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款发动机机油压力传感器安装孔漏油问题改进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某款3缸发动机在热试磨合后,缸体机油压力报警器安装孔漏油问题,经确认机油压力报警器安装孔出现裂纹,导致机油流出。经分析原因为机油压力报警器拧紧螺栓为锥螺纹,拧紧末期对螺纹孔进行挤压,径向力达到破坏力矩,安装孔出现裂纹,导致机油泄漏。
  Abstract: After a certain 3-cylinder engine is run in by hot test,The oil pressure alarm mounting hole of the cylinder body leaks oil,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oil pressure alarm mounting hole is cracked, It causes the oil to run out. After analysi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oil pressure alarm tightening bolt is taper thread, Extrude the threaded hole at the end of tightening, The radial force reaches the breaking moment, A crack in the mounting hole caused an oil leak.
  关键词:发动机;机油压力报警器;螺纹孔;漏油
  Key words: the engine;oil pressure alarm;threaded hole;oil leak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1-0075-02
  0  引言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各类的异常问题,漏油问题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微小漏油会对使用感受产生影响,当机油泄漏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发动机异响及拉瓦问题,最后造成发动机报废,所以漏油问题在发动机需要避免,本文对某款发动机机油压力报警器安装孔漏油问题进行剖析。
  1  问题描述
  某款3缸发动机在热试磨合后,缸体机油压力报警器安装孔漏油问题,漏油部位如图1所示。
  2  原因分析
  2.1 故障确认
  ①对装机前拧紧数据进行调查,安装力矩要求15-18N.m,实际拧紧力矩为16N.m,无异常;②发动机整机试漏合格,无异常;③报警器:报警器外部结构完好,螺牙无损坏问题,螺纹规格满足要求,如图2所示;④螺栓孔:螺纹孔内螺纹无滑丝乱牙问题,但螺栓孔口部位存在异常裂纹,螺纹延申至第四个螺牙部位,如图3所示。
  结论:机油压力报警器螺纹存在裂纹,油道内的机油无法封堵,通过螺纹裂纹流出,导致发动机漏油。
  2.2 故障分析
  通过零部件拆卸分析,发现螺纹孔存在裂纹,对裂纹产生原因分析如下:
  ①螺纹孔位置:通过三坐标分析,螺栓中心与螺栓搭子中心偏差满足要求,无严重偏心问题;
  ②拧入深度分析:机油压力报警器(如图4所示)正常安装后,机油压力报警器螺纹根部大端面与缸体螺纹孔端面距离6±1mm,实測5.1mm(如图5所示),间隙满足要求,螺栓选入深度无异常;
  ③缸体材质分析:对安装搭子硬度进行分析,硬度要求180-230HBW,实际检测为191HBW,硬度符合要求,金相组织A型石墨4级,珠光体含量98%,满足要求;
  ④拧紧配合分析:如图4所示,报警器螺纹形式为锥螺纹,在拧紧过程对孔螺纹产生挤压,存在径向力,当孔应力达到孔壁承受极限情况下,螺纹孔存在产生裂纹的风险;螺纹拧紧试验:取5台缸体,若干新的机油压力报警器,每个缸体分别进行16N.m、18N.m、20N.m、25N.m、30N.m、40N.m拧紧试验。5台缸体螺纹均在20N.m拧紧的时候产生裂纹,且每次拧紧后报警器端面到螺栓搭子端面的距离依次减小1mm,说明存在扩孔挤压现象;
  ⑤故障批次确认:通过排查,发现故障发动机均通过性能台架的抽检磨合,台均存在更换机油压力报警器的环节,对报警器更换工艺进行分析。
  冷试前:安装工装机油压力报警器,力矩8±1N.m,如图6所示。
  冷试后:安装机油压力报警器,力矩16.5±1.5N.m,如图7所示。
  性能台架抽检:更换三通工装机油压力报警器,力矩16±2N.m,如图8所示。
  性能台架抽检试验后:更换原机机油压力报警器,力矩16.5±1.5N.m。
  结论:通过对故障批次进行分析,故障批次均与性能台架多次对螺栓孔进行拧紧有关;
  拧紧试验结果与拧紧分析一致,锥螺纹在拧紧时对直螺纹孔产生径向挤压,多次拧紧容易导致螺栓孔产生裂纹。
  3  整改对策
  对螺纹孔增加沉孔(如图9所示),沉孔存在释放应力效果,防止锥螺纹拧紧时对螺纹孔口边缘产生过度挤压,避免裂纹的产生。
  4  效果验证
  ①拧紧验证:准备5件增加沉孔的缸体按照上文进行拧紧试验,拧紧至40N.m螺纹孔仍然完好,无裂纹问题,整改效果明显。②耐久试验:通过2台800H耐久试验,无泄漏问题,整改有效。
  5  结论
  锥螺纹与直螺纹配合后,多次拧紧存在对孔口径向挤压的弊端,通过对螺纹孔口增加沉孔方案进行规避,端面沉孔对锥螺纹挤压孔口应力进行释放,有效解决拧紧裂纹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将庆.汽油发动机缸体主油道堵头漏油分析与诊断[J].汽车实用技术,2020:2-3.
  [2]张立荣.捷达伙伴轿车变速器瓢壳与发动机缸体结合处有渗油[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5:2.
  [3]张育春.发动机密封面漏油问题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4(2).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乘客,高速、重载成为了轨道车辆发展的方向,而高速内燃动车组也被提上研究方向。由于内燃动力包安
摘要:针对某小型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叶片的环形燕尾形榫头结构,通过UG表达式功能和workbench的parameter set功能,将榫头轴向宽度、周向宽度等列为输入参数,榫头和工作面的平均应力为输出参数,并将最终结果导入EXCEL图表分析中得到拟合曲线,实现不同榫头大小下喉道和工作面的应力研究,为结构方案初期榫头形式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燃气轮机;压气机;燕尾榫头;平均应力   中图分类
随着大气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出现,传统汽车对环境的污染逐渐为人们所诟病。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电动汽车顺势诞生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掣肘,BEV始终有
摘要:本文以某高端乘用车涡轮壳自动检查单元建设为例,通过自动上下料改造方式,将现有人工上下料的气密性检查、尺寸检查等工序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替代方式改造成自动上下料,实现模块化柔性制造单元,达到减少工人数量,增强过程稳定性,集成化、低成本的效果。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改造;检查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往复式压缩机作为目前各工厂最常用设备之一,普遍用于各种环境,但目前往复式压缩机面临机械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供一种新型往复式压缩机的优化思路,并用Solidworks进行
以某发动机动力总成为对象,采用多参考点最小二乘复频域法,通过模态试验测得振动响应,以获得发动机模态参数及振型。同时采用有限元-多体动力学-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声场
摘要: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以润滑油为工作介质实现重载转子的润滑,在重型和大型以及超大型机械中应用广泛。建立椭圆滑动轴承的径向流体动压滑动数值模型,通过Dyrobes软件分析不同预负荷条件下椭圆滑动轴承对油膜刚度与阻尼、油膜压力、Sommerfeld数和雷诺数、摩擦功耗的影响。分析表明适当的增加预负荷能改善润滑条件,第二油楔面的形成有利于增加转子的稳定性。上述分析结果对椭圆滑动轴承的设计提供了设计参
履带车辆在较为松软土地上行驶时,会出现低速侧滑移,高速侧滑转,导致履带块与地面之间的实际速度和轨道的卷绕速度不一样。滑移率和滑移率是量化滑移量的指标,但目前还没有滑
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在不同的空气工况下,对三组不同的散热器翅片厚度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厚度下翅片的温度及换热系数。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空气工况下,翅片厚度等于0.1
摘要:针对某V型柴油机出现的转速下降、起动失败和游车等故障,介绍了调速器电液转速设定机构、起动原理和缓冲补偿单元的工作原理,结合电液比例电磁阀、停车装置和缓冲活塞组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取得初步判断后再进行相应的检查、分析和故障位置的确定,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试验。  Abstract: The electro-hydraulic speed setting mechanism and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