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的审美快感:回归感性

来源 :散文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美”的陪衬附属来看待,艺术中对“美”的追求也更强烈.20世纪之后,“丑”似乎才逐渐走向了审美中心.但实际上丑一直有自己的价值,能独立地使人获得审美快感,唤起特殊的情绪.审美本就是感性活动,本文旨在回到美学最初的“感性学”意义,探讨“丑”对于感性认识的独特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以不断提高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效率为前提,从目前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明确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期能够引起高校重视,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投入一定的精力,构建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让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和享受文化服务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因此,对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网络文化平台建设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笔者结合当前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对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寻找文化资源及服务,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而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民国初期的中国服装受到了新思潮、制度更迭、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分析在旧传统和新时尚之间,女性服装的特点和变迁,进一步了解女性解放的特殊历程,以及辛亥革命以后我国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转变.
在我国近年来的文化发展当中,红歌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红歌是随着革命历史发展进程而出现的,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对红歌历史传承的研究,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大别山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其红歌产生的历史悠久,对于其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历程,同时彰显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
创意思维是创作者的感受能力、艺术天赋、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所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荷兰艺术家埃舍尔具备超凡脱俗的创意能力,他的作品极富创造性与想象力,具有着绘画与图形设计双重属性——既有绘画的深厚底蕴又兼具图形设计的独特创意.其画面中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手法,对当代视觉设计语言的进一步拓展非常有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在教育领域的突出体现就是高等院校的建设越来越完善.文章针对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分析了其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具体影响,同时详细论述了如何进行深化改革,希望以此营造科学合理的学术氛围环境.
江淹的《恨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篇杰出的赋作,通过选取历史上著名的六个典型人物,来展开叙事与抒情,其中心刻画人物涉及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领域,具有高度的社会概括性.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剖析和解构,并结合赋作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不同维度,多个视点,来进行全方位的情感赏析.
今年是于蓝诞辰一百周年,她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女革命工作者,也是我国卓越的电影艺术家之一,正是那段在延安的光辉岁月,滋养了于蓝艺术人生的萌芽与无穷创造力.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方法,以《人间词话》英译为例,从形符、类符、标准化类符/形符比、高频词、平均句长等语言层面特征比较分析对涂经诒、李又安(Adele Austin Rickett)译本所呈现的翻译风格.研究发现,李译本的词汇丰富度高于涂译本,采取偏异化的翻译策略;涂译本的平均句长比李译本更长,采取偏归化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