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自习室”走红是学习型社会之幸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武汉闹市区内出现新鲜事物——“社会自习室”,收费虽不便宜,但因经营至深夜,且学习环境好,很受欢迎。某家“社会自习室”的分店7月初开业以来,已有5000多人前来体验,有近千会员。据介绍,武汉第一家“社会自习室”是在2019年2月份成立的,现在武汉已经有不下7家不同品牌的“社会自习室”了。(2019年9月6日《长江日报》)
  有人说,创新商机比抓住商机更有价值。开办“社会自习室”就是如此。
  随着高学历人才辈出,职场竞争激烈,不少人有一种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从而“知不足而奋起”,在他人业余选择消费娱乐时,他们却在利用休息时间好好学习,为自己“充电”。還有一些年轻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通过考研、考证来提升自己的文凭或技能。那么,他们就想找个地方用于专心学习。在家里吧,没有学习氛围或者仪式感;在单位吧,自己的努力学习在同事眼里可能是“假装勤奋”;去图书馆吧,经常一座难求,需要提前占座位;去咖啡馆等地方吧,人来人往,环境嘈杂……找不到良好的学习空间,学习效率就会不高。
  而“社会自习室”恰好填补了这种学习需求。一者,服务齐全。不少“社会自习室”都在公共休息区摆放着饮水机、微波炉、打印机、图书架等,还有茶包、咖啡、点心,除打印机要收费,其他都免费提供;二者,学习氛围好。每个座位都被打造成相对私密的“格子间”,每个人几乎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即便走动也是小心翼翼,避免打扰别人;三者,营业到深夜,据说有的还打算24小时全天开放,这就满足了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学习的人的需求。一句话,“社会自习室”的良好环境与服务,以及深夜营业,是它们最吸引学习者之处。
  可以说,“社会自习室”走红是学习型社会之幸。这些年,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此来看,“社会自习室”不仅是一些社会资本的生意,不仅是一些市民的学习场所,而且符合推动全民阅读持续化、全民学习常态化的时代需要。“社会自习室”的涌现,还能补充相关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供给不足。目前各地都在着力发展“夜经济”,“夜经济”不只是吃饭、购物、娱乐,还应有学习等文体消费,“社会自习室”就是“夜经济”的创新项目。
  因此,对于民营的“社会自习室”,各地应给予减税降费或政府补助等帮扶。
  在对“社会自习室”点赞之余,我们也要看到,正因它们是商业化的,对于学生、初入职场者、低收入者来说,他们在这里学习的成本可能过高,会考虑是否物有所值,这就要求“社会自习室”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增加名师讲座、读书分享等附加活动,将业态扩大,延伸产业链条,确保可持续发展。当然,相关部门也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礼堂、闲置厂房、没有住校生的中小学等,多开设一些市民不用花钱的自习室,为社会创造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条件,从而塑造城市的学习风气。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其他文献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一个学生可能热衷于看课外书,甚至偷偷在课堂上看小说,但是他却不一定喜欢语文课;一个作者可能散文、小说写得很好,但是写的公文却中规中矩,甚至不忍卒读;或者,一个作者文思敏捷、下笔如有神,一年出版一本新作都不在话下,但是对于理论研究却丝毫提不起兴趣……  如果从人“趋利避害”的天性来看,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本身的兴趣一旦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就变得不那么有趣了。所以大文豪
期刊
农村土味侦探的破案之旅  河北大叔超英打算完成妻子的遗愿翻盖新房,他找来自己的好兄弟占义和树河一起帮忙。不料树河在买菜途中发生了车祸,昏迷住院,司机肇事逃逸。农村地广人稀,车祸发生时没有目击证人,公路两侧也没有摄像头,再加上事发后的一场暴雨,现场线索被破坏殆尽。如果报案,抓到肇事者才能获得赔偿;如果找不到肇事者,就要自己承担不菲的医疗费。不报案能医疗报销,但是肇事者也就逍遥法外了。经过权衡利弊,超
期刊
打开网页,一个问题映入眼帘——你最落魄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一个很扎心的问题,看着下方的留言跟帖,突然就想到主持人鲁豫的那句话:“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每个人在各自的人生轨迹里,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坎。我们曾嘲笑蜣螂的愚蠢和放不下,其实,背负着责任与重担的我们,不也是身不由己在泥沙俱下、泥泞湿
期刊
迎合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2012年,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比赛结束后,当所有学员都忙着商演、趁着比赛余温提高曝光率时,总冠军梁博却好像人间蒸发了。一开始,人们都以为这是经纪公司的“饥饿营销”,随着传闻愈演愈烈,大家的想法不得不变得悲观,难道梁博真的是史上最悲催的冠军?  熟悉梁博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鲜明的两种态度,只要舞台灯光一亮,音乐一响,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完全沉浸其中。但若是碰见陌
期刊
新家装修,熟人推荐了一个贴墙纸的小师傅。他看上去还不到三十岁,年轻的脸上显出青涩的模样。  我有些不放心小师傅的技术,因为是熟人推荐的,也不好换掉。我一条条叮嘱他注意事项,甚至想把注意事项写到纸上给他看。他终于忍不住了,冲我笑笑說:“放心吧,这行我比您专业,一定贴得好好的。我是完美主义者,贴不好都过不了我自己这一关,更别说客户了。”  我忍不住又打量起这位小师傅,工作服松松垮垮的,鞋子也旧得不成样
期刊
南京市六合区钱仓村的村民王阿姨,回忆起周强刚当大学生村官时的情景,她用了五个词形容:“皮肤白、有点腼腆、戴着眼镜、满身书生气,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后来年轻人流行说‘小鲜肉’,我又给他加了一个。”  这五个词单独拎出来讲,都没有贬损之意,但是用到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位上,周强有些不服气。从2010年到2020年,为了打破这五个标签,周强带领六合区雄州街道的村民主动作为、开拓思路,在党建工作、大学生创业
期刊
在百万骑手大军里,吴君可能是最有趣的一个。  白天他骑着电动车送外卖,晚上化身为B站人气up主。吴君用vlog记录他的骑手生活,被称为“B站最欢乐的外卖小哥”。目前,吴君在B站有12.6万粉丝,甚至火到了豆瓣,搬运过去的视频播放量都达到了上百万。  吴君不希望别人印象中的外卖小哥是一个很惨的工作,相反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工作的快乐。虽然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外卖小哥,但也能给很多人带来欢乐。  
期刊
前几天,我和同事去洛阳参加了一个学术会,会后主办方的一位朋友约请我们品尝闻名遐迩的“洛阳水席”。  我们事先订了饭店,等待观看传统水席的24道菜中8冷16热的上菜流程。五香牛肉、凉拌肚丝、酒醉肥鸡、蒜泥菠菜、金钩芹菜……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流。菜有荤有素,有主食有汤水,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着实让我这个吃货开了眼界,最主要的是,我找到了堪称人间美味的汤——
期刊
伏羲庙,华夏第一庙  2019年12月1日早上5点多,我和闺蜜就起床出发赶宁夏银川开往甘肃天水的火车,一路风尘仆仆就为了去参观心心念念的天水麦积山石窟。早上9点多,我们到了天水,立刻打了一辆车前往麦积山石窟。但是刚上车不久,司机师傅就告诉我们,沿途会经过被誉为“华夏第一庙”的伏羲庙。“不打算去看看吗?”我俩当即决定先去伏羲庙。  我和闺蜜走在伏羲路上,远远望见一座大牌坊,第一感觉便是不虚此行。那牌
期刊
这是一个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  过去几年我们创造出来的概念,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总和。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概念横飞的年代,每一家企业都被人为地贴上了各种概念的标签,你是屬于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你是属于初创型企业还是成长期企业……对于这些不断迭代的概念,其实大家都莫衷一是,心中惶恐不安。许多老板或是被生疏的概念刺激了,他们打“飞的”到处学习取经,希望自己能照“概念”中所讲的那样,站在起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