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把青春献给你 你把钞票缴上来
刘震云在《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中曾评价冯小刚,“他距成为一个对电影有贡献的大导演,仅剩一点七公里”。最近他在修订版的《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中修订了这一说法,认为冯小刚距离大师仅差一层窗户纸的距离,而且这层窗户纸眼看就要捅破了。
之前离大导演还差二里地,现在跟大师也就隔了一层窗户纸。我非常好奇刘震云到底是看了哪部电影(或者说拿了多少稿费)才让他重新评估冯小刚这个人,并且还修订了坐标?这一改不光是距离的缩短,连终极靶心都由大导演直奔大师去了!
肯定不是《夜宴》,否则就是捧杀“文艺刚”。也不可能是《手机》,刘震云不至于如此自我标榜。更不可能是《非诚勿扰》,完全是拾人牙慧,十多年了还在吞吐王朔那点口水。
莫非是《集结号》?客观来说这部电影的视听确实做得不错,但到了谷子地为兄弟平反的后半部分,故事就开始两层皮了,更重要的是冯导憋不住又开始玩鸡贼。所谓的平反,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是为死去兄弟的遗孀能多分两担米,从意识形态上讲,则回应了对党和国家的召唤——若真是孤胆英雄,干吗非要得到“组织”的认同?说穿了这就是一个迂回的马屁。这样一来,在政治上,丝毫没有闪失,在票房上,会因煽情而大卖。但绝对不会因此而成就一部好电影,在情怀上它与《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相差八千里路云和月。
冯小刚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决口不提“申奥”的事儿——并非不想——《夜宴》充分表露了野百合也想争取春天的野心,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冯导这一堑吃得够郁闷,却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适合拍什么,或者说只能拍什么。所以《夜宴》之后,冯小刚的电影从未在票房上失利过,而且是报复性的一部比一部更卖钱。
一个人心里有什么,在电影里都能看出来。《唐山大地震》以6.6亿元的票房缔造了新的神话。这是冯小刚目前最赚钱的电影,也是他从影以来最鸡贼的电影。没错,《唐山》是卖钱了,那是因为他挟持了整个民族最大的伤口。《唐山》是弄哭了很多人,那么惨绝人寰的灾难面前,是个人都会稀里哗啦。借着汶川的伤口还没痊愈,就趁热打铁炮制出这样一部催泪弹,其动机的功利性一目了然。没人指望冯小刚那仨瓜俩枣能成就一部恢弘的作品,毕竟他鸡贼的本质大家都有目共睹。拍《唐山》他果然还是架空了历史,在真空中杜撰了一个纯个人悲剧,再用《读者文摘》式的赎罪与原谅抵消了一个具有无穷大政治背景和无穷大意义的历史事件。
《唐山》失利金马只能说明人间自有公道在,可冯小刚却一副不依不饶的嘴脸,守着微博的阵地持续不断地攻击。有人说他心眼窄,那可真是冤枉了他——《非诚勿扰2》上映期间,冯小刚要抵御《赵氏孤儿》和《让子弹飞》两部大片的压力,葛大爷分身无力,舒淇一人孤掌难鸣,只剩下冯小刚这一张牌可以打,金马奖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舞台。由此看来,冯小刚的心眼并不窄,是太多了,每个心眼都是S加两竖。他对社会的贡献除了票房的GDP以外,再无其他。虽然我很讨厌某些人逼着宝洁或麦当劳对中国灾区捐款,但是冯小刚除外——他是靠着国家的灾难和公民的悲悯心狠手辣地赚了一笔棺材本,6.6亿元的票房如果他还有一毛钱的良心,他有捐出过一分钱吗?
冯小刚距离一个大导演尚且不及,遑论大师。我遗憾的是,中国又少了一个说真话的作家。
穿越剧必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文/苏阳
穿越剧,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电视剧《神话》作为2010年央视八套的开年大戏,自开播后就创下了新的收视纪录,远远超越了《奠基者》、《纪晓岚4》、《身份的证明》、《生死线》等众多一度被看好的剧作而成为开年戏的领跑者。
穿越一词由来已久,从席娟的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出来时就曾倾倒众生,再有金子的小说《梦回大清》系列和李歆的《步步惊心》所带来的穿越加后宫题材,之后各种穿越小说更加大行其道,目前的电视剧市场也朝着后穿越时代而去。据了解,《梦回大清》与《步步惊心》已经被影视公司买断版权,即将搬上荧屏,以此形势,穿越剧很可能成为一个流行趋势。
穿越剧,无非是将时空、爱情、亲情与友情交叉穿越,不仅体现在人物的穿越,连故事情节也是古今相联的,可说是肆意连接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里。为什么穿越题材会被大多数读者和观众所热衷,并成了各大影视公司争相拍摄的“香饽饽”?说白了,每个人对历史都存在好奇,都想去亲身感受古人的生活,也许这就是观众爱看古装剧,更爱看穿越剧的原因吧。设想自己身处于那个风云迭起的年代,会有着怎样的选择与经历?试问,假如能够让你选择,你会愿意选择穿越到哪个朝代?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在穿越剧中,明显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就是现代人在距今几百或几千年的历史中横空出世,他们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他们熟知历史,几度想要改变历史,往往却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穿越时空的故事,大多包含了幽默与悬疑的因素,穿越剧也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然而,穿越剧还是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太肤浅,结构不够紧凑,对历史的解读不够严谨,毕竟将其拍摄成电视剧,穿越剧中的“历史”娱乐性更多一些,如果真要以历史的真实去分析,显然没有太多价值,而其故事情节上的雷同与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相似,也是其遭受批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穿越剧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力避雷同化与盲从跟风。
2011年,由金牌编剧于正创作,与湖南台联办的首部港台内地联手推出的大型清朝穿越剧《宫》,剧还未播就已经在网上聚集了超强人气,并有望成为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在近期接受《电视指南》杂志采访的艺人中,有个别还透露在2011年将接下其他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看来穿越剧已悄然成风。
偶像“穿肠”
为了赶稿没去成公司温暖牌的“团K”活动。有些遗憾。或许是冬天来了,都对温暖的东西敏感。
岁末的时候,《北京爱情故事》开机了。《士兵突击》里的人都拉在一起,陈思成、李晨、张译没事就在微博上晒合影,温暖油然而生,
12月10日一大早,天还没亮。编剧兼导演兼主演的陈思成就赶往《北爱》片场了,这种情况对拍戏的人来说太常见不过了,不过,这次很不一样,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在微博上,等着他们其中一人发点什么消息或者照片。段奕宏、张国强、邢佳栋等剩下的士兵兄弟的角色,陈思成都已经预留好了,恍惚觉得“钢七连”又回来了。从2007年到2010年,这次聚首,已经让很多突迷备感欣慰。
“兵团线”的粉丝有很多都是突迷,这三部剧的粉丝高度重合。小编一向认为追星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为所有的偶像都是顺应某种需要产生的,很多人爱做梦,就借助他们让自己成为造梦师。不过是对于《北爱》的开拍,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个剧从构思开始,就完全因为兄弟情谊,没有其他任何原因。当陈思成有了十集的内容时,还抱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心态,而恰好有人看了喜欢就投钱了。剩下十六集内容是陈思成在宾馆里完成的。“兄弟情”在我看来是个很昂贵的字眼(尽管时下腐女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隐晦的爱”),似乎是从《士兵突击》开始,突然这个世界多了一些明媚的色彩,是除了爱情、恋人以外的美好的东西,能够触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我们年少轻狂的幸福时光,越走到后来越珍惜。”陈思成说。语气间,似乎《北爱》是拍给他们自己和所有懂他们的人看的。
时间真是个好东西。能让人看到一切变化:张译爱戏爱猫、呼吁动物保护有点文艺;李晨马不停蹄拍大片上封面各种时尚各种奖项;段奕宏一路高歌在大制作的创作班底;王宝强也可以不本色,袒露胸肌遮住脸被人误认为是郭富城了
刘震云在《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中曾评价冯小刚,“他距成为一个对电影有贡献的大导演,仅剩一点七公里”。最近他在修订版的《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中修订了这一说法,认为冯小刚距离大师仅差一层窗户纸的距离,而且这层窗户纸眼看就要捅破了。
之前离大导演还差二里地,现在跟大师也就隔了一层窗户纸。我非常好奇刘震云到底是看了哪部电影(或者说拿了多少稿费)才让他重新评估冯小刚这个人,并且还修订了坐标?这一改不光是距离的缩短,连终极靶心都由大导演直奔大师去了!
肯定不是《夜宴》,否则就是捧杀“文艺刚”。也不可能是《手机》,刘震云不至于如此自我标榜。更不可能是《非诚勿扰》,完全是拾人牙慧,十多年了还在吞吐王朔那点口水。
莫非是《集结号》?客观来说这部电影的视听确实做得不错,但到了谷子地为兄弟平反的后半部分,故事就开始两层皮了,更重要的是冯导憋不住又开始玩鸡贼。所谓的平反,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是为死去兄弟的遗孀能多分两担米,从意识形态上讲,则回应了对党和国家的召唤——若真是孤胆英雄,干吗非要得到“组织”的认同?说穿了这就是一个迂回的马屁。这样一来,在政治上,丝毫没有闪失,在票房上,会因煽情而大卖。但绝对不会因此而成就一部好电影,在情怀上它与《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相差八千里路云和月。
冯小刚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决口不提“申奥”的事儿——并非不想——《夜宴》充分表露了野百合也想争取春天的野心,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冯导这一堑吃得够郁闷,却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适合拍什么,或者说只能拍什么。所以《夜宴》之后,冯小刚的电影从未在票房上失利过,而且是报复性的一部比一部更卖钱。
一个人心里有什么,在电影里都能看出来。《唐山大地震》以6.6亿元的票房缔造了新的神话。这是冯小刚目前最赚钱的电影,也是他从影以来最鸡贼的电影。没错,《唐山》是卖钱了,那是因为他挟持了整个民族最大的伤口。《唐山》是弄哭了很多人,那么惨绝人寰的灾难面前,是个人都会稀里哗啦。借着汶川的伤口还没痊愈,就趁热打铁炮制出这样一部催泪弹,其动机的功利性一目了然。没人指望冯小刚那仨瓜俩枣能成就一部恢弘的作品,毕竟他鸡贼的本质大家都有目共睹。拍《唐山》他果然还是架空了历史,在真空中杜撰了一个纯个人悲剧,再用《读者文摘》式的赎罪与原谅抵消了一个具有无穷大政治背景和无穷大意义的历史事件。
《唐山》失利金马只能说明人间自有公道在,可冯小刚却一副不依不饶的嘴脸,守着微博的阵地持续不断地攻击。有人说他心眼窄,那可真是冤枉了他——《非诚勿扰2》上映期间,冯小刚要抵御《赵氏孤儿》和《让子弹飞》两部大片的压力,葛大爷分身无力,舒淇一人孤掌难鸣,只剩下冯小刚这一张牌可以打,金马奖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舞台。由此看来,冯小刚的心眼并不窄,是太多了,每个心眼都是S加两竖。他对社会的贡献除了票房的GDP以外,再无其他。虽然我很讨厌某些人逼着宝洁或麦当劳对中国灾区捐款,但是冯小刚除外——他是靠着国家的灾难和公民的悲悯心狠手辣地赚了一笔棺材本,6.6亿元的票房如果他还有一毛钱的良心,他有捐出过一分钱吗?
冯小刚距离一个大导演尚且不及,遑论大师。我遗憾的是,中国又少了一个说真话的作家。
穿越剧必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文/苏阳
穿越剧,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电视剧《神话》作为2010年央视八套的开年大戏,自开播后就创下了新的收视纪录,远远超越了《奠基者》、《纪晓岚4》、《身份的证明》、《生死线》等众多一度被看好的剧作而成为开年戏的领跑者。
穿越一词由来已久,从席娟的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出来时就曾倾倒众生,再有金子的小说《梦回大清》系列和李歆的《步步惊心》所带来的穿越加后宫题材,之后各种穿越小说更加大行其道,目前的电视剧市场也朝着后穿越时代而去。据了解,《梦回大清》与《步步惊心》已经被影视公司买断版权,即将搬上荧屏,以此形势,穿越剧很可能成为一个流行趋势。
穿越剧,无非是将时空、爱情、亲情与友情交叉穿越,不仅体现在人物的穿越,连故事情节也是古今相联的,可说是肆意连接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里。为什么穿越题材会被大多数读者和观众所热衷,并成了各大影视公司争相拍摄的“香饽饽”?说白了,每个人对历史都存在好奇,都想去亲身感受古人的生活,也许这就是观众爱看古装剧,更爱看穿越剧的原因吧。设想自己身处于那个风云迭起的年代,会有着怎样的选择与经历?试问,假如能够让你选择,你会愿意选择穿越到哪个朝代?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在穿越剧中,明显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就是现代人在距今几百或几千年的历史中横空出世,他们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他们熟知历史,几度想要改变历史,往往却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穿越时空的故事,大多包含了幽默与悬疑的因素,穿越剧也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然而,穿越剧还是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太肤浅,结构不够紧凑,对历史的解读不够严谨,毕竟将其拍摄成电视剧,穿越剧中的“历史”娱乐性更多一些,如果真要以历史的真实去分析,显然没有太多价值,而其故事情节上的雷同与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相似,也是其遭受批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穿越剧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力避雷同化与盲从跟风。
2011年,由金牌编剧于正创作,与湖南台联办的首部港台内地联手推出的大型清朝穿越剧《宫》,剧还未播就已经在网上聚集了超强人气,并有望成为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在近期接受《电视指南》杂志采访的艺人中,有个别还透露在2011年将接下其他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看来穿越剧已悄然成风。
偶像“穿肠”
为了赶稿没去成公司温暖牌的“团K”活动。有些遗憾。或许是冬天来了,都对温暖的东西敏感。
岁末的时候,《北京爱情故事》开机了。《士兵突击》里的人都拉在一起,陈思成、李晨、张译没事就在微博上晒合影,温暖油然而生,
12月10日一大早,天还没亮。编剧兼导演兼主演的陈思成就赶往《北爱》片场了,这种情况对拍戏的人来说太常见不过了,不过,这次很不一样,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在微博上,等着他们其中一人发点什么消息或者照片。段奕宏、张国强、邢佳栋等剩下的士兵兄弟的角色,陈思成都已经预留好了,恍惚觉得“钢七连”又回来了。从2007年到2010年,这次聚首,已经让很多突迷备感欣慰。
“兵团线”的粉丝有很多都是突迷,这三部剧的粉丝高度重合。小编一向认为追星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为所有的偶像都是顺应某种需要产生的,很多人爱做梦,就借助他们让自己成为造梦师。不过是对于《北爱》的开拍,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个剧从构思开始,就完全因为兄弟情谊,没有其他任何原因。当陈思成有了十集的内容时,还抱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心态,而恰好有人看了喜欢就投钱了。剩下十六集内容是陈思成在宾馆里完成的。“兄弟情”在我看来是个很昂贵的字眼(尽管时下腐女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隐晦的爱”),似乎是从《士兵突击》开始,突然这个世界多了一些明媚的色彩,是除了爱情、恋人以外的美好的东西,能够触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我们年少轻狂的幸福时光,越走到后来越珍惜。”陈思成说。语气间,似乎《北爱》是拍给他们自己和所有懂他们的人看的。
时间真是个好东西。能让人看到一切变化:张译爱戏爱猫、呼吁动物保护有点文艺;李晨马不停蹄拍大片上封面各种时尚各种奖项;段奕宏一路高歌在大制作的创作班底;王宝强也可以不本色,袒露胸肌遮住脸被人误认为是郭富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