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实践·收获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郁葱葱的往事破土而出,我拨开眼前寂寥的渔樵耕读,面前是书山文海,字字珠玑。
  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从很久以前我用稚嫩的双手打开吱呀作响的老旧书箱时,和宋词斩不断的缘分便已化作无形的红线缠绕在指尖。
  感慨豪放派的雄浑,沉醉于婉约派的清丽,当我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不由得连声叫好。本以为是爱好使然,陶冶情操而已,但几年后,当我坐在看似沉默无声、却有数十人唏嘘不已的考场里,用一双写过千万字磨出老茧的手翻开卷子时,那两句词跃入眼帘,我不由得一阵狂喜。考题问的是这两句词写的是哪个节日?我大笔一挥,以遒劲的力度写下“元宵节”三个字。
  卷子发下来,必然是正确的。这不只是语文考试中多得到一分,更是对我所喜爱的词作数年积淀的肯定。若是用世俗眼光来评论,这是通往重点高中的一份小小的筹码,而在我的心中,诗词给予我更多的是美的享受。
  二
  春风拂去细雪,一场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布恩地亚家族错综复杂的关系,马孔多繁华褪尽的荒颓……各种知识难点频繁出现,我们一路披荆斩棘,而对手紧追不舍。同伴负责秒杀按键,争夺抢答机会,我则负责将那疑难杂问轻松化解。当显示屏上出现那道“马尔克斯著,反映拉丁美洲历史,是哪本著作”的题目时,场上顿时鸦雀无声,我的头腦中瞬间飘过四个字:《百年孤独》。那些挑灯夜读,擦去因感动而流下眼泪的场面再次浮现眼前,昔日拨开一摞摞卷子的掩饰,悄悄读完名著的情形,如重见天日般开出绚烂的繁花。
  那道难倒了一群对手的《百年孤独》终究被我抢了先,因为一个个正确答案的脱口而出,我们团队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我在竞争中体会着团队合作的快乐,体味着阅读带来的硕果,沉醉于发自内心的喜悦中。
  是平日潜心的阅读,奠定了我今日的收获。
  三
  宫宇覆上苔痕,王孙作庶人,史册太多浮沉。世间依旧熙攘,始终未变的是一本本书,是文字,是知识,是我锲而不舍地读书的初心。因为这一份不变的爱,才有实践中陆续取得的些许收获,而这一切都是无心插柳却成碧翠茵茵。
其他文献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阅读的我,在这“阶梯”上努力地攀爬,乐此不疲。我尽情畅游在书的海洋里,领略知识浩瀚,饱览河山壮丽,亦沉醉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里,尘世的喧嚣倏然离我远去。阅读,可缓解身心,可提高修养,可修炼品格,亦可提升写作水平。当青濛的山、澄澈的水拂过眼帘,那一股股充满着盎然生机的迢迢诗韵便宛若微风拂过心头,我自然而然地提起笔,描绘着春夏秋冬之独有的笑靥。  曾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答
雨,像丝帘般从天上垂挂下来,翻涌着,卷起一排排的波浪。又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音符,蹦到地上,便开出了一朵两朵的白色花朵。不一会儿,无数朵白色的花儿便聚集在一起,在大地上形成一片流动的花海。  这雨景,多美!让人想起“沾衣欲湿杏花雨”,但“吹面不寒杨柳风”倒说不上了,因为,在这里,这场春雨才是这片大地上真正的主角。正在写字的我,漫不经心地看着作业,心却已从屋内溜到外面去了。  雨在淅淅沥沥地下,伴随着
大雁南飞,轻轻划过天际,没留下一丝痕迹。  在这转瞬即逝的一瞬间,我仿佛听见大雁在振臂高呼,双翼掠过时撒下的音符缓缓落下,美丽而充满诗意,描绘出了一种美,一种生活中偶然的美。  小时候,我常常躺在草坪上,让自己与小草融为一体。  我常思考,这些小草从何而来?也许,是一只小鸟偶然间将它们带来这里的,或许是风将草籽吹到这里来的。不管怎样,它都以一大片绿色来回馈这小小的幸运。  我躺在苍翠的树阴下,欣赏
摘要:王安忆是当代中文小说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新作《一把刀,千个字》再次证明她的创作力历久弥新。在白描饮食男女同时,作品回向历史,思索革命和生命的意义。王安忆调动人物情节,“纪实与虚构”双管齐下,体现她拿手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不仅延伸王安忆左翼叙事辩证,也代表她近年藉小说思考形而上问题的最新尝试。《一把刀,千个字》延续了《匿名》 所给出的辩证逻辑,并将其连锁到革命叙事。由革命写到请客吃饭,王安忆运
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时间。逢年过节正是讲规矩、守纪律、显党性的重要节点。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员身份 。  过节要坚守细节。“四风”问题往往披着节日的外衣,以应酬之名,借饭局之机,乘拜年之风,不经意间渗入生活、麻痹心性、消磨意志。面对节日诱惑,党员干部要高度警惕糖衣炮弹,不能沉湎于“礼尚往来”“推杯换盏”“江湖圈子”“下不为例”,必须清醒认识到开一点口子,就暴露一块软肋;破一次规矩,
一位名叫Agata Oleksiak的姑娘是位钩针艺术家,她希望用自己的针织唤起人们对环保、战争等问题的关注。比如,希望人们保护树木,她就给树做了外衣;希望人们保护动物,就给一对马儿母子穿上衣裳;叙利亚的战争让她痛心,于是她来到芬兰,找到了一座二战时期被轰炸过但却保存下来的老房子,为这座房子织毛衣,以此表达对战争中遇难者的纪念和对和平的呼唤。她用色彩斑斓的毛线,织出温暖的作品,抚慰着受伤的心,带给
还是朴素的白瓷杯,还是捧至手中欲灼的沸水,还是在杯口曼妙升腾的水雾。虽不嗜茶,但杯底总要密密地铺上一层。经春、历夏、过秋、开冬,恍然一轮回。说来本该配一套品茶的器具,但又恐操作不当,坏了该有的章法与礼节,浊了重要的口感和韵味,索性抛开繁杂的条框,单纯地饮与尝。  清空陈渍,小心抖撒。杯底一层茶叶叠加错落,等待着沸腾与升华。炽热的水一灌尽底,伴随着短促的一声嘶鸣,热浪由下至上不断翻滚,每片叶都在波涛
2020年12月23日,由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70-80年代校园诗歌群落”学术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邀请了著名诗人梁平、尚仲敏、向以鲜和邓翔,以及来自四川大学、《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三峡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和机构二十多位诗歌收藏者和研究者。会议以收藏者提供的展品为
我听见了你的声音,它在岁月的洪流中改变了模样,却依旧有着抚慰心灵的能力,让逝去的一切重新开花结果……  “秋色寒烟波上起,芳草碧在斜阳外”,自小便喜欢这富有古韵的戏曲,或许是因为细品时总能邂逅一帘幽梦,或许是因为聆听时总能感受到岁月的蹁跹,或许是因为你,外公。  孩提时代,你总爱骑着自行车带我在田埂上“飞驰”。虽然看起来路崎岖不平,但我却没有感到十分颠簸,许是路与路的低洼之处都被我们祖孙俩的欢声笑
《学记》虽然只有一千二百字,但因其系统地阐释了教育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儒家思想,而倍受人们的推崇。《学记》不光在《礼记》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育史上的永世经典。  《学记》为学而设,因教而存。它所强调的教与学,涵盖多方面内容:将课内外相连通,将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生活实践相结合,以实现知识、智能和性情的统一;以教催学,以学促教,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注重启发性,按照生命的认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