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润山乡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丰湖畔哀歌吟,铁峰山下悲泣鸣。
  2015年6月13日,一个让我伤痛的黑色日子。
  这天凌晨6点20分,伯父谭正乾不幸去世,享年88岁。
  离世的头天,伯父身体没有不祥的异样,还吃了晚饭。第二天凌晨,伯父竟撒手人寰,与世长辞,那样的突然,那样的让晚辈撕心裂肺。
  世事万物,新陈代谢,身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也逃不过这一铁律。正如生前不事张扬、做人低调、怕麻烦别人一样,伯父悄无声息地走了,走得那样匆忙、那样安详、那样清白。
  时光倒回1928年农历八月初八,伯父出生在巫溪县上磺羊桥村的一户农家院落。尽管那时山河破碎、生活维艰,但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伯父一天天成长。上了三年私塾,识了不少字,伯父算得上当时有文化的年轻人。解放后不久,组织安排伯父参加土地改革,成为骨干,后来被送到地区干校学习,学业完成分配到开县大进区(现大进镇)工作。
  伯父高兴地奔赴深山,一头扎进农村,心无旁骛,拼命工作,顽强地与艰苦的山区环境抗争,把生命中那份真挚情感毫无保留地洒向一方乡亲,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血气方刚的干劲、脚踏实地的作风、公道正派的品行、服务乡亲的激情、一流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乡亲的拥护,伯父一路向前,从大进区副区长、区长到大进区委书记,再到温泉区委书记(现温泉镇)、开县民政局长,直到退休安享晚年。
  “党给了我一个‘铁饭碗’,就要正而八经、无怨无悔地干。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良心、无愧于群众、无愧于党的培养。”这是伯父的一句“口头禅”。
  1960年5月28日晚上12点,开县满月公社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反革命武装暴乱事件。伯父接到暴乱消息,立即按照上级安排,连夜抽调18名人员组建武装分队,沿着羊肠小道一路奔袭,最先赶到暴乱现场,并协助野战部队彻底平息暴乱,受到公安部的表彰。
  虽然业绩突出,伯父却一直抱有一个信念:不能给组织找麻烦。
  奶奶去世后,伯父近三十年没回过巫溪老家。也许人老思源心更切,83岁那年,他经不住劝说,决定携儿带孙回老家寻根问祖。几十年没见过的一家几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屋子里溢满幸福,伯父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令子孙没想到的是,伯父在前往姑姑家的路上不幸摔倒,骨盆和手臂骨折,被当晚送到巫溪县医院,第二天又转送到三峡中心医院。伯父忍着伤痛,给子女约法三章:不准向亲友透露,不准告诉组织,不准收受礼品、礼金。但没有不透风的墙,伯父工作过的单位领导知道后,派人专程前往医院探望,送去300元慰问金,伯父却一再拒绝,后来硬要子女送回单位。
  伯父一生对党满怀感恩之心,不带任何矫揉造作,完全发自内心。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暑假,独自前往开县探望已经调到温泉工作的伯父。从巫溪老家出发前几天,天公不作美,瓢泼大雨连续不停地下,山洪暴发,公路不少路段垮塌。出发那天,大雨仍不停歇,汽车行驶一段路程,碰到塌方,就只能绕过塌方处,到断头路另一端换乘汽车,像这样走走换换,下午5点半才抵达伯父家,正好一家人围着餐桌吃晚饭。
  我全身上下被大雨浇透,站在餐桌旁边,背上背着腊肉、鸡蛋、洋芋粉之类的土特产,水滴从搭在背篼的塑料袋上直往下流,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第一次来到伯父家里,伯父没吩咐我坐,也不安排我吃饭,第一句竟问道:“你入党了吗?”
  “还没有入党。”我木然地回答了一句。
  “写入党申请书了吗?”伯父又问。
  “也没有,等自己的条件更加成熟了,再向组织提出申请。”我淡淡地说。
  接着,伯父给我上了一堂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思想教育课——他从介绍家史开始,教育我要知恩图报,又讲述他和父亲苦难的童年,以激励我参加共产党。
  伯父说,他十岁那年,爷爷不幸早逝,奶奶挑起拉扯五姊妹的重担。奶奶一生勤劳善良,长年累月给有钱人家干长工打短工,拼命挣钱养家糊口,从牙缝里挤出铜板,踮起脚尖送子女上学读书。“要不是共产党拯救穷人,哪有我们这个家庭的今天。你一定要知道好歹,真心实意地感谢共产党,以实际行动早日加入共产党。”伯父语重心长地告诫我。
  “你少说两句嘛!侄儿肚子还饿起呢,让他放下背篼上桌吃饭。”见伯父一个劲地唠唠叨叨,伯母疼爱地说。
  “你入团没有?”伯父仿佛没听见伯母的提醒。
  “中学就入了团。”我赶快回答。
  “那就好,我等候你入党的消息。”伯父脸上露出了微笑。
  天像撕开了个大口子,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伯父家的宿舍位于温泉街河边,晚饭还没下席,河水便漫进屋子。伯父不顾家里的灾情,急忙跑到街上组织群众抢险。我胡乱刨了几口饭菜,也随着伯父奔波于大街小巷参与救灾……
  伯父的那番话洗涤了我的心灵,伯父的那些行动触动了我思维的神经。没多久,我考入大专院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毕业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莫骄傲,要继续磨练,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得知我入党的喜讯后,伯父在电话里又一次循循善诱,那么的朴实无华。
  进入新世纪初,组织的关怀和培养让我走上县属部门副职岗位。伯父专门给我打来电话,郑重而又严肃地说:“夹着尾巴做人,为人低调一些,做事高调一些,千万不能出问题,犯了事,别怪我第一个捶你几拳。伯父相信你,一定能经得住诱惑。”以后,伯父一看到报刊上刊载的反面教材,就会给我打来电话,推荐我读一读,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我从伯父直言不讳的警醒里感受到他的一腔真爱,这是对晚辈的一番良苦用心啊。
  伯父走了,晚輩少了一位令人敬畏、令人怀念的好长辈。
  伯父没有走,您的清白、忠诚、正气永远留在人间,留给子孙后辈。
  放心吧,伯父,晚辈会化悲痛为力量,把您的精神努力传承下去,一代代发扬光大。
  (作者系万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其他文献
一元复始寒冬去,万象更新暖春来。  时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重庆各行各业纷纷有序复工复产。  2月25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实地检查调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复工建设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开工,每个环节都要尽量往前赶,把时间抢回来,把损
西部创新中心:重庆新引擎  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一书提出了“加速回报定律”。  库兹韦尔认为,从2000年开始,只要14年就能达成整个20世纪100年的进步。而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就能实现又一个20世纪100年的进步。  以此计算,人类在21世纪的科技进步速度将是20世纪的1000倍。  这1000倍的进步速度,其核心动力必然是创新,必然是转型升级。  换句话说,要想跟
何谓“圈子”?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  对寻常百姓而言,和同好者齐聚而成“朋友圈”,无可厚非;但对手握公权力的党员干部来说,若是“为某个特定目标”而上下内外串联成“牟利圈”,则必为党纪国法不容。  官场圈子以“感情”为幌子,以“利益”为纽带,名曰“相互照应”,实际却是权钱交易、权位交换。其负面影响之大,堪称官场“第一杀手”。  为此,本
【政策路径】  《意见》提出,加强对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健全追责机制,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予以责任追究,对故意刁难、妨碍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处理。  2014年以前,一提到购买增值税发票,任军就郁闷。  作为璧山县(2014年6月撤县设区)一家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他必须定期到当地国税部门购买增值税发票。  如果顺利的话,他每次买发
2016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对党员干部组织、参与迷信活动作出了明确的纪律处罚规定。  这项规定,剑指近年来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一些怪现状——  一些干部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  一些干部痴迷于“风水”,不惜重金搞“风水工程”。  一些干部迷信“机运时辰”,行政决策全凭“老黄历”。  …………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的党员干部理
编者按: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切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建设健康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健康中国 增进人民福祉  健康,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
年关将至,赵明辉很忙。  1月5日一大早,赵明辉便骑着摩托车从家里出发了。出发前,他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  赵明辉的摩托车后座上用麻绳绑着3只大竹筐,全部装满的话,能装100公斤左右的白菜。他最近的主要任务就是载着白菜去竹园场镇售卖。  “每天最少能卖2车,情况好的话能卖3车,我卖得便宜,1块钱1斤,很受欢迎。”赵明辉说。  赵明辉是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村民,今年47岁的他看上去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沧桑
冬日细雨,让丰都县三建乡双鹰坝村蒙上了氤氲雾气,给平日的乡村增添了一分寂静。  此时,“咩咩咩”的羊叫声从公路上传来,划破了这份寂静。100多只山羊,正听话地向前奔跑着。  赶羊人是双鹰坝村1组村民陶顺祥。他拿着手机,兴高采烈地打着电话:“你好,我要订一套烤全羊设备,今年春节我准备给家人弄只烤全羊,现在就得准备呢!”  很难想象,今年打算在春节呼朋唤友吃烤全羊的陶顺祥,几年前还是个一听过年就发愁的
■ 一个尴尬的现实    8月20日晚上8点多,陈俊和还在办公室里忙碌,最近他正忙于對奥运期间的信访工作进行督导。  今年3月,陈俊和刚通过“市委组织部公开选调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正值试用期。“从志愿者到公务员,再到市级机关,我用了5年时间,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俊和说。  同样,王寿波也是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2003年到綦江新盛镇的。最后,他成为了镇领导班子的9名成员之一。  上
消除干群之间的“隔离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感觉有某些东西,似乎隔开了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就像是有一条“隔离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特权作风。  我们的各类党政机关,名称之前都要冠以“人民”二字,为群众服务是其本分,但是因为那些高高在上、与民隔离的习气做法,一些地方和部门给群众的印象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让来办事的群众寒心。我们的领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