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公告送达制度的实践困境与完善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告送达是我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如今在司法实践中趋于一种形式化的办案程序,法院公告送达的目的仅仅是履行送达程序,至于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在所不问。通过对某些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及书记员访谈了解到①,采用公告方式送达的案件中,受送达人通过公告得知诉讼信息而参与到诉讼中的情况几乎没有,这样的司法现状背离了送达制度的目的,不利于我国司法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提升。改革公告送达的方式,最大程度上使得公告内容被受送达人所知悉,保障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是送达制度面临的重要任务。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少问题。智慧绿色低碳物流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物流服务将成为物流企
内掺优质粉煤灰,对混凝土的耐热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粉煤灰能结合游离CaO;减少C—S—H凝胶开裂且稳定C—S—H凝胶;减少水泥石收缩;增强水泥石与集料的界面
马克思主义法学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但我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却陷入了困境,未能充分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且,中西方经济法生成的巨大差异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
采用外掺矿物掺合料磨细矿渣、硅粉和粉煤灰的方法来研究它们对提高高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作用,并分析了相应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以抗裂特征长度为评价指标,单掺磨细矿渣
社会转型背景下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探讨如何处置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结合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