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学会“尊老”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丁是我们幼儿园的英籍教师。要过生日了,他一个多月前就乐滋滋地把自己生日的确切日期告诉了幼儿园的孩子们,并且提醒小朋友,他很喜欢吃巧克力。生日的当天,孩子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巧克力向他祝贺生日,马丁的脸上笑开了花,孩子们也都沉浸在这种欢乐之中,共同分享着马丁自己定制的大生日蛋糕。
  反观马丁,他作为一个长辈,如同孩子般的将自己的生日和自己的喜好拿来和幼儿共同分享,这是一种非常平等的举措。而我们中国的家长往往是居高临下的多,一般只知付出,“爱幼”可以做到极致,哪里还会向孩子索取,怎么会舍得孩子来为长辈付出,所以培养孩子学会“尊老”一直不为我们所重视。
  那么处于学龄前的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如何才能让他们理解长辈的付出,从小学会尊敬长辈,对长辈进行关怀?做家长的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呢?
  首先,家长可以将成人的喜怒哀乐坦率地告知孩子。从我们在幼儿园观察来看,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是非常爱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的。在职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牺牲了自己的很多爱好和时间,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身体或情绪欠佳的时候,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累了”“困了…‘不舒服了”,或是“想要什么了”“今天高兴不高兴了”等等,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痛楚与快乐,孩子也会从中逐渐懂得去关怀和体贴长辈的。
  其次,在家庭成员间由衷地说出“谢谢”,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养成尊敬家长、会感谢别人的习惯。当孩子在我们成人疲惫的时候端来茶水,我们要由衷地说声“谢谢”;当孩子为我们下班开门,准备拖鞋的时候,我们要真诚地说声“谢谢”。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懂得感谢.他会感谢长辈顶风冒雨接送自己,感谢亲人每天做出丰盛的饭菜照顾自己,感谢长辈能开心地做自己的玩伴,渐渐地会把从心里感谢自己的亲人当成一种习惯了。
  再者,家长尊重孩子,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孩子被需要和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激发孩子自觉地关注和尊敬长辈的情感。比如在收拾屋子的时候,你不妨说:“我很累,你能帮助我吗?”孩子会很开心地忙前忙后,和你共同整理。千万不要因为着急或怕孩子帮倒忙而凡事都自己来。向孩子求援,乍看是个小事情,但这是养成孩子学会主动帮忙的基础,也会使孩子在“帮助”大人的同时,身心得到愉悦。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我们千万不能只说“爱幼”,而忽略了对孩子“尊老”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啊。
其他文献
这一天,幼儿园对家长开放半日,我应邀观摩女儿在园的表现。  第一节数学课上,旁边几个孩子积极发言的热情丝毫未感染女儿,她自“岿然不动”,连举手的姿势都显得懒洋洋的。整堂课,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有争取到。趁着下课,我赶紧对女儿耳语一番,鼓励她要在下节课中努力表现。
4岁的苗苗平时就体弱多病,身高已经有1米了,可体重只有22斤。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儿童医院报到一回,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哮喘发作,尤其到了九十月份,如果早晚衣服穿少点儿,第二天准会生病。专家说,秋季虽然中午时分还比较热,但是早晚却寒意阵阵,昼夜温差较大,是小儿容易生病的季节。因此在秋季更要重视小儿的卫生保健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要了解秋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一些常识。
有位科学家说过:“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于发现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我们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感受爱、理解爱、表达爱以及付出爱的学习历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又学会去爱,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思索的一个问题。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面对种种挫折,也会表现出消极、叛逆的情绪,此时,家长的爱的鼓励和积极的暗示很重要。如:孩子刚学走路时会摔跤,要鼓励他
1 找一找:谁错了  (培养孩子观察及认知能力)    小班小朋友:  请找找毛毛虫在哪里。    中班小朋友:  请找找小鱼和乌贼在哪里,它们所在的位置对吗?    大班小朋友:  请找找这里有几个地方错了。    2 想一想:谁不一样  (培养思维能力)  左边这一组物品中,只有一个能被小蚂蚁从洞洞里穿过,请找出来。  右边这一组物品中,有一个物品小蚂蚁穿过的方式与别的不一样,请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