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并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实现多元化扩张发展的主要方式,而所涉及的合并会计报表又是其重中之重;深入探析企业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特别是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切实提高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水平,对于我们准确与深入了解合并后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在简要概述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及其编制等内容从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涉及的问题探索性改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企业经历了从成长到成熟的多个发展阶段与过程,企业规模更是在不断扩大,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合并”方式来实现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发展,企业合并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经济现象;而合并会计报表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从整体上了反映了合并后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及现金流量等;这也使我们认识到深入探析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探索性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与建议;对于切实提高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水平、使我们加准确和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进而促进合并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在简要概述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及其编制等内容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涉及的问题探索性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及其编制概述
  合并会计报表,从根本上源于企业合并需要,确切的说是为了满足准确、深入了解企业合并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现金流量等,是企业合并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所谓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企业变成一个企业主体;合并会计报表就是了为了深入、准确了解这一新企业主体的财务、经营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等,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主体为合并后企业主体的实际控制一方或者新的控制者。依据企业合并前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两种;如果在企业合并前,合并各方企业都有共同的母公司或者被同一个集团所控制,即合并各方企业在合并前有一定或者说相对紧密的关联、联系,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合并就称为“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反之,如果合并前各方企业分属不同的母公司,亦不被同一集团所控制,简言之合并企业各方没有任何的关联、联系,那么该情况下的企业合并就称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类型不同,合并会计报表的实质也就有所不同。就从整体角度而言,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那么合并后企业的会计报表在实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即合并企业各方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也就不需要专门调整账面价值,只需要调整母公司的资本公积即可;而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那么合并后企业各方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时就需要调整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即将账面价值调整為公允价值,并对商誉进行确认,合并处理起来也就相对更为复杂。后者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也就变得越发重要,因为高质量的合并会计报表是决策者决定是否开展企业合并的重要依据,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开展企业合并的价值与意义;鉴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质量,为企业合并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二、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所涉主要问题
  1.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科学准确判定
  企业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时,首先问题就是要准确判定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即判定对哪些企业是实际控制;如果判定不够准确,也就无法借助于合并后的会计报表准确、深入了解“集团”的财务、经营状况等。当前,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就控制权判定给出了三点标准:
  (1)是否拥有被投资方的权利。
  (2)是否参与、承担被投资方的收益、风险活动。
  (3)是否影响收益的金额。
  如果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即被判定为控制。
  2.合并企业各方会计政策方面的差异
  合并前各方企业出于管理需要而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选择、制定不同的会计政策,而合并会计报表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各方企业会计政策的一致性,矛盾也由此而产生。因此,为了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准确、全面,需要事先统一各被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并对会计政策不一致的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是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重要基础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前要准确了解合并各方会计政策上的差异。
  3.确定被合并方账面公允价值及商誉
  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如果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那么账面公允价值及商誉的确定处理应该还算简单,只需要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即可;而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那么就需要慎重处理被合并方账面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为依据确认被合并方的商誉;而被合并方的账面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和商誉一旦确定,即成为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被合并方账面公允价值和商誉确定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4.“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合并处理
  企业内部交易的合并处理是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需要注意另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发生抵消不及时、出现错误,其会直接导致报表错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特别是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内部交易又是一个常见现象;这主要源于内部交易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这也使得内部交易金额通常都会很大,但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时这部分交易是要进行抵消的,目的是避免出现利润、债务重复计算问题。
  三、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对策与建议
  1.从实际控制权出发,明确合并会计报表范围   鉴于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重要性,一定要准确确定对相关企业的实际控制情况;为了确定是否对企业有实际控制权,可以考虑结合使用表决权、风险承担与回报影响等因素来判定是否对企业有实质控制权;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对企业的控制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只有在判定拥有长久的实际控制权后,确定其属于企业合并会计报表范围,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
  2.依报表编制需要和实际情况,统一会计政策
  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前,必须对会计政策进行统一操作,是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工作量;关于会计政策的统一,应该严格依据会计报表编制需要及实际情况进行。而统一会计政策一经确定,除了在当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要严格遵守外,相关各方后续的会计工作也要严格按着已经统一的会计政策执行,相关各方不得擅自更改会计政策。
  3.合理确定账面公允价值,注意评估结果复核
  与旧会计准则相关,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账面公允价值的运用,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切实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而对于企业账面公允价值的确定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情况。比如,要充分关注企业所处的市場环境,市场环境不同,企业账面的公允价值也会有所不同;再就是要选择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资产评估机构来确定企业的账面以公允价值,同时还要注意对评估结果的复核。
  4.处理好内部交易抵消,及时披露关联方交易
  对于一个“企业集团”来说,内部关联方交易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求企业要记录好所发生的关联方交易,要完整保存关联方交易的各种资料,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证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时抵消的正确性。再就是,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集团”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时要准确披露关联方交易信息,如金额、交易事项等。
  参考文献:
  [1]王赞.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7,(14).
  [2]张伟宏,康晨.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32).
  [3]蒋丽颖.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相关问题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3).
  [4]王桂芬.浅析合并会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6,(2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政策的接连出台,各医药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大商机与生存发展空间,迫使企业采用信用政策;为了扩大销售,赢得更大市场占用率,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风险,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应收账款的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用政策的合理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医药企业中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举措,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是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起点与路径选择。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关键词
【摘 要】当前基层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活跃,对推进业务发展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经济社会呈现的多样性,少数青年员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以人为本积极加以正面引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以先进典型引路,以此推进青年员工良性健康成长。  【关键词】基层银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及建议  基层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活跃、行为积极,是推进业务发展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然而面对纷
文章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面临的挑战,并从现实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做实个人账户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