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出台几年了,其理念和相关要求也已逐步在行内得到认可。它在阅读方面改革的力度尤其大,要求尤其高,它要求高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的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三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就成为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使我感受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56-01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人曾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它甚至能够影响到人的一生。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话深刻掲示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质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乍看起来并不难,而实际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是一个典型的“少慢费差”工程。这一问题的根子,首先是学生这个阅读的主体对阅读对象这个客体不感兴趣,因而提高阅读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当然,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缺乏必要的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那种传统的重“传授”而缺乏“引导”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束缚学生阅读的桎梏。把现成的、老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强迫学生接受传统的或老师自己的观点,却还要学生对阅读、对语文有兴趣,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学生阅读的个性就更谈不上了。
  新课程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以“引导”为主,“引”是方法,“导”是应采取的态度和过程。保护个性,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是现代中学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评价和思索。顺应这一心理和现实,鼓励阅读主体的个性张扬,阅读就会出“新”,阅读主体的能动性就会得到调动。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育就有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贴标签式的理解只能泯灭阅读主体的认知天性和创造天性。教师的任务,不应表现为居高临下的替代学生,而应在“引导”的基础上,将鉴赏、批评的权利交于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修改,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在愉悦中感受阅读客体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热情才会得到调动,阅读兴趣也才能得以培养。
  2 教会学生多读、善读
  多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通过多读,学生才会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读,就没有学生的“悟”,沒有“悟”,便没有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高。
  多读,首先指的是对作品反复地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如朱熹所说:“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久不忘……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学生在这种反复诵读中,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自然得以提高。
  多读,还指广泛地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多读既指读书的数量多,也指读的书的品类多。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还要读科技、哲、史方面的书。不仅要读小说、散文、童话、寓言,还要读诗歌、戏剧等;不仅要读现代作品,还要读古代作品;不仅要读中国作品,还要读外国作品;不仅要读名著,还要读时文。让学生从方面去吸收营养。
  其次是善读。善读,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和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里的“善读”就是强调对所读的书要加以选择,如果选择不慎,不但不会“医愚”,还可能将人“变愚”,甚至医死。现在的书报市场比较混乱,充满淫秽、暴力、迷信内容的书报泛滥成灾,而我们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上的第二断奶期,正确的人生观并未完全形成,缺乏准确的鉴别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善加引导,把真正的精品推荐给他们。至于读书方法,从古到今不下数十种,常用的有诵读法、品味法、探究法、拓展法、对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加以选择。我这里重点谈谈诵读法。宋代的苏轼、朱熹,现代的叶圣陶、周振甫先生都推崇这一方法。所谓诵读,既可轻吟慢读,即让学生挑选最精彩的片段、短文,慢慢的低声吟读,对其意义、韵味细细品尝,悉心揣摩,以与作品达到心灵上的交流;也可高声诵读,读时全身心投入作品的美妙境界,在读中去体味它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要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这样,对作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书中佳句就会在需要时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吕叔湘先生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他说:“要是我们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就能把喜欢看书的学生从少数扩充到多数,这对课内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阅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提高阅读水平,就必须大量阅读。课本的篇幅是十分有限的。它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范本,更多的文章需要学生课外阅读。
  让我们在实施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加大阅读教学的力度,唱好“阅读”这出戏,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以读为本”,当好学生的阅读参谋,使他们在浩瀚的书海中得到启迪,获得力量吧!
其他文献
【摘要】 众所周知,数学是技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内容抽象、严谨、逻辑性较强,需要一定的基础,然而因普通高中的热冲击,技术学校初中起点的生源质量下滑日益突出,学生入校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求知态度普遍很差,甚至厌学、弃学,因而技校数学课的“难上”已成为大多数技校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但同时,如何上好技校数学课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关键词】 技校 数学 教学法 研究  【中图分类
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株冶火炬属于有色金属行业,主营为冶炼生产、加工、销售锌及锌合金。目前主要产品有锌锭、锌合金、硫酸等,其中电锌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收入85%以上(
本文通过研究中外盈余管理的涵义、动机及测度问题后发现,我国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大都是照搬国外的研究,建议应当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研究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使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