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间观念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生成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溯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生成,可以发现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本质差别在于对劳动时间的关心程度不同。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终极理想就是实现社会中现实的个人对劳动时间的关注,以及通过占有自由劳动时间而达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显然,这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现代化运动过程中的理论视域内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其他文献
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是为产权交易提供平台,促进资褥的合理流动。中国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存在价格形成机制、产权交易方式、市场壁垒、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根源在于出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由于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而高职英语学科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期刊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简述了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看来,公共物品理论不足以作为政府生产的依据:首先,很多公共物品成功地得以在私人部门进行生产;其次,现实中政府提供的很多物品根本不符合经济学家对于公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