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有自己的鬼斧神工(组诗)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窗外的霍童溪
  一袭曳地长裙,掩不住的冰肌玉骨
  叫蓝天自愿低下来,把你仰视
  即使山风也袅娜不过你流水的腰肢
  对这世界有无端的错误,你的眸子
  这未曾公开发表的一行纯净的诗
  谁翻开了,都读到大地的福祉
  居住的地方有这样一条流水就够了
  哪怕像一株水草,曾经为她迷失
  多少不可复制的珍品像风华绝代的
  女子,我们的亲近是梦想的奢侈
  隔着车窗怅怅地看你,霍童溪
  你会擦去我的足迹我会把你烙在心底
  大自然有自己的鬼斧神工
  这一江滢滢碧水滋养得
  一座座山峰骨骼清奇
  叫多少山川艳羡,甚至较劲妒忌
  可游船上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那些原本清奇的面容
  有了某种挥不去的气息
  畫廊十里,淡墨写意
  一幅幅山水若能框住脱下来卖
  两岸怕是唯余野地
  哪里凿成暗河,哪里劈为峭壁
  大自然有自己的鬼斧神工
  无须人类削足适履
  山水不能言语,或哭泣
  每一处人工的伤痕都是求祈
  请让我远离尘嚣在乡野独自美丽
  木 蝴 蝶
  来自天空之城,乘豆荚形飞船抵达
  打开密封舱,却不见来访的天使
  只见三千张沉睡的蝶翅
  层层叠叠像码放着旧宣纸
  难于想象那些嫣红明丽的脸庞
  一阵风竟成如此枯槁的容颜
  仿佛访仙人重返人间,月光遍地
  白毛女的故事找到真实的原型
  从迎风绽放到屏息敛容,木蝴蝶
  多像我们的爱情,由夏入秋
  老成一味药,却有着
  其他本草不可替代的功用
  残 鲨
  砍下了所有鱼鳍,一只小鲨鱼
  被重新扔回海里,就像
  把一个孩子剁去四肢
  扔在荒郊野地
  电视里那只渐渐下沉的鲨鱼
  吃力地摆动流线型身体
  血水漫红整个画面,我的悲愤
  以一种疼痛穿透心底
  一场未完成的凌迟,即使
  不当看客也被视为默许
  如果大自然也抡起复仇之刀
  谁能护住我们身上的鳞鳍
  秋分,车过杭嘉湖平原
  从上海求医归来,动车
  穿过秋分和杭嘉湖平原的傍晚
  像一根无限拉长的蚕丝
  一把利剪划过南宋临安的丝绸
  我的心,我的医嘱重重的心
  仿佛被一根银针穿透
  看着窗外,那些久违的美好
  忽然觉得动车穿过平原像一行
  瞬间滑落的泪水,秋意
  也瞬间穿过薄暮与我心头
  中 国 蓝
  把南海的蓝命名为中国蓝
  是我的祖先最早把一颗蓝宝石
  雕刻成波纹体的中国印章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我的祖先在诗经中这样歌唱
  那是仙人们常常飞越的地方
  一抹深蓝来自民间的仰望
  那个叫观音的女子高踞云端
  她手持的净瓶里装着南海
  轻轻摇动海面波涛荡漾
  他们把东西北三江赶入南海
  让同源的水脉滋养别样的风光
  珊瑚虫造屋,绿蠵龟漫步
  鱼类活得忙,海鸟舞得欢
  翡翠鸟的翅膀钤印着中国蓝
  那份深入中国人根脉里的蓝
  像描在瓷器上的青花色
  又像沉淀在岁月里的蜡染时光
  一轮阴晴圆缺的东坡月
  辉映海青天骨骼里盐铁的光芒
  南海的蓝是一种沉醉的蓝
  盛世长安需要这一壶蓝色琼浆
  可再多栅栏岂能拢住这群蓝鬃的烈马
  军舰鸟绕着军舰祈愿
  这是一座祈祷和平的教堂
  责任编辑 小 山
其他文献
颜良重,福建大田人,曾在《福建文学》《诗歌月刊》《滇池》《诗潮》《满族文学》《海峡诗人》《新诗》和中国诗歌网等发表诗歌作品。在《山东文学》等发表小说。出版散文集《白发均溪》。  一  玉田市神偷被抓的消息,对多少家庭形成快感的冲击很难说,但切切实实成了科勒和肖楠这两个死对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好比油锅滴进一滴水,让惠美感到十分意外。  科勒感兴趣的是,这事是不是真的?房东老太太已经多次站在窗外告诫
全球首款98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全球首款10K超高清显示屏,代表着未来显示技术方向。  可触摸透明显示屏制成的冰箱“玻璃门”,冰箱内物品一览无余,还具有播放视频功能。  一面看似普通的穿衣镜,轻轻一点就变换为具备多项功能的触控显示屏。  …………  在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厅,这些高科技产品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  “尽管这些产品目前还是小批量订制,但未来的智能生活就在眼前。”提起京东方
从窗下走过  我想  抓住顺墙而走的风  其实,我知道  抓住的是,世上的疼痛  窗下的草,比我旺盛  风,吹向草的长势  風,落在屋下的窗  如果,在还乡的路上  为风开一扇窗  是多余的  一 把 秋 草  在风中摇晃,我执意  要看见的一把枯草  无法拍动风的两岸  只能跪进  被薄雾覆盖的  很深的秋季  无法逃离四季的循环  这把秋草,浅泪慢慢渗入  被风划伤的皮肤  也许,这一切  成
禹风,复旦大学学士,巴黎高等商学院硕士,PADI开放水域潜水员,上海作协会员。自2015年10月起发表长中短篇小说,获得过2018年度山花文学双年奖及上海作协2017年及2018年“年度中篇小说”奖项,作品入选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代表作为《静安1976》。  一  早起我们都看奇幻窗花,冷冽北风刮了一夜,到凌晨绵密地降雪。推开窗,空气冰鲜,地裹银装,积雪到人脚踝。  窗花这妙物令我百
用唐朝诗人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句来形容我在《福建文学》从事编辑工作16年的经历,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我人生中一段身心愉悦的美好时光。或者说,文学编辑是我非常喜欢,也契合我个性的职业。  从18岁开始工作到61岁退休,我当过知青、工人、编辑、教师。头尾43年工龄里,当知青和工人只有5个年头,剩下的主要是从事编辑和教师职业,时间几乎对半。  1977
现代诗发展到现在,已的确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有的成规、标准、边界,都遭到了质疑、显出了其有限性,一切的命题似乎都会遇到它的反题,并被阐述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有人说现代诗是少数人的事业,在社会分工、文化分层越来越精细的情况下它只能越来越小众,有人说诗歌如果不能被大众所接纳,便没有真正的生命力,最终只能自生自灭、自掘坟墓;有人说言为心声,诗歌只能是个人的、个体的,有人说诗歌要有公共性的视
蒋大荣,85岁,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法委副书记。退休23年,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言,恪守自己的承诺: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永远跟党走,全心為人民。  退休后,蒋大荣仍每天坚持学习,每年学习笔记达10余本。他常到区委党校和各部门上党课,义务宣讲党史,让2000多名干部职工接受鲜活的党史教育,思想受到洗礼。他常说:“我家现在四世同堂,三代从警,生活美满幸福。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我的今天?”  蒋大荣
从教科书里走出来  關隘就不是一般的关隘  长眠在这里的人们  他们是否还在山顶上  遥望故乡  莽莽群山都在脚下  千里长风拂尘扫垢  历史在这里凝聚  枪声震塌了腐朽的世界  今天的人们 旅游之中  是否在艰难的攀援里  抬眼湛蓝的天空  那行从诗词中飞出的大雁  正朝着太阳的方向
我们经历过一个非常严酷的文学时代。那个时代把文学分成两种,一种是香花,一种是毒草。所谓香花,即是符合当时推行的、所谓政治性强的作品。除此之外,剩下的就都是毒草。那时的文学批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要么“浇花”,要么“锄草”。文学的园地经过这样一茬又一茬的“剪除”,其状况的惨烈可想而知。后来有了一些“觉悟”,作了一些调整,时间大约是“三年困难时期”过去、“文革”开始之前,饥饿夺去了几乎所有的体能,人们已
童话是每个人儿时最好的“玩具”,我们都曾体会到,那种万物皆有生命、皆有情感,故事充满奇异想象,惊险曲折但终于达至快乐圆满的美好世界,实在是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了无可替代的愉悦和滋养。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生命成长、心灵成长的甜蜜时期。随着年龄增长,美好童话却难再触动我们成熟的心灵了,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有了科学理性及功业目标的坚固结构和外层“保护”了。  一直以来,两个在海底深深“熟睡”的人,他们如此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