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脏重塑,而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长期过度增强则导致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逆转心脏重塑,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和发病率已为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2,3],是心力衰竭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石.具口服活性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滞剂(ARBs)为一类新的RAS调节剂,较ACEI具有更好的耐受性.现就ARBs逆转心脏重构、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简述如下.
其他文献
笔者于1999年4月~2002年4月间,采用中药口服加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中对信息技术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培养高中生发展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那么为着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