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eme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讲课中来,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导入 职教语文教学 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能使这个“开端”变得相对美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毫无疑问,这个关键就在于如何导入。导入得法,好比响鼓的第一槌就击中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或者是思维和心理的杂念,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从而使整堂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职教语文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就如何利用课堂导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结了以下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导入方法,以及在运用中的一些注意点。
  一、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导入方法,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直接讲:今天,我们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诗《天上的街市》,接着就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二)设疑导入法
  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既然杜十娘与李甲已经做了夫妻,那么杜十娘为什么还始终不肯告诉李甲有关百宝箱的秘密呢?二是杜十娘身边有百宝箱,她还可以选择走别的人生道路,为什么还要投江自尽呢?要知道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难道她真的无路可走了吗?三是《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曾经让无数的读者洒下过同情的泪水,琵琶女与杜十娘都是风尘女子,两人都有过不幸的遭遇,那么相比较而言,琵琶女与杜十娘谁更值得我们同情,谁的形象更光彩照人呢?三个问题,言之凿凿,切中肯綮。在问题得以一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课文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作品更深刻的洞察力。
  (三)情感迁移法
  我特别喜欢《斑羚飞渡》这篇课外散文,每每讲授该篇文章时,都会采用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一家三口人在攀登悬崖时突然发生意外,绳索的钉子从悬崖缝里崩落,随时都有可能脱落;一家三口危在旦夕,为了减轻绳索上的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割断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学生往往都很安静地沉浸于对那位父亲的怀念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实人类和动物一样,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个非常美好的主题——爱。
  (四)由面导点导入法
  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而且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五)语感传送导入法
  在教《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吗?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承载着悲凉,惆怅与沉重,那无言的父爱压得我们心痛;还记得他老人家的《春》吗?那刚出生的婴儿,那花枝招展的姑娘,那健壮的青年,留在我们心中的美丽是无法阻挡和抗拒的生活活力。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先生的心灵荷塘,去解读,去品味那淡雅朦胧的‘美、喜、哀’。”说到这儿,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急切地想一睹朱先生的《荷塘月色》,自然而然地认真品读起文章。好的气氛激发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产生于所营造的环境中。
  (六)现代多媒体技术导入法
  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搜集了一些北京旧胡同幻灯片,让学生先从外观上了解胡同,从胡同奇特的建筑样式引发他们思考居住在里面的人的思想、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胡同文化真正的内涵。这种“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通过听录音朗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徐志摩那唯美、秀丽的笔调,更好地感受他诗中所呈现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七)历史导入法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寸光阴里。教师可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再现历史,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激活课堂。
  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得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如教学《荷花淀》那课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烽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从而启发他们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既要善用昨天的历史,又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八)直观教具导入法
  如在讲授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从超市买来了新鲜荔枝,上课时人手一颗,让学生围绕白居易的描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从荔枝的颜色、外形、口感上去了解荔枝,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非常直观地认识了荔枝,而且从荔枝特有的结构和果实特性上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众多知识点。这样的课学生觉得很有新意,用学生的话来讲:“头一次能在上课时吃水果。”
  二、注意点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导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
  “导入”不能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二)注重导入的新颖性
  课堂教学不能有固定的套路,导入也不能千篇一律、要常“新”。只有“新”,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
  (三)注重导入的针对性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但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
  (四)注重导入的主体性
  在课堂导入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中介,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境、因景而生,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2]魏书生.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3]郑丽莲.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育者的帮助,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情和道理二者紧密结合,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职业学校 班主任 情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感到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布大写的‘我’的存在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词汇习得的研究现状与其主要研究方向,以此强调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作者在对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从词汇学习策略的角度,引起教师对词汇学习策略训练的重视,提高学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成绩。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词汇学习策略 实证研究    1.研究背景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洲。当时的心理学界和教育界都认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有效体现,那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互动成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开展了以全面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只是学语法,也不只是学习词汇知识,而是主动地适应生活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将英语作为工具,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突出口语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在最初接触英语学习时都是充满兴趣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学好英语。但怎样才算是把英语学好,他们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教师在学习伊始,就可抓住师
摘 要: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推进教学进程、促进教学反馈,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有效化策略。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六字策略    孔子要求教师“循循然善诱人”,这句话放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理解,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合作、探究等激起其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教师
【教学背景】  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奔来的中华诗歌之河,大浪淘沙,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带着中华文明的闪光。徜徉在这诗歌之河,我们沉醉,惊异,流连忘返。含英咀华,我们能体味到它的博大,也能感受到它的深厚。然而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的时候,却往往会产生“曲高和寡”的尴尬,雅文化走进了书房,却多半被束之高阁,成为门面的点缀、装潢;诗词曲早已进入课堂,大半
摘 要: 绘画艺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与语文有共通之处。将绘画艺术引进高中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到位地把握文本,并且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真正快乐地学语文。  关键词: 高中艺术特长班 语文课堂 绘画艺术 引入课堂    语言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精神载体。人们常说:“艺术与语文是相通的。”因为文
摘 要: 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如何与新课改一同成长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反思。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及教学反思的内容。  关键词: 反思 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师生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自我发展、同伴相助和专家引领等。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审视和分析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作者从关心学困生及改进教育艺术等方面入手,总结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学困生 转化 教育艺术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落后,不少家长和学生对英语不重视,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学之无用,因而不努力学习;随着年级的上升,教材内容难度增大,学生学起来很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出时间、空间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他们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互动实效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