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26-01
  一、前言
  任颐,字伯年,号小楼,浙江山阴县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尤以人物画著称,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人物画取材广泛,多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以其个性鲜明的特色,打破了清末画坛的沉寂。
  鸦片战争后,中国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当时不少的画家反对复古派,对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艺术家的画风表示心服,于是这些锐意求进、大胆革新的画家形成了我国近代绘画的一大流派——海上画派。而任伯年正是“海派”画坛上的佼佼者。他在前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对中国画探索理解,勇于创新,结合西方绘画的有利因素,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魅力的艺术特色。
  二、肖像画和写真术
  任伯年的肖像画是家传的,他从小受到父亲的传授,在传神与默写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在他的肖像画创作中,具有明显的民间肖像画的影子。任伯年画肖像画十分注重对人物的观察。据传:任伯年十岁左右,有一次他父亲出门,恰巧有朋友来访,年幼的任伯年盛情的接待了来客,客人坐了片刻就走了。后来,父亲问他是谁来了,伯年答不上来姓名,便拿起一张纸,把来者的形象迅速画了下来,他父亲看了,欣然“嗯”了一声,“原来是他来了!” 这虽然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但说明任伯年从小就十分注意对人物的仔细观察,已经能够准确把握住对象的神态与特征。徐悲鸿先生在《任伯年评传》中所说:“学画必须从人物画入手,且必须画人像,方见功力”。 [3]由此可见画家对人物画的把握是极为重要的。至于默写,无疑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点。古代有许多有关传神的著述,都强调默写的传统,任伯年早期的绘画中体现了这一点。正是由于父亲任何生对他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使他继承了肖像写真术,对他将来的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西方艺术的借鉴和吸收
  任伯年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随着上海的开埠通商,大大加速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他大胆的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的优点,并与中国的传统绘画相融合,无形中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焕发出新的面貌。他的人物造型结合了西方绘画的元素,人物的比例、形体结构、形象特点都十分准确逼真,将西方绘画的交点透视法运用在中国画中,与传统人物像画相比,任伯年的人物画在造型上呈现出饱满的立体效果,使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有了重大的进步。
  四、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一)构图新颖,匠心独运
  任伯年的人物画构图灵活多变,在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能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取舍,将画面中的物象和谐统一的组织在一起。又因任伯年曾学西方绘画的影响,借鉴西方化的透视,创造出更多灵巧活泼,自然传神的构图形式,给观者清新别致的感觉。
  蔡若虹先生在《读画札记》中曾说:“如果说任伯年的画鸟创作的意境是诗,那么他的构图就是音乐。”[6]任伯年的构图方式活泼灵巧,画面整体感、节奏感、与韵律感相统一,使画面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色彩,与传统相比构图形式更近了一步。
  (二)取材生活,反映当代
  “丹青来自万物中”, 艺术来源于生活,源于内心,发自肺腑。而任伯年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直面社会。他十分重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悟,正是这样才使他的作品真正的达到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境界。出自他笔下的《玩鸟人》《猴戏图》等作品,给我们展现的更多的是他对市井百姓生活的关注。特别是《猴戏图》中的卖艺女子,向观者展现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作者通过含蓄的方式,将这一现象表现出来。
  (三)以形写神,神形兼备
  人物形象的生动传神,是任伯年人物画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任伯年的人物画间接地继承了陈老莲怪诞夸张的造型方式,但他在创作中也注重人物的写实,加强对人物内在精神的表现,加上对人物的形体的合理的夸张,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显得生动自然,毫无造作,深受人们喜爱。任伯年成熟时期的作品,人物的造型上丰富多样,他高超的技巧是他在人物造型上由“以形写神”做到“形神兼备”。
  (四)造型独特,雅俗共赏
  任伯年的画造型鲜明,雅俗共赏,正因为这独具的特色使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也备受世人关注。尤其是画中雅与俗的并存,是近代以来研究任伯年画所关注的焦点。
  任伯年的艺术生涯有三个时期,幼年学习写真术,跟随任氏兄弟师法陈洪绶等大家。后来将西洋画中许多有益元素融汇进中国画中,使绘画技艺日渐完善。除此之外,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其作品“入俗”的原因之一。由于绘画艺术的商品化,画家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在绘画的题材与内容上带有一定的商业性,又因任伯年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作画,融合民间场景,更贴近生活,所以作品中有俗的特点。
  任伯年的人物画以通俗的题材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又因其作品赋予的“文人思想”得到了上层社会的认可,形成了个性鲜明,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使得传统人物画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了一次新的发展。
  五、任伯年人物画的影响
  任伯年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一代大家,他的艺术既遵循了前代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西画造型中的写实因素,开创了人物画的新面貌。本文通过对任伯年的生活背景、家传继承、文化传播等因素来分析任伯年人物画的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任伯年的人物画是中国传统人物画向近现代人物画转变的坐标。
  任伯年的人物画,由于其特定的生活环境,使他的作品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任伯年将现实生活与传统绘画题材相结合,作品意境深远,雅俗共賞。除此之外,任伯年在与诸多文人画家交往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使得他的作品饱含文人雅士的神韵,深受当时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他的人物画题材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之,任伯年的人物画给予我们很大启示,他将作为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永远飘扬,激励后人。
其他文献
建立了一种采用逆王水和氢氟酸的混合体系微波酸消解土壤与水系沉积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六种金属元素(As、Cd、Pb、Cu、Cr和Ni)含量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消解温
精神控制是邪教反人类、反社会本质的重要特征之一。邪教精神控制具有诱导性、欺骗性、隐秘性、强迫性和顽固性等特征。应准确把握邪教精神控制从心理诱导、氛围营造、隐瞒欺
服役多年的桥梁由于没有初始条件的有限元模型,也没有长期健康监测数据,因此通过有限元修正来对旧桥进行模拟分析一直是一个热点。基于某运营2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破
挖掘机斗齿由于受多种复杂工况条件及软介质的影响,传统高锰钢(ZGMn13)斗齿不能满足其磨损要求;通过对低碳低合金钢的成份、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的研究与分析,并
高中地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文理兼具的特殊学科,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教学和学习中都离不开地图,地图已经成为地理学习的“官方语言”。在本文中,笔者整合了自身教学
摘要: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新常态”下更加得到重视,它是以视频微课为授课手段,让学生在课余的空闲时间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任务性或有目的性地进行自主预习指定的知识,老师在课堂授课时“以学习任务为引导,以巩固知识或技能为目标”开展教学。本文以《机械识图》课程中绘制圆柱的三视图和轴测图内容为例,来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