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及其防治
【出 处】
:
健康世界
【发表日期】
:
2020年27期
其他文献
表观遗传调控,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决定干细胞分化方向的重要机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通过影响不同亚类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沿神经元、心肌和造血等细胞谱系的定向分化。HDACi类小分子化合物在体细胞重编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可替代致癌因子c-Myc和Klf4,促进体细胞克隆。研究显示,HDACi的效应与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是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的热点,传统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方法依赖体外构建组织、外源性干细胞移植至靶部位等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在体外细胞研究、动物研究中证实可以达到组织修复和再生等作用,然而,临床实践尚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有效转化。基于干细胞、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工程和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新一代体内再生的医学疗法,即自体疗法得以应用。自体疗法是一种基于优化内源性组织反应,利用干细胞和内
Trocar采用"四孔法"布局。体位采用仰卧位,穿刺后头高足低30°,向左倾斜10°~15°。探查完毕后,可见胆囊大小约9 cm×3 cm×3 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助手无创钳下压网膜,术者左手提起胆囊,右手分离胆囊三角,钝性游离胆囊颈管和胆囊动脉,可见胆囊颈管直径约0.2 cm,胆总管直径约0.7 cm,肝右动脉发出胆囊动脉前后支。可吸收夹夹闭胆囊颈管及胆囊动脉,并切断,将胆囊从胆囊床剥离。自
患者女性,47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6个月入院。既往剖宫产手术史。腹部彩超提示:胆囊结石,MRCP提示:胆囊结石,右副肝管显示毗邻胆囊颈管。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解剖胆囊前、后三角,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注意保护右副肝管,胆囊管近胆总管侧、胆囊动脉近心端用可吸收生物夹夹闭,胆囊管胆囊侧用1-0丝线结扎、切断胆囊管,胆囊动脉远心端用电凝凝闭,胆囊床用电凝分离。胆囊从脐
病史摘要患者因"寒战、高热5 d"入院。高热时伴左眼失明, 2个月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营养性空肠造瘘术",术后右颈部留置静脉置管,1个月前患者畏寒、寒战、高热,静脉置管导管头培养和血培养均示肺炎克雷伯菌,先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抗感染两周后好转出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8年,血糖控制不佳。症状体征左眼失明,肿胀明显,无光感,右眼视物正常,右颈部肿痛。体格检查:左眼睑红肿,左眼球结
病史摘要患者男,55岁,肺腺癌(T3N3M0期,Ⅲc期),因治疗需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PICC ),患者有PICC置入史及化疗史。症状体征患者在超声联合改良赛丁格技术下经左上臂贵要静脉行Power PICC植入术,血管穿刺、导管送入过程顺利。超声检查锁骨下静脉,导管在位,颈内静脉无导管,术后胸部X线片(CXR)显示导管末段在上腔静脉(SVC)内打折成8字型,导管尖端位于气管隆突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