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02-01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宽松和谐平等的环境,会激励幼儿的自由的表达。陈鹤琴先生说:“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由于诗歌其自身具有的语言节奏方面的原因,为幼儿所喜闻乐见。
  圣人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证明诗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诗歌以其文学活动形式可是儿歌、古诗、谜语、绕口令等,其特点是主题单纯、内容生动浅显,富有儿童情趣、语言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而深得人们喜爱。
  一、教师富有情趣的语言刺激幼儿在朗读上入境学习。
  学习古诗《夜宿山寺》声情并茂的言语刺激,教师用新颖别致、有情有趣富于变化的诵读方式引领幼儿入情入境,深入细致的体味揣摩蕴涵在语言之中的协调之美,节奏之美,当幼儿读得越来越协调的时候,老师的一句“不要太大声,惊扰了天上的人就不太好了。”教师的语言富于情趣、贴切,有效的刺激了幼儿读诗的“氛围”。
  二、创设丰富的表演环境激发幼儿在表达上创作学习。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一生致力于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并勤于创作。他在研究中,主要在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切近和符合教育者身心实际。
  在学习儿歌《红绿灯》时,组织幼儿参加“表演”。讨论表演什么,过马路时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为什么演这个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使幼儿对角色有理解,在轻松愉快气氛中,用语言或肢体发展了各种能力和情感。教师为幼儿创设情景,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两种情景,让幼儿自由想象自己的角色,会发展成什么情况,有效的利用情景的感受或许比文字更丰富。
  案例学习诗歌《家》学习讨论表演后,教师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藍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教师要注意利用诗歌给每一个幼儿“说”的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说” 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正如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经说过“儿歌是知识的百宝袋,蕴藏着人类语言的珍珠……”因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各种方式的儿歌学习,让孩子多听、多读、多背、多学儿歌,有利于孩子学习语言,也能提高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从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从而达到幼儿教育的“蕴物无声” 的效果。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在我国语文这门学科一向被认为是德育的辅助工具,它不仅肩负着教学生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使命,而且对于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语文的社会教化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新课标要求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要求 高中语文教育 价值观念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02
【摘要】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个性化培养体系,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最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成为本专业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 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3125)阶段性成果,第一作者葛宏翔同时也是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在读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