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阶段瑕疵证据补救程序的完善

来源 :天津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瑕疵证据是介于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证据,经过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可是,在审查起诉阶段,瑕疵证据补救存在范围不合理、启动方式单一、补救方式狭隘、治愈标准不明确等问题。造成瑕疵证据补救不力,既有"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相关制度规定不够具体,也有辩护人参与程度较低与补救不力缺乏追责等方面的原因。为保证审查起诉阶段瑕疵证据补救的效果,应当界定瑕疵证据的补救范围,拓展瑕疵证据补救程序的启动方式,完善瑕疵证据的补救方式,确定瑕疵证据的治愈标准,充分保障辩护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其他文献
第三次全国团校工作座谈会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着“逐步实现团校教育正规化,开创团校工作新局面”的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总结交流团校教育正规化的情况和经验。现将几个
西方古代民众审判制度和中国古代会审制度是中西方司法制度史上两种较为特殊的司法审判制度,其共同之处在于审判人员的众多和审判对象的重要性。而这种相同只是两种制度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