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这些为我们在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统编教材具体内容,通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16
立德树人是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美德。通过学习古人的美德,并传承这些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等。
“百善孝为先”。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 从我做起》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孝亲敬老的历史与传承。谈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老?孝亲敬老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法律义务。我们怎样孝亲敬老?1.在家庭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尊敬长辈,做到自己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烧饭、洗衣、叠被子、扫地、拖地,为父母捶捶背、捏捏肩,记住父母的生日,为父母送上生日或节日祝福、体谅父母的难处,多与父母交流、沟通以便取得一致意见或征得父母同意等。2.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年人让座等。
我们要利用统编语文教材,让学生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并自觉践行,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做到孝亲敬老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家国情怀,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严守道德底线,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二、培育愛国主义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找出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师生一起学习、感悟。邓稼先是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爱国主义的典范。邓稼先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稼先强烈的爱国情、报国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如何向邓稼先学习?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化“四个自信”;培养爱国情感;同各种损害国家利益、尊严的言行作斗争。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爱国情。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的历史交汇处,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报国行,更重要是有具体的爱国行动去报效国家。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国自古就有爱好和平的传统。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中,我们要了解“和”的来源和历史经纬,以及我国“和”的传承,联系当今世界,我们是如何践行“和”的理念的。我们如何做到“和为贵”“和而不同”?我们要与他人和睦相处,我们要与社会、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我国是联合国派出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我们还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争议。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世界并不太平,我们既要坚持和平共处,又要坚持原则。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实现和平需要我们不断斗争,我们要不断发展自己,既要用意志来捍卫和平,更要用实力来捍卫和平,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实力,和平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践行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一些具体做法,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统编语文教材课文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从多个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龚美燕.优化课堂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试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15(04):10.
[3]杜书文.立德树人与初中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34-35.
[4]吴红霞.优化课堂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语文天地,2018(32):92-93.
本文系泰兴市2020年度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xjyj2020130)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江苏 泰兴22540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16
立德树人是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美德。通过学习古人的美德,并传承这些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等。
“百善孝为先”。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 从我做起》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孝亲敬老的历史与传承。谈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老?孝亲敬老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法律义务。我们怎样孝亲敬老?1.在家庭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尊敬长辈,做到自己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烧饭、洗衣、叠被子、扫地、拖地,为父母捶捶背、捏捏肩,记住父母的生日,为父母送上生日或节日祝福、体谅父母的难处,多与父母交流、沟通以便取得一致意见或征得父母同意等。2.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年人让座等。
我们要利用统编语文教材,让学生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并自觉践行,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做到孝亲敬老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家国情怀,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严守道德底线,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二、培育愛国主义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找出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师生一起学习、感悟。邓稼先是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爱国主义的典范。邓稼先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稼先强烈的爱国情、报国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如何向邓稼先学习?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化“四个自信”;培养爱国情感;同各种损害国家利益、尊严的言行作斗争。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爱国情。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的历史交汇处,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报国行,更重要是有具体的爱国行动去报效国家。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国自古就有爱好和平的传统。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中,我们要了解“和”的来源和历史经纬,以及我国“和”的传承,联系当今世界,我们是如何践行“和”的理念的。我们如何做到“和为贵”“和而不同”?我们要与他人和睦相处,我们要与社会、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我国是联合国派出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我们还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争议。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世界并不太平,我们既要坚持和平共处,又要坚持原则。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实现和平需要我们不断斗争,我们要不断发展自己,既要用意志来捍卫和平,更要用实力来捍卫和平,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实力,和平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践行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一些具体做法,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统编语文教材课文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从多个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龚美燕.优化课堂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试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15(04):10.
[3]杜书文.立德树人与初中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34-35.
[4]吴红霞.优化课堂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语文天地,2018(32):92-93.
本文系泰兴市2020年度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xjyj2020130)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江苏 泰兴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