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邻里效应的南亚地缘经济产业格局演化及趋势分析

来源 :南亚研究季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当前在“中美对抗”的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地缘经济博弈的关键领域已转向南亚次大陆,故全面审视南亚地缘经济动态必不可少。地缘经济的核心是产业,分析应从南亚产业格局开始。本文在概括了南亚各国的产业格局演化现状后,着重在时空背景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认为若相邻国家的产业结构(这里指第二产业占比)变动(增加)1%,本地的产业也相应变动(占比增加)0.273%,证明了南亚产业结构变动的邻里效应呈现出跨期特征。最后本文结合演化概况、实证结果与当前不同的背景因素影响认为,印度不合理产业结构、大国的南亚地缘政治经济博弈和
其他文献
一、新泉整训概述。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部分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原宁冈县著市镇)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或“朱毛会师”。会师后的5月4日,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支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不断增长,投资行业和投资方式也逐渐多元化。但是,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经济体相比,中国企业的投资总体规模较小,投资区域和行业较为集中,投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此同时,由于世界、地区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越南国内情况和中越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国企业在越南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也逐渐显现,诸如东道国制度欠透明和腐败违约问题、投资政策的频繁变动、社会骚乱与工人罢工时有发生、因南海领土争端引发的中越关系波动、地缘政治和域外大国的竞争等因素,已经或多或少地
2015年,中巴两国外交关系被提升至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传统友谊与全方位合作得到深化和稳固。基于这一背景,巴基斯坦人是否对中国或中国历史有着相对全面和详细的了解呢?我们以巴基斯坦历史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巴基斯坦学校六年级到八年级的八套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写。研究发现,巴基斯坦现有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篇幅总体占比较小,内容也很不完整。从教科书编写者的角度看,巴基斯坦本土统编历史教科书只简略讲述了中国古代文明,不涉及中国近现代和当代历史内容;英国学者编历史教科书虽勾勒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
例外条款是条约设计中的精华所在。很多国际贸易与投资协定中都包含有关安全措施方面的一般例外条款,表明普通经济活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分界线。这种安全例外条款使国家安全和经济全球化成为战后自由主义秩序中两个独立的领域。然而,当前世界贸易体制不得不应对网络安全、恐怖主义和能源安全等完全不同于传统形式的国家安全威胁。此外,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已上升到“国家安全威胁”的级别。近期,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给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带来严峻的挑战。这就提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避免安全例外条款被当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