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象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路向北的大象群
  要说5月有什么动物“火爆”全网,给要过“六一”的小朋友们带来巨大惊喜,肯定莫过于15头大象了!
  在云南,由15头亚洲象组成的迁徙大军,沿云南普洱墨江→玉溪元江→红河州石屏→玉溪市峨山县的路线,走了一个多月,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一路向北行军……
  难怪有人“调侃”,它们这是要赶去参加2021年10月将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呢!
  其实,广袤的中国北方原本是大象的家。
  大象代表着善良敦厚,亚洲象在大象中体形虽然较小,但是非常聪明而且温顺。然而这些温顺的大象,历史上曾是战无不胜的战争利器。相比于更加凶猛的非洲象,亚洲象更温顺、更容易被驯服,因此只有亚洲象才被用来作为“战象”。在冷兵器时代,一头巨大的大象冲向敌阵,会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
  中国是最早使用亚洲象的国家,早在周成王时代,商朝的遗民反叛时就大量使用了大象。而春秋时期,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楚国人使用“火象阵”给吴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尽管大象作为战争武器,在印度等地区一直被用到了近代,但是在中国,大象在战争中的作用却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什么大象在中国没能继续发挥战争用途呢?这和中国古代的气候演变有关。早在夏商朝,黄河流域的气候十分湿润温暖,当时的黄河流域在冬天甚至不会下雪,大象、犀牛等现在只能在云南、东南亚才能见到的动物都可以在河南这些地方安然过冬。当时的中原地区有着大量的亚洲象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原军队也就有了足够多的战象来源。
  然而到了商朝末期,中原地区的温度就逐渐开始变冷了,大象、犀牛这些害怕寒冷的动物已经不能忍受黄河流域的气温。到了战国时期,中原的野象虽然还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是非常罕见了,所以《韓非子》曾经记录到“人希见生象也”。我们在《宋史》里还能看到,公元962年大象出现于湖北省黄陂区一带。
  随着南方人口增多,人类的居住地将大象的栖息地逐渐占领,大象的种群也随之萎缩至两广地区,并且最终在清朝彻底灭绝。
  现在云南的大象其实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象,而是发源于东南亚的亚洲象。目前西双版纳保护区里的亚洲象仅存200~300头。这一次北上的15只野生象就是它们中的一个“家族”。
  大象的专属标配:鼻子
  大象超强的鼻子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它没有骨头,只有肌肉、神经、血管、组织和皮肤,大概有15万个肌肉群,那是人类全身肌肉群的200倍(人类大约有640~850个)。
   大象的鼻子有千万根神经末梢,鼻端生有一个或两个手指般的突起物,有舌头尝味和鼻子嗅气味的两种功能。
  象鼻既灵活又有力;鼻子末端的指状突如同手指,能做精细的动作,捡拾一颗花生那么大的物品。鼻尖附近长有灵敏的触毛,使大象不用眼睛,就能准确用鼻子摸索。大象用鼻子吸水时,鼻腔后部由软骨暂时封闭起来,因此,不会呛到水。
  大象拥有超强的嗅觉能力,它们能隔着冰找到食物,能够闻到100米外的爆炸物气味,比人类强2.8万倍。南非的安哥拉内战后遗留下许多地雷,跟踪大象的动物学家惊讶地发现,大象能够从容走过雷区。如此强大的嗅觉能力自然可以帮助大象轻易找到水源和食物,也能寻找到象群的气味。
  所以那头喝醉的小象在因为醉酒脱离了象群的队伍的时候,还一直不着急,到处玩耍,除了孩子心性之外,能够精确地找到象群,也是原因之一。
  象的睡眠
  非洲草原象是睡眠最少的哺乳动物,平均每天只睡两个小时,而我们一般要睡七八个小时,小朋友们甚至要有9~10个小时的睡眠。如果大象一动不动,包括耳朵、鼻子、尾巴都不再摆动长达5分钟以上的话,那么它一定是在睡觉。很多年幼或者年轻的大象也会躺下睡觉。
  神奇的象脚
  大象原来还穿着“高跟鞋”,而这个鞋实际上就是它们的脂肪。虽然我们看到的大象是平脚底,但在内部,大象的脚掌和脚趾是抬起来的,就像穿着高跟鞋一般。
  大象,有你想象不到的智慧!
  大象有非常强的辨别能力,它们的耳朵能够感知到50千米以外的天气变化,能预测暴风雨,能够准确地找到水源,甚至是地下水源,大象嗅觉的敏锐性是狗的2倍。
  而大象拥有非常强的记忆能力,能够识别大量的气味,甚至能够分辨出哪些村子对它们是友好的,哪些村子对它们是不友好的。
  大象,是一种高智商的群居动物,寿命跟人差不多,能够活70岁左右,它们是母系社会,头象是一头强壮的雌象,年长的雌象会教雄象如何找路,如何寻找食物,甚至如何处理各种情绪。雌象不仅会照顾自己的孩子,还会照顾别的象的孩子。大象群就像一个大家庭,就算分开以后,久别重逢,也还会互相认识。
  大象的性格,是随母亲或外婆的,如果说母亲或外婆性格是很温和的,那么小象长大以后,性格也会比较温和,相反,就暴躁。
  大象,还是一种能够理解死亡的动物,它们会埋葬死去的大象,会理解相互的情绪并进行安抚。
  世界大象日
  世界大象日于2012年设立,呼吁人们关注身处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亚洲象,每年的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
   现存3种大象,它们均隶属于长鼻目。
   亚洲象和非洲象有哪些区别呢?一般来说,非洲象身体更高,腿更长,而亚洲象比较矮,腿短,显得敦实;非洲象耳朵巨大,形状酷似非洲大陆的地图形状,而亚洲象的耳朵较圆,貌似一个蒲扇;亚洲象的鼻尖有一个突起,而非洲象有两个突起,等等。
  鼻子来“握手”
  大象还有触觉通信行为——用鼻子来“握手”。它们甚至会把鼻子塞进对方的嘴里,这种行为通常表示非常开心,和对方的朋友关系非常紧密、非常和谐。
  不要靠近我!!!
  大象的视力不是特别好,但它们也有视觉通信行为,通过各种动作的展示,以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当你在野外遇到大象,看到它们拱起背部,张开巨大的耳朵,头低下,象牙对着你,尾巴翘起,这些动作就是在告诉你:“我已经非常愤怒了,不要再靠近我!”   大象的寿命
  大象的怀孕期是陆地动物中最长的。如果说我们人类的孕期是10个月,那么大象的孕期是我们的两倍还多,即22个月。小象出生就重达100斤,它们通常在15岁,甚至18岁才会成年,跟人类也非常相似。在动物园或者人工饲养条件下,大象的寿命可达70岁,而在野外,它们如果可以达到五六十岁,就已经算是高寿了!
  母系社会
  大象是母系社会,群体里都是由雌性,甚至是有亲缘关系的雌性组成,包括母女关系、姊妹关系等。只有未成年的雄性才有资格待在象群里。很多研究发现,当一个群体之中,如果亲妈不在这个群体,小象则会由阿姨来照顾,也就是妈妈的姐姐或者妹妹照顧小象,如果阿姨有奶水的话,甚至会为小象喂奶。
  交流方式:醉酒的小象靠什么追上大部队?
  在这群一路向北的大象中,有一头年幼小象因觅食了大约200斤的酒糟,从而“醉倒”,睡过了头,脱离了象群。
  但它醒来后并未惊慌,而是自己玩得不亦乐乎,时而在走田埂,时而在水塘里泡澡,时而在地里嬉戏。直到当天傍晚,“醉倒”的小象才回归象群。
  那么小象是怎么回去的呢?要知道它们可没来过这里,既没有导航也没有电话哦!
  大象是一种经常远行迁徙的动物,所以它们发展出了一种远距离的沟通方式,来确保象群不会走丢。大象之间交流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能够传递约70种独特的信息,而有的信息在28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都能听到。
  大象远距离交流靠的是次声波,次声是一种人类听不到的低频声音,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可以传播十几千米,就算是受到了干扰也可以传播几千米的距离。而且大象十分聪明,它们知道什么时候发出声音可以传得最远,经常等到黄昏或黎明,那时空气是最冷的,较低的温度使得声音可以传播得更远。
  而如果遇到紧急的事情或者距离实在太远的话,它们还有一种更远距离的交通方式,那就是跺脚。和我们人类不同,我们跺跺脚可能只会脚麻,而一群大象一起跺脚会产生非常剧烈的轰隆轰隆的声音。相对于次声波交流,这种方式可以传播得更远,可以传到几十千米之外。而大象奇特的脚掌可以使得它们不必蹲下来用耳朵去听地面的震动。
  当地面振动从前脚、腿骨和肩骨传到中耳时,它们就能接收到这些信号,这也是大象能够预知地震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2021年6月17日,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圆满发射。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这三位本次飞行的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为什么是他们三人首次赶往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入驻“天和”号?   通过查阅这三位航天英雄的履历,我不由得为他们的成长经历而感慨——他们三人都是农民的孩子,苦出身,早当家。他们的
期刊
“星星也会生病,也要吃药吗?”阿福问了许多人,但没有人给他答案。阿福决定开一间星星医院,以防有生病的星星找不到治病的地方。  阿福用笔写了几个字做招牌,再在招牌上画了几颗不同形状的星星。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会将招牌挂到自己的卧室窗外,明亮的星光照在招牌上熠熠生辉。  一个月后的一天夜里,“笃!笃!笃!”一阵急促的敲击窗户的声音,把阿福惊醒。阿福抬头一看,顿时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往上涌,真的是一颗星星——
期刊
花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事物,它捧着一颗晶莹的心,赤足走向乍暖还寒的春天。每朵花,都是一间小小的屋子,如同小王子的星球,自有朝阳与落霞。   无论外界是电闪雷鸣,还是风雨交加,在花朵这小小处所,都有着令你内心坚定的美好。   人心柔软如花,我们盛开时照耀彼此,并治愈彼此。我知道人生少有传奇,多是平淡,花不能常好,月不能常圆,时有波澜,时有逆风,时有一脚踏空。正因为有那些花儿一样明净的心灵,我们才能在摔倒
期刊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偶然遇到父母的朋友,却发现他们居然知道你的很多事情,让你感到既惊讶又窘迫。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妈妈的朋友圈惹的祸!我妈是个“晒娃控”,春天踏青——晒,冬天玩雪——晒,高兴的事情——晒,尴尬的事情——她也晒!而且晒得事无巨细,细枝末节都晒得清清楚楚!对于妈妈晒朋友圈,我只有两个字——讨厌!  有一次,我试着写了一篇史记体小说,把班主任唐老师写成唐元帝,把
期刊
张智行是个阳光上进的少先队员,在家是好孩子,在校是好学生。从幼儿园期间就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参加紫金山护绿,保护虎凤蝶活动,同时加入国际环保“根与芽”组织,成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志愿者,一颗公益的种子种在他的心中。小小年纪的他始终给同学和身边人以正能量,心存感恩,时时处处争当美德少年。   他热心参与治理金川河流。每天都从学校附近的金川河段路过,河水的水质让他担忧,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条河,他积极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