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早期识别脑卒中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是目前临床上死亡率、致残率相当高的疾病之一。而到了冬、春季节,脑卒中更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可以说,冬、春季,每10个进入急诊科抢救室的病人,至少有5个都是脑卒中。
  为什么进入冬季,脑卒中发病率如此之高呢?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占10%~15%,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管破裂;缺血性卒中占75%~90%,主要是以脑动脉硬化狭窄導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是血栓脱落造成脑血管堵塞等造成的。冬春两季由于气温下降,使得人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强烈,继而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血管破裂。同时由于寒冷状态下外周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从而增加脑血管堵塞的机会。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迈过冬季脑卒中高发这个坎呢?

发现早一点


  快速识别,送医救治,是决定脑卒中救治效果的关键。那么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脑卒中呢?“FAST”是识别脑卒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F”(即face,脸)指让患者笑一笑,看嘴巴是否歪斜;
  “A”(即arm,胳膊)指让患者抬抬手,看肢体是否无力;
  “S”(即speech,语言)指让患者说说话,看是否言语不清;
  “T”(即time,时间)指若出现以上情况,应第一时间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抓紧时间拯救患者生命。
  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4.5小时以内,进行静脉溶拴,用药物把血栓溶解,可以提高30%的治愈概率;在脑卒中6小时以内,可以通过手术将大脑中的血栓取出,将预后良好概率水平提高50%。可见,对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就是在与时间赛跑的一场战斗。

用药积极一点


  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可以改变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药物预防的基石是ASA策略,即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他汀类药物以及降血压药,这三者是为患者远离脑卒中保驾护航的三驾马车。
  另外,其他药物包括降糖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等,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生活慢一点


  对于患者来说,要远离脑卒中,平时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起床要慢一点。据统计,脑梗塞的高发时段是在早晨醒来的那一刻。再加上天气寒冷、动脉硬化等,中老年人就很容易在起床的一瞬间发生脑梗塞,因此起床要慢一点。
  其次,吃饭要慢一点。快速进食易出现消化不良,长久如此会导致冠心病、脑梗。所以进食要放慢一点,增加咀嚼时间,建议一顿饭进食时间要达到25分钟以上。
  最后,排便慢一点。冬天在马桶上发生的心肌梗死、猝死等意外事件屡见不鲜,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等进而引发猝死,尤其是冬天血管收缩、硬化,有脑血管病变或高血压的患者,用力排便时可能发生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
  预防脑卒中,关键就在这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希望广大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能够牢记以上几点,让脑卒中离大家都远一点!
其他文献
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如果艾叶不好找也可以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1/4清艾条,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入一些溫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即可。一般要连泡数次,约2至3天后即可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艾叶水泡脚时,要注意别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多喝温开水。还可在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喝一杯生姜红枣水。坚持一段时间后,由体内虚火引起的黑眼圈就会明显好转。   (
在很多人心中,胃不舒服喝点粥,似乎已经成了常识。但是并非所有的胃病患者都适合喝粥,有些胃病(如消化不良)可以喝粥养胃,有些胃病患者(如胃食管反流病)喝粥就可能加重病情。胃酸过多,喝粥反而有害  消化不良患者可以喝粥,因为消化不良多是由于胃酸分泌不足造成的,喝粥比较好消化,而且粥可以刺激胃酸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喝粥可以刺激胃酸分泌,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酸过多所致,当然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
女性都怕老,尤其皮肤的衰老最容易被发现,所以为了容颜永驻,大家往往要花费很多心思。近年来,补充胶原蛋白已经成为很多女性最爱的抗衰老手段,但是有的效果往往并不太好,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方法错了?比如“吃猪蹄补充胶原蛋白”。猪蹄脂肪多于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在女性中大行其道,民间也很多补充胶原蛋白的偏方,比如吃猪蹄,就是很多女性深以为然的补充胶原蛋白的好办法。  效果真能如愿吗?  事实上,猪蹄中的胶原蛋
加强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行动个体理性行为的非合作博弈必然导致集体
偶一日,翻起《三国演义》,读到“诸葛亮阵前痛斥王朗,王朗羞怒交加,大吼一声,坠马而亡”这段故事,感到很值得玩味。且不说诸葛亮骂死王朗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但就情绪致病、引发死亡的现象,在现实生活里确不乏其例。由此联想到一些老同志只热衷于养生之道,忽视思想修养的现象,所以想和大家说说“休养还须有修养”的道理。  人欲健康长寿,学习一些医疗保健、膳食养生、气功体操等知识,都是对的,也是科学的,但这并不
其实,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关于硝酸甘油有很多重要却又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最早于1847年由意大利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合成,1878年被用来治疗心绞痛。硝酸甘油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外周静脉和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和氧的供应,降低心肌氧的消耗,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状态,缓解心绞痛症状,是抗心绞痛的特效药,是冠心病患者发病时急救的必备良药。不是所有心绞痛都
科学的健康科普文章,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常常敌不过一篇明显违背科学甚至反科学的烂文,比如一篇《每天一勺,清理干净你的血管,给亲爱的人试试》的荒唐言,在微信中被多个公众号广泛传播,甚至我在朋友圈居然看到有曾经学过医的人也在转发,先是无语,继而愤怒!  为什么这类文章如此容易被人传播且叫好呢?其实,这类文章作者耍的手段却并不高明:  首先讲述一个故事,用活生生的例子来打动人心,而且故事的主人公来自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