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体会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系统性严密的学科。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个现状,《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目标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为实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而积极主动地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与注重个体差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分层教学”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与个别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18世纪,德国的教育家施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育首要的、最高的规律。”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采用“视其所以”、“观其以由”、“察其所安”的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只有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意志性格、兴趣特长、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如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话;上课时,为后进生提供回答问题、展示才华的机会等。
  二、“分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对待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兼顾全班学生。如在教学中,笔者可以区别对待有差异的学生,对学习基础稍好的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他们做些课外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增强知识、提高兴趣的目的;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参加各种比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督促他们独立完成本学科的学习任务,并让他们通过反复复习来巩固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分层教学”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工夫,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以致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笔者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丰富学生认识对象的途径,促使学生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同时,当学生取得了些许进步,教师都要予以肯定。这样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分層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难题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教学不单要教会学生某一种具体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凭借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新技术去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较为现实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使学生脱离大量繁杂、重复的机械性活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探索性活动中去。正如第斯多惠所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对问题质量和提问时机的把握,往往能反映出教者的知识水平、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和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督促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经过长期实践,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是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省黎川县熊村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将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眼外伤后视力评估的可行性。方法眼挫伤致视力受损者30例(48眼)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每例受检对象均记录3次,检测时间分别为伤后1月、3月及1年,以刺激模式空间频率、P100波幅和潜伏期作为检测指标,检测与记载各受检眼P100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以盲测的视力表视力为参照,分析不同时期视觉诱发电位结果与视力恢复状况的相关性。结果一定的视觉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大小与视力表现出
语文是中职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在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笔者得出两点体会:  一、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映照着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鲁迅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杰出榜样,他在北平师范大学讲课时,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听讲。礼堂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只好挪到大操场上。他站在一张方桌上,处于人群当中,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