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紹了桦甸市提高雨养农业玉米保苗率的综合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适区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和质量好的种子、加强播前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严格控制除草剂使用量、查田补种补栽、及时间苗与定苗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玉米;雨养农业;保苗率;提高技术;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49-02
桦甸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雨养农业区。年平均10 ℃以上有效积温2 731 ℃,无霜期127 d,平均日照时数2 379 h,平均降水量748.4 mm。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桦甸市成为吉林省东南部雨养农业区域内最重要的春玉米产区之一。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目标,必须提高保苗率。农技工作者对提高玉米保苗率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总结了适合桦甸区域提高玉米保苗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1 适区选择优质品种,使用质量达标的种子
适区选择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和高活力种子是实现玉米播种一次拿全苗,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的保证。
1.1 适区选择优质品种
优质品种综合抗性强,保苗率高。桦甸市主推的玉米品种都是近年来在当地栽培条件下综合抗性强、高产稳产性状好的优质品种,如生育期125~127 d的翔玉998、金园15、优迪919、先玉335。
1.2 生产用种良种化
生产用种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以上,种子芽率高、芽势好、拱土能力强,出苗齐、出苗快。
2 播前种子处理,提高种子质量
2.1 晒种
播种前15 d左右,在晴朗无风天气将玉米种子晾晒2~3 d。通过晾晒激发种子活力,增强拱土能力,提高出苗率。
2.2 人工选种
将晾晒好的玉米种子进行人工挑选,剔除种子中的杂质、破损粒、虫口粒、霉变粒、畸形粒、小粒种子。精选后的种子粒形、大小一致,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达到100%,发芽率达到95%以上,水分13%以下。人工精选过的玉米种子芽率高、活力强,即使在低温、高湿环境中也能安全出苗。
3 精细整地,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
整地时间依据播种时间确定,整地作业与播种作业连续进行。桦甸市玉米田整地方式有2种:一是小型机械整地。先灭茬,再起垄,然后镇压;二是大型机械整地。一次性完成灭茬、深松、起垄、镇压作业。整地精细,为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等后续作业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只有后续作业质量得到保证,才能提高玉米出苗率和保苗率。整地后垄距60 cm,耕层深20~30 cm,垄台平整无坷垃,垄内充实无茬子,不跑墒[1]。
4 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
4.1 适时播种
玉米播种时间早晚对玉米出苗率和保苗率影响较大,整地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地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桦甸市玉米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10日,最佳播种期4月25日至5月5日。一般在耕层5 cm地温稳定通过6~8 ℃,土壤含水量20%左右时开始播种;耕层5 cm地温稳定通过10 ℃,土壤含水量在18%~20%之间为最佳播种期;地温稳定通过10 ℃,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抢墒播种。按照平地—阳坡地—岗地—半阳坡地—阴坡地和涝洼地顺序播种[2]。
4.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证基本苗数的重要措施。常规种植密度有以下3种:株型收敛品种(叶片夹角220°以下)株距27~30 cm,株型半紧凑品种株距30~33 cm,株型平展品种株距33~36 cm。
4.3 保证播种质量
使用播种施肥器垄上等距播种,每埯播双粒,随播种随镇压。土壤含水量18%~20%之间时正常镇压,镇压后播深3 cm;土壤含水量18%以下时重压,镇压后播深4 cm;土壤含水量超过20%时轻压,镇压后播深不超过3 cm。
5 科学施肥,防止烧苗
5.1 底肥深施
75%~80%的磷钾肥、30%的氮肥、全部的锌肥、有机肥作底肥深施。整地时施入,施肥深度15~18 cm[3]。
5.2 种肥隔离
20%~25%的磷钾肥、10%的氮肥作种肥于播种时施入。种子和化肥之间建立5~7 cm隔离层,施肥深度8~10 cm。
6 加强病虫害防治,减轻病虫危害
影响玉米保苗率的病害有苗枯、缺素症等,害虫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和玉米旋心虫等。
6.1 种子包衣
在播种前2~3 d用17%福克唑醇(福美双 克百威 戊唑醇)、28%多福克(多菌灵 福美双 克百威)悬浮种衣剂或58.5%高巧(福美双 戊菌隆 吡虫啉)等种衣剂进行包衣,包衣时做到包匀、包严、无花脸。
6.2 田间防治
6.2.1 病害防治。在苗枯发病初期分别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1 500倍液加入大力士喷施,连喷2次,用药间隔7~10 d。
玉米缺素症主要分为缺锌和缺钾2种。玉米缺素症田间防治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增施农家肥,从根本上解决养分供应不全的问题;二是施用硫酸锌15 kg/hm2和硫酸钾75 kg/hm2;三是发现缺素症时,白化苗喷施0.2%硫酸锌 0.03%稀土溶液,黄化苗喷施0.2%硫酸钾 0.03%稀土溶液。
6.2.2 虫害防治。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有以下4种:一是用25%毒死蜱颗粒剂10 kg/hm2拌入底肥随肥施入;二是在玉米幼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灌根;三是在玉米幼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加细土或细沙制成毒土,于傍晚顺垄条施,后浅锄混土;四是用常规内吸性或触杀性杀虫剂进行作物茎叶和地面喷雾。
在玉米旋心虫幼虫危害初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用90%晶体敌百虫300倍液喷雾。
7 控制除草剂用量,防止药害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严格控制除草剂用量,防止药害。桦甸市玉米田常用化学除草剂配方有2种:一是在播种后出苗前用90%乙草胺2.5 kg/hm2 38%阿特拉津4 kg/hm2 72% 2,4-D丁酯0.75 kg/hm2兑水450 kg/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二是在播后苗前或玉米三叶期用63%异丙·乙·莠除草剂3.75~5.25 kg/hm2兑水450 kg/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茎叶处理除草。施用除草剂时做到药量准、兑水足、喷施均匀。
8 查田补种,查苗补栽
在出苗期对玉米出苗情况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如果出苗率低于70%时,用性状和品质与田间品质相似,并且早一个熟期的品种及时催芽补种。在玉米播种时适当播种或育一部分备补苗,如果出苗率高于70%时,在2.5叶之前利用雨天或15:00以后坐水移栽补苗[4]。
9 及时间苗与定苗
4.5叶前间苗、定苗,每埯保留1株健壮幼苗。间苗、定苗后田间长势基本一致,保苗率达到95%以上。
10 参考文献
[1]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99-202.
[2] 方向前,曹文明,丁绍文,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3(4):40-42.
[3]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4] 王炳志,方向前,曹文明,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提高玉米保苗率的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57-58.
关键词 玉米;雨养农业;保苗率;提高技术;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49-02
桦甸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雨养农业区。年平均10 ℃以上有效积温2 731 ℃,无霜期127 d,平均日照时数2 379 h,平均降水量748.4 mm。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桦甸市成为吉林省东南部雨养农业区域内最重要的春玉米产区之一。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目标,必须提高保苗率。农技工作者对提高玉米保苗率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总结了适合桦甸区域提高玉米保苗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1 适区选择优质品种,使用质量达标的种子
适区选择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和高活力种子是实现玉米播种一次拿全苗,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的保证。
1.1 适区选择优质品种
优质品种综合抗性强,保苗率高。桦甸市主推的玉米品种都是近年来在当地栽培条件下综合抗性强、高产稳产性状好的优质品种,如生育期125~127 d的翔玉998、金园15、优迪919、先玉335。
1.2 生产用种良种化
生产用种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以上,种子芽率高、芽势好、拱土能力强,出苗齐、出苗快。
2 播前种子处理,提高种子质量
2.1 晒种
播种前15 d左右,在晴朗无风天气将玉米种子晾晒2~3 d。通过晾晒激发种子活力,增强拱土能力,提高出苗率。
2.2 人工选种
将晾晒好的玉米种子进行人工挑选,剔除种子中的杂质、破损粒、虫口粒、霉变粒、畸形粒、小粒种子。精选后的种子粒形、大小一致,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达到100%,发芽率达到95%以上,水分13%以下。人工精选过的玉米种子芽率高、活力强,即使在低温、高湿环境中也能安全出苗。
3 精细整地,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
整地时间依据播种时间确定,整地作业与播种作业连续进行。桦甸市玉米田整地方式有2种:一是小型机械整地。先灭茬,再起垄,然后镇压;二是大型机械整地。一次性完成灭茬、深松、起垄、镇压作业。整地精细,为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等后续作业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只有后续作业质量得到保证,才能提高玉米出苗率和保苗率。整地后垄距60 cm,耕层深20~30 cm,垄台平整无坷垃,垄内充实无茬子,不跑墒[1]。
4 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
4.1 适时播种
玉米播种时间早晚对玉米出苗率和保苗率影响较大,整地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地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桦甸市玉米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10日,最佳播种期4月25日至5月5日。一般在耕层5 cm地温稳定通过6~8 ℃,土壤含水量20%左右时开始播种;耕层5 cm地温稳定通过10 ℃,土壤含水量在18%~20%之间为最佳播种期;地温稳定通过10 ℃,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抢墒播种。按照平地—阳坡地—岗地—半阳坡地—阴坡地和涝洼地顺序播种[2]。
4.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证基本苗数的重要措施。常规种植密度有以下3种:株型收敛品种(叶片夹角220°以下)株距27~30 cm,株型半紧凑品种株距30~33 cm,株型平展品种株距33~36 cm。
4.3 保证播种质量
使用播种施肥器垄上等距播种,每埯播双粒,随播种随镇压。土壤含水量18%~20%之间时正常镇压,镇压后播深3 cm;土壤含水量18%以下时重压,镇压后播深4 cm;土壤含水量超过20%时轻压,镇压后播深不超过3 cm。
5 科学施肥,防止烧苗
5.1 底肥深施
75%~80%的磷钾肥、30%的氮肥、全部的锌肥、有机肥作底肥深施。整地时施入,施肥深度15~18 cm[3]。
5.2 种肥隔离
20%~25%的磷钾肥、10%的氮肥作种肥于播种时施入。种子和化肥之间建立5~7 cm隔离层,施肥深度8~10 cm。
6 加强病虫害防治,减轻病虫危害
影响玉米保苗率的病害有苗枯、缺素症等,害虫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和玉米旋心虫等。
6.1 种子包衣
在播种前2~3 d用17%福克唑醇(福美双 克百威 戊唑醇)、28%多福克(多菌灵 福美双 克百威)悬浮种衣剂或58.5%高巧(福美双 戊菌隆 吡虫啉)等种衣剂进行包衣,包衣时做到包匀、包严、无花脸。
6.2 田间防治
6.2.1 病害防治。在苗枯发病初期分别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1 500倍液加入大力士喷施,连喷2次,用药间隔7~10 d。
玉米缺素症主要分为缺锌和缺钾2种。玉米缺素症田间防治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增施农家肥,从根本上解决养分供应不全的问题;二是施用硫酸锌15 kg/hm2和硫酸钾75 kg/hm2;三是发现缺素症时,白化苗喷施0.2%硫酸锌 0.03%稀土溶液,黄化苗喷施0.2%硫酸钾 0.03%稀土溶液。
6.2.2 虫害防治。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有以下4种:一是用25%毒死蜱颗粒剂10 kg/hm2拌入底肥随肥施入;二是在玉米幼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灌根;三是在玉米幼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加细土或细沙制成毒土,于傍晚顺垄条施,后浅锄混土;四是用常规内吸性或触杀性杀虫剂进行作物茎叶和地面喷雾。
在玉米旋心虫幼虫危害初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用90%晶体敌百虫300倍液喷雾。
7 控制除草剂用量,防止药害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严格控制除草剂用量,防止药害。桦甸市玉米田常用化学除草剂配方有2种:一是在播种后出苗前用90%乙草胺2.5 kg/hm2 38%阿特拉津4 kg/hm2 72% 2,4-D丁酯0.75 kg/hm2兑水450 kg/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二是在播后苗前或玉米三叶期用63%异丙·乙·莠除草剂3.75~5.25 kg/hm2兑水450 kg/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茎叶处理除草。施用除草剂时做到药量准、兑水足、喷施均匀。
8 查田补种,查苗补栽
在出苗期对玉米出苗情况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如果出苗率低于70%时,用性状和品质与田间品质相似,并且早一个熟期的品种及时催芽补种。在玉米播种时适当播种或育一部分备补苗,如果出苗率高于70%时,在2.5叶之前利用雨天或15:00以后坐水移栽补苗[4]。
9 及时间苗与定苗
4.5叶前间苗、定苗,每埯保留1株健壮幼苗。间苗、定苗后田间长势基本一致,保苗率达到95%以上。
10 参考文献
[1]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99-202.
[2] 方向前,曹文明,丁绍文,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3(4):40-42.
[3]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4] 王炳志,方向前,曹文明,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提高玉米保苗率的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