙江省推进药品零差率改革的做法.对试点县医院在改革前后的医院经济运行、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财政补助和医保基金支出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量、医疗收入、财政补助等大幅增长,药品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医疗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患者门诊和住院平均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品费用下降显著;医保基金支出虽增加但运行基本平稳;医保补偿比例提高,患者自负费用与县外就医比例均下降.同时也
介绍芜湖市公立医院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的做法.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以突出公益性为核心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真实反映管理业绩和工作实效,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单病种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管理方法,其控制标准包括平均住院日、治愈率、好转率、医疗费用等指标,其中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能降低住院天数,则有利住院费用的控制,提高病房运行效率,并增加医院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和患者的依赖度[1].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医疗安全则是更为重要的前提.近年来,结直肠癌成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2]。
期刊
信息化管理抗菌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1].我国的抗菌药物管理也正逐步向信息化、成熟化发展,应该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使我国的抗菌药物管理走向正规、实用、有效,临床药师在其中的作用应该是非常重要又不可替代的.RhodeIsland医院(以下简称RI医院)是美国Rhode Island的州立医院,为美国布朗大学的附属医院,拥有719张床位,6719名员工,是美国Life Span系统中一家较大的医院.据该
期刊
系统阐述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人力资源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再造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举措,探讨了医院管理上的扁平化,诊疗中的主诊化、中心化和集约化,护理管理的垂直化和后勤保障的社会化四大发展方向,并以“精、准、细、严”来概括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目的就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和药学服务水平,逐步以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决定服务报酬.为此,医院药学的内涵和外延、学科领域的界定、学术研究的范围,均需进一步完善[1].2011年,卫生部正式发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广泛借鉴了JCI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期刊
古往今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我院建院50余载,其发展史也是一部人才聚散史.三十年前,我院被行政拆分,重点科室的人才集体流失,医院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甚至倒退中.近十五年来,医院领导核心直面挑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人才强院战略,形成了破解危局的科学人才观,一批围绕着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的人才得以聚集,医院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机遇期。
期刊
近年来,患者安全越来越受到医疗管理部门的重视,已成为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的医疗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关键,病区交接班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病区交班俗称“早交班”或“大交班”,是全天病区管理和所有患者情况的总结和提醒,是准确无误延续医疗工作的重要保证.我院作为全军首批数字化医院示范单位,在电子病历应用系统[3-5]基础上,设计实现了
期刊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采供血工作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依托质量管理体系以发挥采供血工作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是采供血机构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2008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理念,促使采供血机构开始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在现阶段能够按照一定原则和目标,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成本、信息等可能出现的风险的内容融合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既能规避风险,又增强质量
期刊
医疗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临床检验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相对于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营医院检验科的规模相对较小,每家医院的检验人员也相对较少,但医院数量较多。如何加强这两类医院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提高其诊疗水平,已经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上海市于2004年建立了临床检验专业二级质控管理网络[1];同年,虹口区成立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