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钠林格液用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容量治疗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huaji1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应用醋酸钠林格液进行容量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择期手术的发绀型先心病患儿,经其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后均静脉输注醋酸钠林格液进行容量治疗,根据"4-2-1"公式计算输液量(A组,体重第1个10 kg补液量为4 mL·kg-1·h-1,第2个10 kg补液量为2 mL·kg-1·h-1,第3个10 kg及以上补液量为1 mL·kg-1·h-1),以及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50%(B组)或100%(C组),输注时间均为30 min。分别于输液前及输液30 min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酸碱状况和电解质水平;记录输液前及输液10、20、30 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输液30 min的中心静脉压(CVP);记录输液后发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

26例患儿均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月龄1~36个月;体重3.6~16.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输液30 min,B组患儿pH值较输液前明显升高(7.35±0.05比7.32±0.06,P<0.05),其余两组输液前后pH值无明显改变;3组患儿血细胞比容(Hct)较输液前明显下降(A组:0.433±0.141比0.473±0.146,B组:0.324±0.054比0.372±0.063,C组:0.363±0.097比0.418±0.111,均P<0.01),说明3组患儿血液均得到了有效稀释;但3组间输液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先心病患儿输注醋酸钠林格液后,血乳酸(Lac)水平由(1.33±0.63)mmol/L下降至(0.98±0.36)mmol/L,血Ca2+浓度由(1.22±0.06)mmol/L下降至(1.19±0.06)mmol/L,血Cl-浓度由(108.74±2.70)mmol/L上升至(109.77±2.5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3组间输液前后Lac及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液后3组患儿间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输液时间对SpO2F=5.998,P<0.01)、HR(F=34.279,P<0.01)和SBP(F=4.345,P<0.05)均有影响,其中A组和C组患儿输液后HR均较输液前明显下降,A组患儿SBP随输液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输液30 min B组CVP明显高于A组。所有先心病患儿输注醋酸钠林格液后均未发生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结论

醋酸钠林格液用于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容量治疗可有效预防Lac水平升高,不会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且所设输液量未干扰血流动力学指标。

其他文献
背景  神经疾病的营养障碍问题较普遍,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源性呕吐、神经源性球麻痹、神经源性呼吸衰竭以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均可影响营养代谢情况,可能有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也可能引起营养不良(malutrition)(虽然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肥胖两个方向,在此是指营养不足),从而加重原发疾病,增加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结局.因此,针对神经疾病患者的治疗应包括改善患者的营养代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临床路径对突发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2017年7月开始实施急诊呼吸心搏骤停临床路径前后1年内经急诊救治的突发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以实施临床路径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指导救治;以实施临床路径前(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