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总结拇指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6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采用拇指指固有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资料。设计切取同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术中将供应皮瓣血运的穿支血管近端的指动脉切断结扎,以指动脉为蒂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以9-0无创缝合线将皮瓣携带的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供区游离植皮修复。随访受区皮瓣、供区植皮存活情况,及修复指腹外观、感觉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均伴有末节指骨肌腱外露。男39例,女29
【机 构】
:
任丘市人民医院骨一科,任丘 062550任丘市人民医院骨一科,任丘 062550任丘市人民医院骨一科,任丘 062550任丘市人民医院骨一科,任丘 062550任丘市人民医院骨一科,任丘 0625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拇指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6月任丘市人民医院采用拇指指固有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资料。设计切取同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术中将供应皮瓣血运的穿支血管近端的指动脉切断结扎,以指动脉为蒂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以9-0无创缝合线将皮瓣携带的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供区游离植皮修复。随访受区皮瓣、供区植皮存活情况,及修复指腹外观、感觉情况。
结果共纳入68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均伴有末节指骨肌腱外露。男39例,女29例;年龄18~63岁,平均35.8岁。术中切取近节背侧岛状皮瓣大小为2.0 cm×3.0 cm~3.1 cm×4.2 cm。术后全部皮瓣及供区植皮均存活,创面一期愈合。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指腹饱满,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距觉为4~11 mm。
结论采用拇指指动脉逆行近节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能获得较好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对医院DRG病组费用超标原因进行研究,探索对DRG病组费用的分段管理。方法以FC35病组(冠状动脉搭桥,不伴合并症与伴随病)为例,选取某院2019年6—12月的1416例FC35病组出院患者,以北京市2019年三级综合医院该病组的次均费用为标杆值,将其分为费用超标患者和未超标患者。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患者医嘱数据的科室间横向比较和患者费用分段统计。结果1416例FC35病组患者中614例(43.36%)的住院费用超标;B科室、D科室和E科室的病例数最多且整体费用效率较好;手术室和麻醉科的费
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快速进展推动了儿童淋巴管畸形领域的全面发展。该文回顾了近年来该领域的重要诊疗进展,并从儿童淋巴管畸形的分类、基础研究、诊断、治疗几个方面总结了重要的发现和创新,同时也阐述了作者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和思考。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海姆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葡萄酒色斑(PWS)的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符合入选标准的PW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以海姆泊芬为光敏剂的PDT治疗,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L*a*b*色彩模式数字化描述PWS病灶颜色变化,以治疗前和治疗2次后的L值、a值、b值的变化评价疗效,治疗后L值升高、a值降低提示PWS病变改善。比较全麻状态下和未麻醉状态下PDT的疗效。采用调查问卷和门诊、电
1例8岁女性患儿,因阵发性呼吸困难,于2019年7月19日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完善检查后考虑为肺淋巴管瘤,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见瘤体弥漫分布,切取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结合病史、CT影像及术后病理,患儿被诊断为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尝试口服西罗莫司治疗,起始剂量为每12h0.9mg,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药物剂量使浓度维持在10~15ng/ml,2周后患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但出现顽固性乳糜胸,考虑与手术形成创面有关。患儿长时间带胸腔引流管,予以10mg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溶解于20ml生理盐水中,注
新生儿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并不常见,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鉴于新生儿生理特点,治疗意义重大。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收治1例面、颈部巨大淋巴血管畸形伴囊内出血新生儿,出生后1h,男性。精准手术切除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达到临床根治,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病变无复发,功能良好,外形美观。
目的比较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与丛状血管瘤(TA)的临床特征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KHE患者和T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疾病在性别及发病年龄、临床特征、并发症、组织病理学、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指标上的异同。两组定量资料因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分析,定性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以P
目的探讨口服阿替洛尔对比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在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及参考。方法全面搜索2008年1月至2021年6月英文数据库WebofScience、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平台(https://clinicaltrials.gov)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数据中收录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关于口服阿替洛尔对比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坐骨神经区域脉管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坐骨神经区域疼痛、有功能障碍的脉管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进行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出院时疼痛强度,0%为无痛,10为剧痛。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前、术后随访时疼痛和肢体功能,0%为正常,越接近100%,功能障碍越严重。结果共纳入7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肢体法瓦病与静脉畸形(VM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下肢法瓦病患者作为法瓦病组,选取经病理确诊的下肢VM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和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两组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筛选对鉴别法瓦病和VMs可能有价值的超声影像学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有鉴别诊断价值的指标,并构建多因素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评价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法瓦病
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双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瓣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拇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皮瓣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