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宿舍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也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辅导员应致力于提升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内涵。
【关键词】辅导员 宿舍文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127-0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责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加强大学生文明和谐宿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着力丰富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生活,将校园文化活动从教学区延伸至生活区。”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占到课余时间的80%,学生公寓应当成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因此提升公寓文化建设内涵非常重要。而辅导员对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健康、积极、正确、向上的宿舍文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宿舍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宿舍文化的內涵。高职院校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的校园环境中,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在长期的课余宿舍活动中形成的,以大学生、辅导员和管理者为主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包括宿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凝聚力、向心力、驱动力、约束力,潜移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宿舍文化的特征。大学生的宿舍文化具有文明性、主体性、创新性、审美性、专业性等特征。
文明性。大学宿舍的文明性包含环境文明和行为文明两个方面。环境文明层面,一是室内要求,天花板、地板、墙面、阳台、洗衣台干净无污染;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不乱挂东西;卫生间内无异味。二是行为文明层面,讲文明、讲修养、倡和谐。宿舍会陪伴大学生度过大学三年的历程,因此要文明使用宿舍的公共设施,如桌椅床柜等。不私拉电线,不乱接电源到床头,不使用违规电器,如电焖锅、热得快、烧水壶、电磁炉等,不乱扔垃圾、乱倒水。宿舍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庭文化熏陶,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爱好,这就容易在日常的生活琐碎杂事中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时就需要宿舍成员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和为贵,维护宿舍的和谐。与隔壁宿舍处好关系,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以寝室自身良好的氛围带动班级的进步。
主体性。指的是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作为学生辅导员,要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实际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待人,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日常管理当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求,保护学生的隐私,包容不同学生的个性,加强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
创新性。“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每日接收新的信息,学习新的知识,涉及新的领域,他们不会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主动发现新问题并想出多种解决的办法。以宿舍为单位的团队,总能萌发出新观点、新思路、新的活动方式,时常更新碰撞出思想和创新的火花,所以大学宿舍文化极具创新性。
审美性。宿舍的床和桌椅以及其他物品的摆放在不违反宿舍管理条例的前提下,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重新布置、美化、装饰。比如根据自己的喜好配合宿舍的整体风格,用墙纸或包装纸给桌椅穿上新“衣裳”。添置几盆植物,给宿舍添点春意,也可以养上小乌龟或者观赏鱼,为宿舍添点生机和活力。
专业性。相聚在一个宿舍的同学大多来自同一个专业,有相同的学习内容、相同的话题、相同的目标,注定了宿舍文化的专业性特征。所以在大学生的宿舍中可以添置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标语、宿舍名、对联以及标志,在宿舍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作为课堂的延伸。
二、辅导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影响宿舍各项文化制度的实施
宿舍文化的建设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的重心从课堂拓展到学生的宿舍当中,只有真正坐下来,面对面,才能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一)宿舍文化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有爱心。人际关系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爱,只有用爱心才能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当下素质教育提倡以生为本,需要辅导员在感情上关注学生,视学生为朋友、亲人,甚至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我校的辅导员在学生生病时,往往都能主动去探望,在一旁照顾,还有一些辅导员在学生生病期间,亲自煲好鸡汤、营养粥去宿舍探望。这样的以心交心,才能换来学生在工作上的支持和理解,宿舍文化教育才能更好开展。
(二)宿舍文化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富有责任心。责任心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在学校成长成才,所以辅导员必须经常深入宿舍,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多给予他们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加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无愧辅导员“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称号。
(三)寝室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有恒心。一些突发事件都是发生在宿舍,我们只有深入宿舍才能帮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此外,经常提醒和叮嘱同学们要注意自己人身和财务的安全,防患于未然。如:电线和排插等随意乱拉,导致发生短路,引发火灾的时候为时已晚,所以不要等到突发事件才去处理,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也许当时同学们不理解,等到事后学生会感谢老师的默默付出。安全重于泰山,让每个学生平平安安地生活,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当中,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四)寝室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因材施教。宿舍教育要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实施,学生学习的专业往往会对宿舍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科类的学生往往喜欢浓厚的文学氛围;而工科类的学生往往喜欢有条不紊的、整齐划一的宿舍布置;艺术类的学生就会崇尚高雅有个性的寝室风格。不同专业之间要区分对待,这样既做好了宿舍文化的构建,同时也提供了平台给学生发挥专业知识。 三、宿舍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一)國学经典文化进宿舍,助力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具体如下:
1.每月举办一次书香宿舍活动。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电脑和打字技术日益充斥我们的生活的时候,同学们往往开始淡化硬笔书法的书写,而写得一手好字,却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一生的基本技能。具体做法如下:书法协会全体成员为同学们的宿舍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就专业行业职业素养的标语,进行硬笔书法培训、书法比赛等。
2.举办太极拳表演比赛。太极文化是希望人们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同学们学习基础太极拳,能提升自身体质,陶冶情操,由此接触我国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
3.可以开展宿舍朗读者比赛,让同学们选择一些经典名著,选择经典的片段来朗读。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能生巧,很好地领悟文章真谛。这样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朗读比赛分享给更多的同学,起到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作用。
4.举办艺术作品展。以宿舍为单位展示本宿舍的艺术作品。如陶瓷画作、手工艺术品、十字绣、素描、水彩画、建筑模型、机器人、焊接工艺品等。通过宿舍全体成员的智慧,群策群力共同去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达到凝心聚力,团结协作,让宿舍的氛围自然而然往好的方向发展,让宿舍的文化顺理成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辅导员作为各种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党团文化进宿舍,传递党员正能量。党团之家进宿舍,学生党员挂靠到具体的宿舍,深入了解同学,为他们排忧解难。可以成立基层党员服务站或先锋岗,平时帮助同学维修小电器、桌椅板凳等,如果同学需要帮助,也可以提供上门协助。每年的迎接新生报到期间,加强为同学服务。及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有利于新生有序报到、注册,使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环境,展现我院学生党员“各项工作,党员先行”的精神风貌。提供服务的同时,同学还可以对服务进行评分,既发挥了党员在同学当中榜样的力量,又提升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当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或突发事件时,还能及时报给辅导员,起到辅导员与同学们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社团文化进宿舍,助力个人素质提升。具体如下:
1.音乐协会举办宿舍之歌合唱比赛,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举办宿舍合唱比赛可以有效促进宿舍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赛前的排练也能提高宿舍成员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增加成员之间的情谊,活动开展也提供了一个给同学们展现自我、提升个人修养的舞台。
2.武术协会为同学们普及正当防卫及防狼术一招制敌、素质拓展等,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多彩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文化意蕴,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粹,越来越多高校的大学生开始学习和接触武术。武术提倡仁义,品德修养,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对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节。举办“宿舍杯”厨艺大赛,如地方传统小吃粽子、五色糯米饭、蒸发糕、艾叶糍粑等。民俗作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思维、认知、行为方式起着约束作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节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焕发民族精神,寄托民族感情,增加各族人们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舞台。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认识更多不同民族的朋友,了解我国多元的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4.举办个人生活技能大比拼,如叠被子大赛。通过竞赛让大家享受生活,感受做家务的乐趣,积累生活经验,培养生活技能,同时培养宿舍凝聚力,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更良好的生活环境。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劳动观念,营造温馨、舒适的学生寝室,提高同学组织管理能力。
(四)心理健康文化进宿舍,助力心理修养提高。具体如下:
1.心理健康协会进宿舍,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心理协会可以在宿舍区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系列主题活动,如以宿舍为单位的“我的大学”情景剧比赛、“心语心愿”手语操大赛、“宿舍之星”文艺晚会、心理知识竞赛等,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从而更好地营造积极、阳光、向上的校园精神风貌,塑造健康、乐观的大学生活方式,让学生悦纳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求自信的支撑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2.心理活动月的各项活动可以结合宿舍文化节走进学生宿舍。如开展心理健康普查,筛查出测试指数相对而言偏低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那些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早日走出心理困区,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到阳光和温暖,从而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3.心理咨询室进宿舍,给同学提供更方便的咨询场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然而生命的困惑、成长的烦恼、失败的苦痛却如影随形,时刻困扰着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是大学生走向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各高校都有心理咨询的指导老师,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把心理咨询室设立在宿舍区内,可以方便学生前来咨询。咨询室可以选择在比较幽静的位置,既保护同学们的个人隐私,又让心理咨询更接地气,帮助同学们用自己年轻的心去感受生命的活力、心灵的宁静,去体会社会交往的和谐、人间真情的温暖,去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
【作者简介】李 霞(1983— ),女,广西博白县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
【关键词】辅导员 宿舍文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127-0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责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加强大学生文明和谐宿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着力丰富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生活,将校园文化活动从教学区延伸至生活区。”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占到课余时间的80%,学生公寓应当成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因此提升公寓文化建设内涵非常重要。而辅导员对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健康、积极、正确、向上的宿舍文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宿舍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宿舍文化的內涵。高职院校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的校园环境中,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在长期的课余宿舍活动中形成的,以大学生、辅导员和管理者为主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包括宿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凝聚力、向心力、驱动力、约束力,潜移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宿舍文化的特征。大学生的宿舍文化具有文明性、主体性、创新性、审美性、专业性等特征。
文明性。大学宿舍的文明性包含环境文明和行为文明两个方面。环境文明层面,一是室内要求,天花板、地板、墙面、阳台、洗衣台干净无污染;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不乱挂东西;卫生间内无异味。二是行为文明层面,讲文明、讲修养、倡和谐。宿舍会陪伴大学生度过大学三年的历程,因此要文明使用宿舍的公共设施,如桌椅床柜等。不私拉电线,不乱接电源到床头,不使用违规电器,如电焖锅、热得快、烧水壶、电磁炉等,不乱扔垃圾、乱倒水。宿舍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庭文化熏陶,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爱好,这就容易在日常的生活琐碎杂事中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时就需要宿舍成员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和为贵,维护宿舍的和谐。与隔壁宿舍处好关系,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以寝室自身良好的氛围带动班级的进步。
主体性。指的是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作为学生辅导员,要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实际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待人,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日常管理当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求,保护学生的隐私,包容不同学生的个性,加强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
创新性。“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每日接收新的信息,学习新的知识,涉及新的领域,他们不会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主动发现新问题并想出多种解决的办法。以宿舍为单位的团队,总能萌发出新观点、新思路、新的活动方式,时常更新碰撞出思想和创新的火花,所以大学宿舍文化极具创新性。
审美性。宿舍的床和桌椅以及其他物品的摆放在不违反宿舍管理条例的前提下,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重新布置、美化、装饰。比如根据自己的喜好配合宿舍的整体风格,用墙纸或包装纸给桌椅穿上新“衣裳”。添置几盆植物,给宿舍添点春意,也可以养上小乌龟或者观赏鱼,为宿舍添点生机和活力。
专业性。相聚在一个宿舍的同学大多来自同一个专业,有相同的学习内容、相同的话题、相同的目标,注定了宿舍文化的专业性特征。所以在大学生的宿舍中可以添置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标语、宿舍名、对联以及标志,在宿舍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作为课堂的延伸。
二、辅导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影响宿舍各项文化制度的实施
宿舍文化的建设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的重心从课堂拓展到学生的宿舍当中,只有真正坐下来,面对面,才能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一)宿舍文化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有爱心。人际关系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爱,只有用爱心才能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当下素质教育提倡以生为本,需要辅导员在感情上关注学生,视学生为朋友、亲人,甚至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我校的辅导员在学生生病时,往往都能主动去探望,在一旁照顾,还有一些辅导员在学生生病期间,亲自煲好鸡汤、营养粥去宿舍探望。这样的以心交心,才能换来学生在工作上的支持和理解,宿舍文化教育才能更好开展。
(二)宿舍文化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富有责任心。责任心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在学校成长成才,所以辅导员必须经常深入宿舍,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多给予他们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加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无愧辅导员“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称号。
(三)寝室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有恒心。一些突发事件都是发生在宿舍,我们只有深入宿舍才能帮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此外,经常提醒和叮嘱同学们要注意自己人身和财务的安全,防患于未然。如:电线和排插等随意乱拉,导致发生短路,引发火灾的时候为时已晚,所以不要等到突发事件才去处理,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也许当时同学们不理解,等到事后学生会感谢老师的默默付出。安全重于泰山,让每个学生平平安安地生活,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当中,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四)寝室教育管理需要辅导员因材施教。宿舍教育要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实施,学生学习的专业往往会对宿舍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科类的学生往往喜欢浓厚的文学氛围;而工科类的学生往往喜欢有条不紊的、整齐划一的宿舍布置;艺术类的学生就会崇尚高雅有个性的寝室风格。不同专业之间要区分对待,这样既做好了宿舍文化的构建,同时也提供了平台给学生发挥专业知识。 三、宿舍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一)國学经典文化进宿舍,助力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具体如下:
1.每月举办一次书香宿舍活动。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电脑和打字技术日益充斥我们的生活的时候,同学们往往开始淡化硬笔书法的书写,而写得一手好字,却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一生的基本技能。具体做法如下:书法协会全体成员为同学们的宿舍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就专业行业职业素养的标语,进行硬笔书法培训、书法比赛等。
2.举办太极拳表演比赛。太极文化是希望人们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同学们学习基础太极拳,能提升自身体质,陶冶情操,由此接触我国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
3.可以开展宿舍朗读者比赛,让同学们选择一些经典名著,选择经典的片段来朗读。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能生巧,很好地领悟文章真谛。这样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朗读比赛分享给更多的同学,起到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作用。
4.举办艺术作品展。以宿舍为单位展示本宿舍的艺术作品。如陶瓷画作、手工艺术品、十字绣、素描、水彩画、建筑模型、机器人、焊接工艺品等。通过宿舍全体成员的智慧,群策群力共同去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达到凝心聚力,团结协作,让宿舍的氛围自然而然往好的方向发展,让宿舍的文化顺理成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辅导员作为各种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党团文化进宿舍,传递党员正能量。党团之家进宿舍,学生党员挂靠到具体的宿舍,深入了解同学,为他们排忧解难。可以成立基层党员服务站或先锋岗,平时帮助同学维修小电器、桌椅板凳等,如果同学需要帮助,也可以提供上门协助。每年的迎接新生报到期间,加强为同学服务。及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有利于新生有序报到、注册,使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环境,展现我院学生党员“各项工作,党员先行”的精神风貌。提供服务的同时,同学还可以对服务进行评分,既发挥了党员在同学当中榜样的力量,又提升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当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或突发事件时,还能及时报给辅导员,起到辅导员与同学们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社团文化进宿舍,助力个人素质提升。具体如下:
1.音乐协会举办宿舍之歌合唱比赛,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举办宿舍合唱比赛可以有效促进宿舍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赛前的排练也能提高宿舍成员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增加成员之间的情谊,活动开展也提供了一个给同学们展现自我、提升个人修养的舞台。
2.武术协会为同学们普及正当防卫及防狼术一招制敌、素质拓展等,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多彩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文化意蕴,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粹,越来越多高校的大学生开始学习和接触武术。武术提倡仁义,品德修养,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对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节。举办“宿舍杯”厨艺大赛,如地方传统小吃粽子、五色糯米饭、蒸发糕、艾叶糍粑等。民俗作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思维、认知、行为方式起着约束作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节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焕发民族精神,寄托民族感情,增加各族人们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舞台。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认识更多不同民族的朋友,了解我国多元的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4.举办个人生活技能大比拼,如叠被子大赛。通过竞赛让大家享受生活,感受做家务的乐趣,积累生活经验,培养生活技能,同时培养宿舍凝聚力,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更良好的生活环境。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劳动观念,营造温馨、舒适的学生寝室,提高同学组织管理能力。
(四)心理健康文化进宿舍,助力心理修养提高。具体如下:
1.心理健康协会进宿舍,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心理协会可以在宿舍区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系列主题活动,如以宿舍为单位的“我的大学”情景剧比赛、“心语心愿”手语操大赛、“宿舍之星”文艺晚会、心理知识竞赛等,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从而更好地营造积极、阳光、向上的校园精神风貌,塑造健康、乐观的大学生活方式,让学生悦纳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求自信的支撑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2.心理活动月的各项活动可以结合宿舍文化节走进学生宿舍。如开展心理健康普查,筛查出测试指数相对而言偏低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那些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早日走出心理困区,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到阳光和温暖,从而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3.心理咨询室进宿舍,给同学提供更方便的咨询场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然而生命的困惑、成长的烦恼、失败的苦痛却如影随形,时刻困扰着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是大学生走向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各高校都有心理咨询的指导老师,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把心理咨询室设立在宿舍区内,可以方便学生前来咨询。咨询室可以选择在比较幽静的位置,既保护同学们的个人隐私,又让心理咨询更接地气,帮助同学们用自己年轻的心去感受生命的活力、心灵的宁静,去体会社会交往的和谐、人间真情的温暖,去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
【作者简介】李 霞(1983— ),女,广西博白县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