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塑造素质教育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妙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获得精神上放松和感悟。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精神上的愉悦,从而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养。在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理解音乐本身,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乐记》的《乐象篇》中告诉我们“乐者,德之华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亦认为:“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教育,对于心灵用音乐。”他又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这些都说明音乐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品质,对人生价值与人格魅力的整体展现与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逐步升华、不断丰富,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从而促进个性和谐而良好的发展。
  一、音乐欣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功能
  (一)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
  各式各样的音乐文献构成了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体系。当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品的风格流派体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所具有的全息性。
  举世闻名的歌剧《卡门》,就是以它浓郁的地方色彩,热情奔放的吉普赛女郎的情怀,倾倒一代代的的世界音乐爱好者。《黄河》也是以其强大的音乐感染力,激发起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这些就是音乐文化功能所特有的本土性。
  学生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通过音乐欣赏中的实践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这种全息化的音乐背景与本土化的音乐情境,将会在文化的潮流之下,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向良好的完善。
  (二)音乐欣赏的教化功能
  荀子在《乐论》中就指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之礼乐而民和睦。”音乐能使人不断获得最美好的“高峰体验”。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说:“在这些短暂的时刻里,他们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善的幸福之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悄然消逝,他们不再感到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任何距离而相互隔绝。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学生在“高峰体验”中可以从中顺利地把握人生的价值、自我实现的幸福与世界的本质,这就是音乐欣赏教化功能的内隐性。它既满足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又使学生个性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三)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
  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是最具音乐艺术本质性和价值性的功能。
  音乐的审美从类型上可分为阳刚性和阴柔性的美。从情绪发展上可分为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美。
  阳刚性的作品包括反映人类与自然斗争与命运斗争的作品,它能让学生的意志变得坚强;结构宏伟、气势彭湃的音乐能让学生胸怀壮阔、坚毅刚强;热情乐观的音乐有助于学生奋发向上的性格。
  阴柔性的作品包括宁静柔和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心情安定、气息平和;欢娱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摆脱冷漠、孤寂的心境,精神焕发;委婉细腻的音乐能使学生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具有悲剧美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更注重理性;具有喜剧美的音乐可培养学生勇敢坚毅乐观的性格。
  音乐的审美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格产生广泛的潜在的影响与作用,使积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肯定和发展,消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转化与改变,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四)音乐欣赏的心理功能
  音乐是不断变化着的动态,是乐音的有序运动。学生会随着音乐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始终保持注意力的指向性和稳定性。为了听、辨音乐作品的风格、旋律、和声等音乐的要素就必然促使学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格式塔派心理学家对此是这样解释,我们身体内部充满了大量的内部空间、时间和深度感觉结构,有各种感觉的点接合和中心,音乐欣赏正是开阔这些空间和开掘深度的催化剂。因此,欣赏音乐具有改善学生注意力品质和培养想象力的功效,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音乐欣赏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入物我两忘的欣赏情境,培养学生形成欣赏习惯的良好开端,一首音乐作品能否激起学生欣赏的热情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这首作品的熟悉程度,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熟悉感受和陌生感受制约着学生注意的兴趣,似熟非熟对人有一种驱使力,适应人的探索新奇的心理,为了获得这种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逼真”的情境,它包括①提供积极、贴切的教学态度。②提供简单、通俗、艺术化的语言叙述。③提供融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挂图、图片、教具等,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熟悉感受,促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适度集中性和稳定性,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保持期待和探索的状态。
  上述情境的创设过程,也是音乐欣赏文化功能的逐步强化外显的过程。同时,又是音乐欣赏心理功能的具体体现与内化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负荷整体文化的音乐欣赏逐步逼近并进入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二)多方引导,互动欣赏
  白居易从“银瓶乍破水浆迸”的音响中想起“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画面,列宁从《命运》交响曲中听出了革命性,这都是音乐审美具有的不确定性。
  音乐审美的这种非语言性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即非学生学习的教导者而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文字欣赏法、图画图形欣赏法和舞蹈欣赏法的结合,达到学生、欣赏材料和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想象力得到发展,从而提高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中的连动性、多面性和跨越性能力,并使人格在“高峰体验”中获得升华,促进个性更好实现自我完善。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与教化功能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交相辉映、溶为一体,起到综合的促进作用。
  大学阶段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体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其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还处在变化发展中,因而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运用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美而求真向善,运用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运用音乐欣赏的教化和心理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欣赏的这四种功能相辅相成,对学生的完美的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职责正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掘与发挥这种功能,为培养新时代素质教育所需要人才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着力培养创新人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显的重要。本人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课前准备、课堂环境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兴起,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和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
摘 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浪潮一浪高于一浪,课改方案即将全面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必将成为课改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开放型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应该说对素质教育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开放型 阅读教学 语文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浪潮一浪高于一浪,课改方案即将全面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必将成为课改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是怎样的
任何时候,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是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过程中得以推进、发展的。作为县一级政府,应对复杂困难的局面,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创新”和“保稳促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应持续不足的现象逐渐形成,为了将该矛盾得到缓解,我国已经将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的大事纳入我国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幅度将电能
中央关于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的活动部署后,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科学安排,以“事要解决”为核心,上下联动,综合施策,在全省范围扎实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
结合装置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同型装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并对80×104t/a催化裂化装置两器,两机,塔盘,部分冷换,空冷等设备改造,不仅使装置加工能力达到120×104t/a
期刊
文章介绍了鲁迅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探讨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工作经验.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u Xun Middle School Lib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当今世界,化学已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化学研究也已经深入到众多领域,中学化学担负着传播基础化学知识,发掘培养化学科研后备人才的重任。因此,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独特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中,学会并掌握在教学中创设巧妙设
摘 要:语文教学缺乏文学性,毫无文采,难以吸引学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文章旨在通过语文教学文学性探讨,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语文,提高文学素养。  关键词:文学性探讨提高文学素养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此,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枯燥乏味、毫无文采的教学,学生不愿听,又有何教学质量可言呢?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粮食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分析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用科学发展的方法,确保全省粮食总量、质量、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