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还是将美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掺以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艺术美,在情感教育中体会大自然赋予的馈赠。本文就教师如何在初
  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做出了简单的叙述,希望能够通过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以身作则
  中图分类号:G278
  引言:
  教育部规定的学生必学科目中还是有许多有趣的科目,就像美术一样。它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带入一个情景世界,画中的美妙与幻想,现实中的纷杂顿时就烟消云散。但是在初中的教学中,教师还是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体会到美术这门课的乐趣。所以这就警示着教师在备课时做出改变,让学生有兴趣并且自主去探索这门课程。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缺点
  (一)学校教师不重视
  谈起美术,学生可能最耳熟能详的就只有梵高,他的向日葵与星空好像被每个人所熟知。但是现在的教学中多数都是新式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很多渠道了解许多作品,而不单单局限于书本知识。由于许多学校与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美术并没有多大的深入了解,[1]只是单纯的感觉它很有艺术感,色彩感强烈,丰富了大家的视野。这样的状态会导致学生只是浅显化的了解,并不了解作品的作者创作经历与背景,更何况是通过一篇美术作品在反映现实世界呢。
  (二)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按照常理来说美术这门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会非常高,因为它可以当做课余学习兴趣来学习。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学生把它当做自己偷闲的课程,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却在写作业。因为大家认为这门课完全就可以放松自己来写作业增加自己的课余休闲时光,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管教不力,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脑海中没有形成学习美术的思路,导致整个的课堂氛围特别压抑没有人认真听讲,长此以往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没有授课动力,将会造成很严重的教学事故。
  (三)课本知识琐碎无趣
  现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主要还是依靠课本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通过文字介绍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及原因。[2]但是很多课本只是简单的做了解释,关于美术作品创作的意义与原因却没有详细的介绍。很多的作品还可能不是原版,学生的视觉体验就会很差,没有情感交流的课程注定是没有灵魂的。
  二、教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提升效率,加强交流
  说到这里,就要提出许多教师都犯过的一个错误,就是在课堂中没有注入情感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有的人可能会说美术只是一门艺术,不需要教书投入如此大的情感来与学生交流,但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是有情感的,美术也不例外。若是一节课只是干涩的讲授作品却没有自己的感受,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对此产生厌恶。教师可以在讲授作品的时候来具体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由此来引入一些故事,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听一些有趣的故事。著名的美术作品都是有创作背景的,有的伤感有的励志,有的开心有的难过,教师则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通过与学生的深度交流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与态度,学生可能会对这门课有所改观,因为教师发自内心的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学生也会进行思考,课堂氛围也会相应提高了。
  (二)生活实践,情感艺术
  生活中的美往往是需要大家去主动发现的,美术中的艺术就是这样。都说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用到美术中来就是实践是情感互动的唯一方式。现代许多美术的教学方式只是干涩的进行讲授,却没有相应的课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绘画中的艺术。一点一画中蕴含的情感不通过双手实践是永远也感受不到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授课。通过欣赏一片天空,一片树叶,一条小溪,一座大山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教师在授课之前也要做出充分的备课,[3]包括与同学进行互动的环节,学生自主演绎的环节,通过心与心情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此的看法。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教师应有的心态,接纳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包括好的与不好的,与学生用情交流,以情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耐心与只是渊博,这样学生也会有浓厚的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更加乐意从生活中找寻艺术,体验艺术。
  (三)以身作则,触动心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书是前提,育人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可小看美术中的灵魂,它可以通过一幅畫来传递情感,沟通人脉,教师自然也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同时要注重自身的说话方式与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包容与接纳他们的任性,在讲授自身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作为老师的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反省自己,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美术这门课,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与乐趣,触动学生的心灵,架起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以身作则情感教育。
  (四)创设情境,幽默教学
  任何课程都不乏缺少幽默力度,幽默的一个好处主要就是能够提起同学们的学习情趣,美术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中幽默的小故事吸引同学们投入课堂,然后再讲解主要内容。[4]也可以创设出美术中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中的现实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情感,毕竟所有的艺术都是情感的传递,教师便可以借此注入自己的情感,与学生共同进入课堂。
  结束语:
  情感是美术中最重要的艺术,任何教师都不可丢失。它不仅能够使美术作品更有灵魂,还能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在美术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教育,教导学生们去体验美术中的现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倩.关于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17-218.
  [2]解皓然.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11.
  [3]蔡婷平.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15):146.
  [4]张雪.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3):124-125.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对小麦麸皮去淀粉效果的影响;并研究酸种类、蒸煮温度对木聚糖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0.2%,酶解时间15 mi
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潜在廉价甘油副产品。甘油可制备低聚甘油,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日化等领域。该文以甘油和缩水甘油为原料,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标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除了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学科教学之中,是我们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使命。我们教师要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感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基于此
该文阐述原有植物脂肪粉末产品脂肪酸组成及其利弊,论证改良产品中脂肪酸组成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根据不饱和脂肪酸独特的生理功能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新型植物脂肪粉
以红花籽油(经GC–MS分析含亚油酸80.17%)为原料,以亚油酸甲酯转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促进红花籽油的甲酯化反应,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碱用量、温度对甲酯化率的
期刊
摘 要 下肢慢性溃疡是由于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严重的、慢性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在基本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庆大胰岛素高糖混合液(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8万U、普通胰岛素注射液4~8U、5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纱布湿敷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缩短了患者病程,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下肢慢性溃疡 局部濕敷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