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以机制创新,助力国内一流科学城建设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庆高新区,2个小时就能开办一家企业——30分钟在网上填写资料,一个半小时后台审核,“一码通行”营业执照就趁热“出炉”。
  李先生拿到“一码通行”营业执照时很惊喜,他没想到这么快办完,不同于普通营业执照只集合市场主体资格信息,它还加载了卫生许可信息,通过扫描右上角的二维码就能查看。
  这样高质高效的创新服务,在重庆高新区已成常态。
  自去年7月1日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以来,已有15个政务服务机构入驻,涵盖市民、企业、不动产、税务、工程建设、公安、就业及人才、婚姻登记八个版块。高度整合的模式带来了为民办事的高效率。如今已有1000多项业务可在这里集中办理。
  大厅里,人们进进出出,与墙上“马上办”“网上办”“一窗受理、一次办成”等字样呼应,诠释着“重庆高新效率”。

成渝双城营商环境协同优化


  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有一个特殊窗口,即“跨省通办”窗口,它连接着成渝两地的企业。
  去年6月,成都的谭先生就远程拿到了重庆分公司营业许可证,这是成渝两地高新区探索市场监管一体化颁发的首张跨省营业执照。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信息壁垒,申请人只需线上提交资料,无须来回跑。目前两地已联合颁发28份营业执照。
  自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及2020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以来,成渝两地联动发展迈入新阶段,包括共建西部科学城。
  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有“向西联动渝西、辐射川东”的优势。它以重庆高新区直管园为核心,由重庆高新区作为规划建设的战略平台,联动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五个行政区,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西永综保区等多块“金字招牌”。
  重庆高新区深知,一流的科学城建设需要人才、企业、项目等创新要素聚集,需要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此,重庆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小政府、大服务”改革落地,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市民及企业切实感受到了高新区的创新活力。

小政府背后的机制创新


  相比一期,重庆海吉亚肿瘤医院二期环评审批缩短了20个工作日,节约经费约30万元。
  “以前要編制三本报告、花费三本报告费用、跑三次部门。”重庆海吉亚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袁浚修表示。
  以往,企业环评审核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入河(湖库)排污口设置论证、水土保持方案三本报告,委托三个单位编制,报给不同部门审核,等三个批复文件,时间成本及花费较高。
  去年,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推动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我们承接了市级层面生态环境局和水利局两部分工作,因生态环境部分的入河(湖库)排污口设置论证、水利板块的水土保持方案有很多相通之处,改革时就将这两部分融入到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事项里。”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刘晓琴表示,改革后企业只需编制一本报告,付一本报告费用,把报告交给行政许可服务科即可,不算编制单位编三本报告时间,能节省20个工作日。
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给市民办理相关业务。摄影/雷键

  改革成效立竿见影,这其中包含着的都是重庆高新区建设者的心血。为推动改革有效落地,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审批人员不断与建设单位、环评编制单位交流,讲解改革要求、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要求、梳理项目报告编制重点,将重复内容能简化就简化。
  回忆环评审核过程,袁浚修很感动,他说第一次遇到审批人员全程一对一服务,除在工作时间提供咨询帮助,上下班路上也会来询问进度、给予帮助。
  改革后,对审批人员要求更高了。刘晓琴表示,以前是三个部门三个人审批三份报告,如今是一个部门一个人组织三部分工作。审批人员要熟练掌握三部分技术能力,需要从企业一入驻就做到尽早了解企业情况。
  “三评合一”改革是全国首创,项目成功审批为重庆高新区后续企业入驻打好了“样儿”,也为全国带来可借鉴性价值。
  为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重庆高新区各部门还深入到上海、深圳、浙江等地调研学习。如今除“三评合一”,“一码通行”营业执照、“交房即交证”改革、“交地即领证”改革、“一业一证(照)”改革等18项全市乃至全国领先的创新举措已落地。

撒下种子,收获草原


  在蝴蝶里小区,拿到不动产权证书时,戴女士格外激动。虽知道重庆高新区有“交房即交证”政策,真拿到证时她还是无比意外。
  “以往都是房屋交付后,约定180天内为业主办不动产权证。如今只要一次性申请,就能交房交证,减少跑部门、重复交资料的时间。”蝴蝶里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交房即交证”是重庆高新区破解不动产登记堵点难点的一项措施。企业只要在项目竣工验收时提交竣工规划核实确认、房屋首次登记和权属转移登记申请,取得竣工备案证和竣工规划核实确认书后,就可领到“房屋大证”,交房时购房者就能领到不动产权证,购房者也能更快办理落户、解决子女读书等问题。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极简办证已成新风尚。科学谷是重庆首个“交地即领证”项目,项目承建方工作人员刘小燕表示,去年提交申请书、身份证明材料和出让金缴款凭据三项材料后,第二天就领到了《交地备忘录》《不动产权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节省了五个月左右时间及上千万元资金成本。
  今年6月,全国首张“一码通行”营业执照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出,重庆高新区在美容美发业、婴幼儿沐浴室等实行卫生许可告知承诺管理的公共场所试点,将市场监管许可和卫生许可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并将许可权限下沉到镇街,申请人就近提交一份申请即可获得两份许可。
  数据多“跑路”,市民和企业少跑腿,一个智慧城市模型已在重庆高新区显现,这也正是“小政府、大服务”改革出发点。
  科学的发展就像马拉松比赛,优质的营商环境是赛道旁的供给站。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一系列改革举措正着力构筑起一流营商环境,也在向创新创业者承诺:服务工作已做好,你们只需向前跑。
  随着“十四五”开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度,西部(重庆)科学城区域价值不断提升,创新元素日益聚集。放眼望去,忙碌的工地、穿梭的运输车……正昭示着这片沃土酝酿着巨变。我们相信,在这里,撒下创新种子,就会收获一片草原。
其他文献
病毒還在蔓延,拐点尚未到来,但各地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经趋于平稳。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15家方舱医院陆续启用,各省医疗队开赴武汉并对湖北省其他各地进行对口支援。湖北之外,在春节返程的压力之下,全国各地正在防疫和复工之间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  此时,距离疫情最初的暴发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场由上而下的国家行动,能否在疫病防控战场上
5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即将取消本科的消息传出,瞬时引发热议。  而根据该学院彭兰教授等人的透露,“取消本科”是在为整个清华教改即将实现的书院制教学铺路。2020年5月7日,清华大学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设立五个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闻传播的本科课程应该也会继续出现在这个学院中。  议论这场改革的同时,不少网友开始感叹过去
钱楠筠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女性总和生育率仅为1.3,与日本相似(2019年为1.36),而明显低于美国(1.7)。为了解决人口下降及快速老龄化问题,中国宣布将允许所有家庭最多生育三个孩子。但生育率低于替代水平只是中国人口问题的一部分,其另一个问题是,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中国1971年以前的生育政策支持多生多育,因而造成当前已成为或即将成为老年人的人口数量庞大:15~24岁人口的规模仅
02/2020 总第932期  操作电影《中国女排》这组报道的过程中,我关心的一个重点是,为什么陈可辛几乎是香港导演中最适应内地电影环境的人?  我在寻找答案的时候,首先见到他父亲陈铜民告诫他的一句话,“电影这东西是商品,要收回成本,不可成为艺术。你画一幅油画,怎样画都可以,因为只有画布和颜色,即使失败也所费不多。只是电影是不能艺术的,除非你的艺术可以让大家都懂。”陈铜民是一个自认“失败”的导演,
香港地铁站牌。香港电车路轨总长29.5公里,每日平均接载18万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现存唯一全部采用双层电车的电车系统。香港百分之七十五的面积是山林绿地覆盖的郊野公园。  香港,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她的纷繁复杂,一言难尽。说起香港,你会想到什么?密集的高楼大厦,狭窄拥挤的街道、耀目的霓虹广告,还有遍布街边的茶楼酒吧?这些或许都有,但如果你能够沉下来,静静地观察她,你会发现,在繁华喧闹的背后,最打
近日,在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的一场司法拍卖中,一张起拍价80元的游戏卡牌被炒至8700余万元,拍卖随即被法院叫停。该卡牌的原主人是一位叫张雨杰的“95后”。  张雨杰供职于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交易管理科时,贪污近7000万元。该卡牌被炒至天价又流拍的原因,以及其贪污之路都备受关注。《中国新闻周刊》获得的多份司法文书中,张雨杰本人及其多名前同事的证言显示,张雨杰19岁即到该单位任职,24岁时
基辅的教堂。  入境乌克兰的第一天,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那里的美女,而是一位中年大叔。当时,中国公民到乌克兰可以办理落地签,对喜欢旅行的人而言无疑是件好事,只是没想到,高兴得有些太早了。  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的入境大厅里办理落地签的人并不多,我排在第一个,办落地签的工作人员是一位略显秃头的中年大叔。只见大叔不紧不慢,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击着键盘,录入我的信息。敲了大概五分钟,大叔接了一个电话,
当我们的亲友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他们?  我想,我们能够做的第一点,不是劝他们“节哀顺变”,而是帮助他们去建立与逝者的“链接”。  丧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我们最难以接纳的,是与逝者失去链接这件事。换句话说,每一位失去亲人的人,都在内心以极其绝望的方式寻求着与逝者的情感链接。  我的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她5岁的儿子去世后,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灵异的事。比如,她上楼时,楼道里的灯光会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