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统筹规划的探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加入世贸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飞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一度出现农村劳动力贫乏,城市就业压力过大的状况,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平稳,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一方面,统筹城乡就业,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整合各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容量,优化城乡就业结构,确保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与城乡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合理就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劳动力 统筹就业
  引言:城市的繁荣要有农村的需求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扩散和带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乡的物质资源、社会结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以及人的文化素质的差异,城乡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城市相对于农村在发展上总是处于优势,而农村则处于弱势。但是,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与增长,还是从社会稳定来说,这种优势和弱势的关系都不允许成为城乡自由竞争的依据和手段,否则,将由于农村的相对落后而难以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这种情况,任何一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使城市优势能够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城乡互助互利的积极因素,不得不利用“看得见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良性互动机制。这就是政府之所以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原因及其理论依据。
  1、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
  1.1、统筹城乡就业
  就是要把统筹城乡就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之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一体化地考虑就业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资政策、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等的关系,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1.2、城乡并举与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就业应在城乡就业“大市场”观念的统率下,兼顾城市就业与农村就业,按照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统筹城乡就业的各项工作。统筹城乡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单凭某个方面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采取配套改革措施。
  1.3、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
  要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并且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适应和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就业是对传统二元就业制度的变革,是新时期就业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应着重抓住统筹城乡就业规划与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就业促进、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与服务、统筹在城乡就业方面的职能和责任等几个核心环节。
  2、城乡统筹规划的目标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条漫长的路,要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工作,首先应该有长远和明确的目标。
  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
  城乡功能结构的高度互补。首先,在功能上城市向乡村输出商品、资金、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则分担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以及风景旅游基地等部分职能;其二,在市场上,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乡村是城市的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工业品市场,而城市则是乡村农副产品、郊野旅游、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的广阔市场,这种互补性关系,既是乡村可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运转,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不可分割部分。
  城乡基础设施的高度共享,主要是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通过全天候的交通线路、舒适的交通工具、廉价的收费及周到的服务,使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城乡人口流动的高度通畅,我国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模式做为一种封闭的、限制性的户口管理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它阻碍了城乡合理的、必要的人口迁移与流动。
  城乡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促进乡村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善,使乡村基本达到城市生活状况且共同提高,也城乡统筹的目标之一。
  3、统筹城乡就业存在的问题
  3.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表现突出
  一方面,大部分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即使长期在城镇居住、就业和生活,却仍保留农业户口,被称为“农民工”,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城乡劳动力身份地位不完全平等,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他们进城就业,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累、苦、脏的工作,報酬相对偏低,往往仅能维持家庭在城市里的基本生活。同时,因为没有城镇户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方面要增加比城里人支出更多;在福利享受方面比城里人要低,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一些单位在招工中仍没有打破户籍限制,很多厂招工,好工作不收农村户口,户籍仍是一个门槛。另一方面,由于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职能,致使人户分离现象突出,出生登记不了、死亡不注销、婚嫁办理不了户口迁移手续等等。因此要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非户籍功能,如计划生育管理功能。
  因此我国更应该加快配套制度改革与创新,依法构建统筹城乡就业的新机制一是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使户籍不在是劳动力工作生活的一个阻碍。
  3.2、劳动者的技能和培训问题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竞争能力弱,这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低,尤其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二是技能缺乏,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技术专长尤其是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很少,不能适应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对技能培训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民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收入低,无法或不愿在城里扎根。一方面,不少企业在本地招不到工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由于素质偏低,存在就业找工难的问题。“招工难”和“就业难”相互交织,造成“有工无人做,有人无工做”现象,使劳动力资源难以有效配置,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4、结语
  城乡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传统规划中的“主体”要素—城市空间等,更重要的是要将传统规划中易忽视的“配角”要素—乡村放到与“主体”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因此,城乡统筹规划还要注重关于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动力因素、发展时序和资金投入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 区域性城乡统筹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经济地理,2006,26(5):810-814
  [2]李兵弟.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认识与思考[J] 城市规划,2004,28(6):9-19
  [3]邓柏基,陶修华. 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规划探讨[J] 规划师,2008,154(10)14-18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英语课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比如没有语言环境,缺乏语言交流等,针对这些困难,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英语;主体;教学效果;课堂时间;教学效果  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每个大脑发育的孩子都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芽,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我们应将这颗珍贵的种子培育土壤并唤醒他们,催发
摘要:电子货币因其快速、方便和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成为犯罪分子最常利用的高效洗钱手段。本文介绍了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发展过程,举例说明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的几种手法,对我国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子货币洗钱活动的防范与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货币;电子支付;反洗钱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2-0066-04D
如今微博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能够在大学生中快速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势在必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约束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督手段,是医院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班级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目前存在团队意识不高,班干部职责不清,信息共同不畅,班干部组织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自身辅导员工作实际,探索高职院校班级自主管理,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孤独感的一般情况,观察儿童青少年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190名学生及其父母一方进行测试,并分析儿童青少
随着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变、发展变化,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双重任务。为建立并不断完善监狱经费财政保障体系,确保监狱罪犯改
[摘要] 住房保障是重要民生问题。苏州保障性住房供需不平衡日益突出,姑苏区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模式多元化,运用征收、改造方式来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实现住房保障目的。  关键字:住房保障 分配方式 多元化  当前,大中城市住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地都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政策发展目标。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苏州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刻不容缓。为
目的:讨论健康保健方法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营养不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及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
摘要:本文以张恨水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研究委婉语在张恨水的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探讨在他作品中这些委婉语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张恨水 委婉语 言语环境  一、张恨水小说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  张恨水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数情况下运用北京方言进行叙事,即“京白”,把一个个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话语娓娓道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北京叙事。在他的小说中,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游艺娱乐等,尽显风度。所以,下至贩夫走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