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成为新一轮教改新热点,信息技术双语教育恰恰是两者完美的结合点。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从美国开始的。因此,至今它的很多技术指令还是英文的。而最新的软件也几乎都是英文版的。可以说掌握并使用好计算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能熟练地阅读英文的计算机资料、文献和书籍。信息技术的教学采用双语形式让学生自然地学习到原味的计算机知识,而不是汉化版,这对于软件的学习、网络的运用等会比中文教学更优越。
双语教学指在教育中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育活动,尤指在大学采用两种语言开展的教育活动。引入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引入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第二,努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教育的人才将直接面对着一个与世界接轨的知识型社会,国际上的各种游戏规则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熟悉,频繁的跨国贸易合作要求我们掌握国际最前沿技术和流利标准的英语。双语教学便应时而生。
就我院的实际情况而言,实施信息技术双语教育有其可能性。作为本科学校的学生,外语水平基础牢固,听力和口语表达水平较好,能够适应英语课堂教学达60%-80%的要求。通过双语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能够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思维及应用。
关于“双语”和
“双语教学”科学的认识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speak or use two Languages”(说或用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在新加坡、香港和澳门地区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华语。在中国大陆双语原来主要是指能够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毫无疑问,我们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城市的孩子们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语)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这是长期以来,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
双语教学所产生的误区
第一,双语教学不是常说的“用外语上课”。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我们以往所指的“用外语上课”仅仅是指完全用外语教授语言类课程,并不包含其他非语言学科。即使是在大学,用外语上课也多是指在语言类学科和一些讲座型课程。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特别是语言类大学,早已是司空见惯,它显然不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在这个教育环节上,我们把双语教学试用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鉴于本科大三的学生四级通过率较高,学生的英文基础扎实,计算机信息的获取主要来源于国外的英语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我校取得一些成绩与此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对双语教学的认知。
第二,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果在外语课上,老师是外籍教师,或者有相当高的外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完全用外语讲课,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听课,无法逐渐达到和教师用外语相互沟通的目的,这和中国学生到国外语言学校学习没什么两样。
开展双语教学课程
的选择及时间的安排
1.课程的选择
选择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应是国外优秀的教学用书。国外教材内容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国外教材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内容层次分明,概念叙述详细。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反而觉得累赘,看起来厚厚的一本国外教材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要少而且简单。因此,选择哪些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不能盲目行事。笔者认为对于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不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因为国外教材内容相对较少,加上学生英语水平偏低,课堂接受能力和课外复习能力较差。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如果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少又学得不好,势必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选择学科性而不是基础性的专业课程作为双语教学课程是比较合适的。
2.时间的选择
最好不要在大学一年级采用双语教学。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只略高于高中的英语水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比较差,而且词汇量也少,如果这时候实行双语教学,会感到困难重重,教学效果比较差。在目前双语教学尚处在逐步探索和逐步完善的阶段,最好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在大学三年级、四年级连续安排进行双语教学,并选择合宜的学科专业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课程。高校的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在大学三年级,相当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学生普遍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的畏难情绪。另外,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连續合理地部署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符合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指导方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的作用,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我校经过多方面考虑,最初决定在计算机系大三的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收到了来自学生面的支持和好评。在这里就我院在双语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做了简要阐述与分析。
双语教学实施的
困难所在首先是师资的匮乏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试点,因为双语教学的推广,首先遭遇的瓶颈问题就是师资。因为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在学校会议讨论中,“师资”问题是教师、同学谈论最多的话题。双语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涉及到英语,内容涉及到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对教师的高要求。负责双语教学的教师说:“我们感觉压力很大,自己必须在完全消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走在该专业技术的最前端,不断地补充新材料。”一位长期关注双语教学的老教授说,双语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口语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英语语言应该精炼简洁,板书时重要的英语词汇要加注中文,以确保学生掌握。其实双语教学中英语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习得是并重的。当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大面积跟不上时,那就说明教师在教学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教学难度过大,应及时调整。
一般说来,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均达到较高水平时,双语教学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访问学者,在双语教学中充分运用了纯熟的英语口语和国际领先的科研素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教师的英语水平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瓶颈。学校现在还没有统一审核教师英语能力的标准,申报双语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自我评定,然后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学院教学质量跟踪小组随时监督。
双语教学的实施也存在着其他一些困难。例如,双语教学的实施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双语教学的实施受到习惯的影响和双语教学的实施受到教材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因素,都是值得各个院校和教育委员会共同去努力来改变的现实情况。
怎样构建一套具有我国双语教学特色的评价体系,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与环境等前瞻性问题的相继提出,从一个侧面标志着双语教学实验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临界状态,势如燎原般全面铺开的景象即将到来。我们衷心希望双语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一个新鲜而富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角色。
双语教学指在教育中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育活动,尤指在大学采用两种语言开展的教育活动。引入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引入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第二,努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教育的人才将直接面对着一个与世界接轨的知识型社会,国际上的各种游戏规则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熟悉,频繁的跨国贸易合作要求我们掌握国际最前沿技术和流利标准的英语。双语教学便应时而生。
就我院的实际情况而言,实施信息技术双语教育有其可能性。作为本科学校的学生,外语水平基础牢固,听力和口语表达水平较好,能够适应英语课堂教学达60%-80%的要求。通过双语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能够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思维及应用。
关于“双语”和
“双语教学”科学的认识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speak or use two Languages”(说或用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在新加坡、香港和澳门地区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华语。在中国大陆双语原来主要是指能够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毫无疑问,我们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城市的孩子们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语)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这是长期以来,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
双语教学所产生的误区
第一,双语教学不是常说的“用外语上课”。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我们以往所指的“用外语上课”仅仅是指完全用外语教授语言类课程,并不包含其他非语言学科。即使是在大学,用外语上课也多是指在语言类学科和一些讲座型课程。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特别是语言类大学,早已是司空见惯,它显然不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在这个教育环节上,我们把双语教学试用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鉴于本科大三的学生四级通过率较高,学生的英文基础扎实,计算机信息的获取主要来源于国外的英语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我校取得一些成绩与此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对双语教学的认知。
第二,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果在外语课上,老师是外籍教师,或者有相当高的外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完全用外语讲课,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听课,无法逐渐达到和教师用外语相互沟通的目的,这和中国学生到国外语言学校学习没什么两样。
开展双语教学课程
的选择及时间的安排
1.课程的选择
选择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应是国外优秀的教学用书。国外教材内容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国外教材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内容层次分明,概念叙述详细。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反而觉得累赘,看起来厚厚的一本国外教材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要少而且简单。因此,选择哪些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不能盲目行事。笔者认为对于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不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因为国外教材内容相对较少,加上学生英语水平偏低,课堂接受能力和课外复习能力较差。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如果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少又学得不好,势必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选择学科性而不是基础性的专业课程作为双语教学课程是比较合适的。
2.时间的选择
最好不要在大学一年级采用双语教学。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只略高于高中的英语水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比较差,而且词汇量也少,如果这时候实行双语教学,会感到困难重重,教学效果比较差。在目前双语教学尚处在逐步探索和逐步完善的阶段,最好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在大学三年级、四年级连续安排进行双语教学,并选择合宜的学科专业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课程。高校的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在大学三年级,相当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学生普遍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的畏难情绪。另外,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连續合理地部署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符合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指导方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的作用,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我校经过多方面考虑,最初决定在计算机系大三的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收到了来自学生面的支持和好评。在这里就我院在双语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做了简要阐述与分析。
双语教学实施的
困难所在首先是师资的匮乏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试点,因为双语教学的推广,首先遭遇的瓶颈问题就是师资。因为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在学校会议讨论中,“师资”问题是教师、同学谈论最多的话题。双语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涉及到英语,内容涉及到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对教师的高要求。负责双语教学的教师说:“我们感觉压力很大,自己必须在完全消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走在该专业技术的最前端,不断地补充新材料。”一位长期关注双语教学的老教授说,双语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口语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英语语言应该精炼简洁,板书时重要的英语词汇要加注中文,以确保学生掌握。其实双语教学中英语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习得是并重的。当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大面积跟不上时,那就说明教师在教学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教学难度过大,应及时调整。
一般说来,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均达到较高水平时,双语教学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访问学者,在双语教学中充分运用了纯熟的英语口语和国际领先的科研素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教师的英语水平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瓶颈。学校现在还没有统一审核教师英语能力的标准,申报双语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自我评定,然后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学院教学质量跟踪小组随时监督。
双语教学的实施也存在着其他一些困难。例如,双语教学的实施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双语教学的实施受到习惯的影响和双语教学的实施受到教材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因素,都是值得各个院校和教育委员会共同去努力来改变的现实情况。
怎样构建一套具有我国双语教学特色的评价体系,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与环境等前瞻性问题的相继提出,从一个侧面标志着双语教学实验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临界状态,势如燎原般全面铺开的景象即将到来。我们衷心希望双语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一个新鲜而富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