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与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癌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选择性肾单位保留手术,对照组实施肾癌根治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随访期间,没有发现远处转移以及癌性死亡等。结论:保留肾单位术治疗早期肾癌可以获得与肾癌根治术类似临床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肿瘤局部复发率低,能够保留功能性肾单位。
关键词 肾癌 肾癌根治术 保留肾单位术
观察肾癌根治术与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4月收治肾癌患者61例,均为单侧肾癌,对侧肾尚正常,肿瘤直径<4cm,没有发现区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病理组织学分期T1a,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者。同时排除其他恶性肿瘤转移、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4~77岁,平均54.1±6.7岁;无症状患者23例,有症状者8例,腰痛7例,肉眼血尿3例,低热1例,高血压1例。术前检查没有发现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没有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病理分类:透明细胞癌2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囊性肾细胞癌1例,肿瘤直径平均4.3cm。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6~78岁,平均53.9±7.1岁;无症状患者24例,有症状者6例,腰痛5例,肉眼血尿2例,低热1例,高血压1例。术前检查没有发现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没有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病理分类:透明细胞癌2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囊性肾细胞癌1例;肿瘤直径平均4.4cm。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病理分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实施选择性肾单位保留手术。对照组实施肾癌根治术。肾单位保留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经第11肋间切口,对肾脏进行游离,不破坏肿瘤周围脂肪组织的完整性,检查肾脏是否有其他病灶,对区域淋巴结进行探查,对可疑的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距肿瘤周围0.5~1.0cm切除肿瘤及部分正常肾实质。切除后,对标本肾切缘行多点冰冻病理学检查。对可见的出血以及损伤的集合系统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对肾实质缺损处喷洒生物蛋白胶,而后采用可吸收线粉盒。应用利尿剂或甘露醇减轻肾缺血性损伤。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周。肾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健侧卧位,行11肋间或12肋下切口,逐层进入,对肾周脂肪分离,对肾、肾周脂肪和肾周围的紧密组织完整切除,如果肿瘤位于肾上极,同时切除肾上腺。对区域淋巴结合脂肪组织进行清除。对两组术后进行随访;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随访结果:观察组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48个月。其中局部复发患者1例;3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对照组随访时间6~71个月,平均49个月;随访期间3例亦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两组在随访期间,没有发现远处转移以及癌性死亡等。
讨 论
对早期肾癌行保肾手术的理由:①肾细胞癌可能会双侧发生;②对侧肾脏可能会因为其他基本功能减退或者丧失;③切除一侧肾脏的患者可能由于肾单位减少后的高滤过及由此引发的肾小球硬化,导致患者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障碍的危险度增加;④保留肾单位手术在临床试验中已经显示其优越性[1,2]。大量研究表明,保肾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效果显著,5年肿瘤特异性存活率为可达90%以上;还有研究表明,即使对侧肾功能正常,也可以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并且长期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存在不同意见,不过多数学者认为,患者肿瘤直径<4cm,且病理分期为早期,此类患者可行保肾手术。在对肾癌患者保肾手术的远期疗效研究中,经48个月随访,肿瘤直径在4cm以下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cm患者。所以提出了保肾手术应在对侧甚至正常时,限于肿瘤直径<4cm患者,分期为T1a期。国内的临床研究,同样证明了保守手术的安全有效,同样取得令人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但是有的研究建议把保肾手术的适应证扩大到7cm以下的肾癌,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肾单位保留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问题是此术式的最大担忧,但是多文献报道称,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复发率很低,对≤4cm的肾细胞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几乎为零。之所以复发,多与肿瘤是多种心病灶有关,还与肿瘤假包膜的不完整、手术切除范围不大等有关系。所以保肾手术时要从以下几点注意来减少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术前做好检查,充分检查是否存在多中心病灶;对病例筛选要严格;对肿瘤切除后切缘进行多点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果有残留要扩大切除范围;切缘应包括肿瘤周围5~10mm的正常肾实质;术后随访定期影像学检查等[3,4]。
观察组采用保肾手术,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随访中两组局部复发、死亡情况相近,所以留肾单位术治疗早期肾癌可以获得与肾癌根治术类似临床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肿瘤局部复发率低,能够保留功能性肾单位,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晓峰,周芳坚.肾癌根治术166例经验总结[J].癌症进展杂志,2007,5(2):122-123.
2 汪东,云志中,马可为.手术治疗肾癌86例临床分析内[J].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294-295.
3 郑杰,杨全成,贾东升.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4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3):528-529.
4 杨波,王林辉,孙颖浩,等.小肾细胞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2):97.
表1 两组为手术情况比较
注:(t42.2923,P<0.05)。
关键词 肾癌 肾癌根治术 保留肾单位术
观察肾癌根治术与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4月收治肾癌患者61例,均为单侧肾癌,对侧肾尚正常,肿瘤直径<4cm,没有发现区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病理组织学分期T1a,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者。同时排除其他恶性肿瘤转移、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4~77岁,平均54.1±6.7岁;无症状患者23例,有症状者8例,腰痛7例,肉眼血尿3例,低热1例,高血压1例。术前检查没有发现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没有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病理分类:透明细胞癌2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囊性肾细胞癌1例,肿瘤直径平均4.3cm。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6~78岁,平均53.9±7.1岁;无症状患者24例,有症状者6例,腰痛5例,肉眼血尿2例,低热1例,高血压1例。术前检查没有发现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没有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病理分类:透明细胞癌2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囊性肾细胞癌1例;肿瘤直径平均4.4cm。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病理分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实施选择性肾单位保留手术。对照组实施肾癌根治术。肾单位保留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经第11肋间切口,对肾脏进行游离,不破坏肿瘤周围脂肪组织的完整性,检查肾脏是否有其他病灶,对区域淋巴结进行探查,对可疑的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距肿瘤周围0.5~1.0cm切除肿瘤及部分正常肾实质。切除后,对标本肾切缘行多点冰冻病理学检查。对可见的出血以及损伤的集合系统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对肾实质缺损处喷洒生物蛋白胶,而后采用可吸收线粉盒。应用利尿剂或甘露醇减轻肾缺血性损伤。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周。肾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健侧卧位,行11肋间或12肋下切口,逐层进入,对肾周脂肪分离,对肾、肾周脂肪和肾周围的紧密组织完整切除,如果肿瘤位于肾上极,同时切除肾上腺。对区域淋巴结合脂肪组织进行清除。对两组术后进行随访;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随访结果:观察组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48个月。其中局部复发患者1例;3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对照组随访时间6~71个月,平均49个月;随访期间3例亦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两组在随访期间,没有发现远处转移以及癌性死亡等。
讨 论
对早期肾癌行保肾手术的理由:①肾细胞癌可能会双侧发生;②对侧肾脏可能会因为其他基本功能减退或者丧失;③切除一侧肾脏的患者可能由于肾单位减少后的高滤过及由此引发的肾小球硬化,导致患者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障碍的危险度增加;④保留肾单位手术在临床试验中已经显示其优越性[1,2]。大量研究表明,保肾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效果显著,5年肿瘤特异性存活率为可达90%以上;还有研究表明,即使对侧肾功能正常,也可以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并且长期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存在不同意见,不过多数学者认为,患者肿瘤直径<4cm,且病理分期为早期,此类患者可行保肾手术。在对肾癌患者保肾手术的远期疗效研究中,经48个月随访,肿瘤直径在4cm以下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cm患者。所以提出了保肾手术应在对侧甚至正常时,限于肿瘤直径<4cm患者,分期为T1a期。国内的临床研究,同样证明了保守手术的安全有效,同样取得令人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但是有的研究建议把保肾手术的适应证扩大到7cm以下的肾癌,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肾单位保留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问题是此术式的最大担忧,但是多文献报道称,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复发率很低,对≤4cm的肾细胞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几乎为零。之所以复发,多与肿瘤是多种心病灶有关,还与肿瘤假包膜的不完整、手术切除范围不大等有关系。所以保肾手术时要从以下几点注意来减少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术前做好检查,充分检查是否存在多中心病灶;对病例筛选要严格;对肿瘤切除后切缘进行多点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果有残留要扩大切除范围;切缘应包括肿瘤周围5~10mm的正常肾实质;术后随访定期影像学检查等[3,4]。
观察组采用保肾手术,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随访中两组局部复发、死亡情况相近,所以留肾单位术治疗早期肾癌可以获得与肾癌根治术类似临床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肿瘤局部复发率低,能够保留功能性肾单位,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晓峰,周芳坚.肾癌根治术166例经验总结[J].癌症进展杂志,2007,5(2):122-123.
2 汪东,云志中,马可为.手术治疗肾癌86例临床分析内[J].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294-295.
3 郑杰,杨全成,贾东升.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4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3):528-529.
4 杨波,王林辉,孙颖浩,等.小肾细胞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2):97.
表1 两组为手术情况比较
注:(t42.2923,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