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招生工作六措施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稳定办学规模,困境中求发展,吉林省农广校在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工作中,采取了六项措施开展招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结合组织部门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工作
  为了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在中央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下,各级组织部门都制定了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吉林省农广校要求各级分校抓住这一契机,争取了部分生源。前郭县农广校主动与县委组织部协调,并赢得支持,依托县“农村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开展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工作,2011年至2013年累计招生中专生400多人。
  二、依靠奖惩制度,鞭策鼓励职工开展招生工作
  面对开展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难的困境,学校在全省范围内,宣传和推广了辉南县农广校实行奖惩制度的做法,鞭策鼓励全体职工参加招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辉南县一所分校三年累计招生500多人。
  三、结合各种农民培训项目开展招生工作
  “招生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尝试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农民创业培训和科技入户等项目结合,开辟了部分生源。德惠、东丰等分校结合这些项目,完成了招生计划。
  四、与多部门联合办学开展招生工作
  近几年,很多部门都有农村人才培养任务和意愿,但不是每个部门都有农广校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与有意愿培养农村人才的部门联合办学,有很大合作空间。省校要求地县校积极主动与这些部门协调,开展联合办学工作。镇赉、洮北、梅河口等县(市、区)分校,工作成效显著,都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
  五、利用国家助学政策开展招生工作
  国家对涉农免学费全日制中职生,招生和办学条件要求很严格,很多分校因条件不具备,而无法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省农广校号召基层分校,想尽一切办法,完善办学条件,争取今年在这项工作上有所突破。通榆县分校与县里的一所计算机学校联合办学,利用该校的教室、寝室和食堂,完善了免学费全日制中职生的办学条件,2012—2013年两年累计招生学员200多人。
  六、结合有关农业政策开展招生工作
  通化市5所分校,利用《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委托经营种子的,应当有一名以上具有相关专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种子技术人员”的要求,与当地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2013年招收种子经营人员400多人。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