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赖绮玫(广东文科,语文141分)
赖绮玫说,主要不是自身聪明,而是要脚踏实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学习语文要靠平时的积累,她除了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所有内容外,还坚持做剪报,看时评,“看时评很能提高思维能力。”
孙曦(江苏文科,语文123分,语文附加分35分)
孙曦如此解读高考语文,“首先要读懂考纲,第二步是做一下历年考卷,熟悉高考的题型。作文则要多看高分作文,这样才能知道阅卷老师最喜欢什么。”
她的文笔却细腻非常。不仅得过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还写得一手好字,硬笔书法曾经获过奖。极快的作业速度让孙曦在高三最紧张的时候还保持了每天晚上10点出头倒头就睡的习惯。
王星焘(海南文科,语文121 分)
如何学好语文?王星焘说,首先要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多看书,跟着老师走,老师的方法和经验都比学生要丰富。
其次,还要多看书,加强对文章的思考,增加自己的阅读能力,课外书一定要看,但是在时间上要调整好,不能因为看课外书而耽误学习。作文方面,注重积累,素材、语言,甚至作文的思路都要积累。而积累的方法就是多看报纸、杂志,内容比较短,课余10分钟,可以用五六分钟来看看报纸,既能让大脑休息一下,也能学习里面的典故知识。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学会思考和表达。
石啸天(重庆理科,语文127分)
谈到学习方法,石啸天说:“方法啊?唯一的方法是勤奋呗,但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理科生必须多做题,多训练思维能力。”说起语文这个曾经的心头痛,他说,以前自己老是喜欢用理科生的思维模式去对待语文,结果用错了方式、导致此路不通。
乔良(宁夏文科,语文127分)
“博览群书谈不上,但至少要做到涉猎广泛。”乔良说,语文成绩其实就是在这样的积淀中提高的。“我和同学们经常在课下对诗、对对联,进行成语接龙,都形成习惯了。”
谢远航(河南理科,语文123分)
谈起高考的应试经验,谢远航说,文科类的东西,最重要的在于记忆和理解。没有涉猎群书、感悟经典的阅读体验,很难领会语言文学的精妙之处。多读文学作品,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
滕少华(陕西理科,语文145分)
他是这样复习语文的:
1.把系统化知识调制成为高分催化剂。高三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最后的模拟测试。做完卷子后要把重点的东西重新看一遍,做好总结。比如语音是一个系统,复习时候要密切关注所有学过的字词的读音,像形近字、多音字、容易误读字的读音等,将诸如此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纳,便于记忆掌握。
2.紧追常用知识,不与生僻内容亲密接触。在高三复习阶段,我把复习的着眼点集中在课本上,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作淡化处理。
3.训练应试作文模式,拿下半壁江山。应试作文,与一般文章的写法有很大区别。应严格训练根据不同题目选取不同立意和结构的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高考高分作文固定结构,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应试作文模式,争取高考作文取得好成绩。
王伟(山东理科,语文144分)
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所以我在语文的学习中很强调大语文观,很注重广泛摄取,形成一定的积累,然后试着灵活应用。大语文观要我们平时学会注意周围,其实周围有很多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就在于你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比如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名人名言、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广告词等,这些都可以去留意并形成积累,以备用时之需。在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有道考题的上联是“祖国江山好”,要求考生写出下联,我当时很快就对出了“人民生活甜”的下联,此题12分,我拿下了11分。
陈敏(山西理科,语文124分)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这里的“诗书”并不仅仅是指一些比较华丽的词句,更多还是指思想上的深度。我们对人生、对社会肯定都有自己独到的一些见解,关键是如何通过训练在作文中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比如平常很多同学都会作一些摘抄,我作摘抄的时候很注重摘抄一些比较有思想深度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多读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杂文,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有思想的人不仅下笔会透出一种深度,而且整体语文水平甚至个人气质都会有所不同。
罗远航(贵州理科,语文132分)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文学阅读,可能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可以读懂那篇文章,但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不知所措,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根据老师的建议,我找来了一些比较规范的参考书,然后按照平时做题的速度阅读上面的文章,在大脑中构思出答题的要点,最后再和参考答案来对比,久而久之,我就发现了一些术语或者某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思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训练,在后来做文学作品阅读题时我的下笔非常快,回答问题也得心应手。
耿泉(安徽理科,语文122分)
文言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所以要多读、多背一些比较优秀的文言文作品。首先对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言课文一定要能够背诵,其他课文也要熟读,并要特别留意课本上的注释和一些关键字词,掌握相关知识点。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平时还可以多读一下《古文观止》等一些比较经典的文言文著作。
朱师达(湖北理科,语文129分)
高考所选取的文言文虽来自课外,知识点却均出自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等,知识点零散,但如果善于分类,善于总结,并且活学活用,就一定能够“课内开花课外香”。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分类总结,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记忆。当你读到来自课外的一些文段时,就不会感觉陌生。
孙田宇(吉林文科,语文132分)
我主要通过日记来练笔,把平时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大事小事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把日记写成读后感、观后感。比如看完一本书、一些杂志、某个电视节目,会有一些感受,那就写出来,记在日记本上。你平时经常写日记的话,写作文的思路往往来得很快,可以从平时的日记里获得很多素材,要是灵感一下子和日记契合上了,下笔就觉得不费事,写得顺畅,比较流利。我初、高中都一直坚持记日记。我的日记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及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外,有时也把一些名言警句、一些好文章摘抄到里面,可以激励自己,或者激发一下自己的创作灵感。长期这样记日记,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此外,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和自己写作风格比较相近的范文,学习它们的长处。
最后,以周杰伦《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作结,与你共勉!
高三,天天向上!
责任编辑 高守娟
赖绮玫说,主要不是自身聪明,而是要脚踏实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学习语文要靠平时的积累,她除了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所有内容外,还坚持做剪报,看时评,“看时评很能提高思维能力。”
孙曦(江苏文科,语文123分,语文附加分35分)
孙曦如此解读高考语文,“首先要读懂考纲,第二步是做一下历年考卷,熟悉高考的题型。作文则要多看高分作文,这样才能知道阅卷老师最喜欢什么。”
她的文笔却细腻非常。不仅得过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还写得一手好字,硬笔书法曾经获过奖。极快的作业速度让孙曦在高三最紧张的时候还保持了每天晚上10点出头倒头就睡的习惯。
王星焘(海南文科,语文121 分)
如何学好语文?王星焘说,首先要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多看书,跟着老师走,老师的方法和经验都比学生要丰富。
其次,还要多看书,加强对文章的思考,增加自己的阅读能力,课外书一定要看,但是在时间上要调整好,不能因为看课外书而耽误学习。作文方面,注重积累,素材、语言,甚至作文的思路都要积累。而积累的方法就是多看报纸、杂志,内容比较短,课余10分钟,可以用五六分钟来看看报纸,既能让大脑休息一下,也能学习里面的典故知识。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学会思考和表达。
石啸天(重庆理科,语文127分)
谈到学习方法,石啸天说:“方法啊?唯一的方法是勤奋呗,但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理科生必须多做题,多训练思维能力。”说起语文这个曾经的心头痛,他说,以前自己老是喜欢用理科生的思维模式去对待语文,结果用错了方式、导致此路不通。
乔良(宁夏文科,语文127分)
“博览群书谈不上,但至少要做到涉猎广泛。”乔良说,语文成绩其实就是在这样的积淀中提高的。“我和同学们经常在课下对诗、对对联,进行成语接龙,都形成习惯了。”
谢远航(河南理科,语文123分)
谈起高考的应试经验,谢远航说,文科类的东西,最重要的在于记忆和理解。没有涉猎群书、感悟经典的阅读体验,很难领会语言文学的精妙之处。多读文学作品,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
滕少华(陕西理科,语文145分)
他是这样复习语文的:
1.把系统化知识调制成为高分催化剂。高三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最后的模拟测试。做完卷子后要把重点的东西重新看一遍,做好总结。比如语音是一个系统,复习时候要密切关注所有学过的字词的读音,像形近字、多音字、容易误读字的读音等,将诸如此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纳,便于记忆掌握。
2.紧追常用知识,不与生僻内容亲密接触。在高三复习阶段,我把复习的着眼点集中在课本上,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作淡化处理。
3.训练应试作文模式,拿下半壁江山。应试作文,与一般文章的写法有很大区别。应严格训练根据不同题目选取不同立意和结构的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高考高分作文固定结构,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应试作文模式,争取高考作文取得好成绩。
王伟(山东理科,语文144分)
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所以我在语文的学习中很强调大语文观,很注重广泛摄取,形成一定的积累,然后试着灵活应用。大语文观要我们平时学会注意周围,其实周围有很多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就在于你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比如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名人名言、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广告词等,这些都可以去留意并形成积累,以备用时之需。在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有道考题的上联是“祖国江山好”,要求考生写出下联,我当时很快就对出了“人民生活甜”的下联,此题12分,我拿下了11分。
陈敏(山西理科,语文124分)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这里的“诗书”并不仅仅是指一些比较华丽的词句,更多还是指思想上的深度。我们对人生、对社会肯定都有自己独到的一些见解,关键是如何通过训练在作文中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比如平常很多同学都会作一些摘抄,我作摘抄的时候很注重摘抄一些比较有思想深度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多读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杂文,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有思想的人不仅下笔会透出一种深度,而且整体语文水平甚至个人气质都会有所不同。
罗远航(贵州理科,语文132分)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文学阅读,可能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可以读懂那篇文章,但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不知所措,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根据老师的建议,我找来了一些比较规范的参考书,然后按照平时做题的速度阅读上面的文章,在大脑中构思出答题的要点,最后再和参考答案来对比,久而久之,我就发现了一些术语或者某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思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训练,在后来做文学作品阅读题时我的下笔非常快,回答问题也得心应手。
耿泉(安徽理科,语文122分)
文言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所以要多读、多背一些比较优秀的文言文作品。首先对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言课文一定要能够背诵,其他课文也要熟读,并要特别留意课本上的注释和一些关键字词,掌握相关知识点。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平时还可以多读一下《古文观止》等一些比较经典的文言文著作。
朱师达(湖北理科,语文129分)
高考所选取的文言文虽来自课外,知识点却均出自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等,知识点零散,但如果善于分类,善于总结,并且活学活用,就一定能够“课内开花课外香”。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分类总结,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记忆。当你读到来自课外的一些文段时,就不会感觉陌生。
孙田宇(吉林文科,语文132分)
我主要通过日记来练笔,把平时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大事小事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把日记写成读后感、观后感。比如看完一本书、一些杂志、某个电视节目,会有一些感受,那就写出来,记在日记本上。你平时经常写日记的话,写作文的思路往往来得很快,可以从平时的日记里获得很多素材,要是灵感一下子和日记契合上了,下笔就觉得不费事,写得顺畅,比较流利。我初、高中都一直坚持记日记。我的日记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及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外,有时也把一些名言警句、一些好文章摘抄到里面,可以激励自己,或者激发一下自己的创作灵感。长期这样记日记,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此外,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和自己写作风格比较相近的范文,学习它们的长处。
最后,以周杰伦《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作结,与你共勉!
高三,天天向上!
责任编辑 高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