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区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不同,对新趋势、新要求下的多媒体四会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课程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但是,有很多人会把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等同起来,其实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区别。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唯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并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受训者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受训者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某种意义都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一种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概念,而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与反思的结果。计算机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我国,80年代初也已经有了相当积极的探索。在这30多年中,计算机技术本身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尽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部队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训练过程中也越来越加大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比例和力度。但计算机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即各学科课程的教学,没有享受到多少计算机带来的效益。但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究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现在对课程整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原各门分列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还有一种整合是相对广义的,即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但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等)、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当这些互相渗透和补充的重要性并不突出,或者已经非常自然,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时,就没有必要专门提“整合”了。反之,就需要强调“整合”。
  对课程整合的不同理解会带来一些不同表现形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员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具体表现形式为:
  一、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单纯的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日前大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教练员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适合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受训者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实用的交流工具
  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教练员与学员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作用。要实现上述目的,只需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教练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员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 ,如"我需要帮助"、"老师优劣之我风"等,并赋予学员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练员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另外教练员和学员之间还可以通过这些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流,获取知识。
  三、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目前有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練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辅导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员学习的投入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个别辅导软件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
  四、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员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接触到百家思想。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员在对大量信息进行 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练员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员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员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员自己去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味着在已有的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能使学员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难以做到的事,或学会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它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它的实施将对发展学生立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许多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有严重的缺失。具体体现在:   五、是学员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有限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然而,由于教学软件研制开发僵化、单一,大多是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电子化、声像化翻版。尽管教学内容的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有明显的不足,人机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极为有限。长此以往,必然造成计算机教学的新专制化,如同传统的教练员专制化一样,使学员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呈现的图文并茂、生动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创新性来激发。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才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
  六、是计算机网络与课程资源结合的不足
  计算机网络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结合能使学员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优质学习。然而,由于资金与技术等原因,许多单位的局域网信息资源贫乏,且更新较慢。一些优质的期刊、报纸、图书馆等知识信息无缘或很少与学员相见。至于一些其他单位或部门的优质远程课程资源更是难于与教练员水平相对薄弱的资源共享。至于优质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由于缺乏优秀教练员、优质教案、资金、技术等支持,也很难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发出来供大家共享,即使开发出来也仅仅是网络与课程资源的低级组合,而非整合。
  七、是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的技术开发及其与网络特性的结合存有明显不足
  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利用超文本方式将与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各种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可以为学员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理想的环境。然而,当前许多单位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技术开发不足,对各种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极不便于检索、阅读,同时也直接影响了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相反,如果学员从开始学习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探索、发现、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优选并加工信息、利用信息,那么这将对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信息技術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烈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学员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从信息化和军事训练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这种教学训练模式的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于训练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新疆乌鲁木齐市69026部队)
  作者简介:马莉(1971.02.20),性别:女;籍贯:青海;民族:回;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职务:通信工程工程师;研究方向:有线通信;
其他文献
<正>我乡是省定老区特困乡。1987年我们从实际出发,开发产业优势,狠抓启动项目,发展商品生产,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国民经济和人均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35%,被评为景德镇市老建
根据已知的搅拌桨桨叶截面数据点,利用UG软件中的样条曲线功能,拟合出搅拌桨桨叶曲线网格并利用曲线网格功能拟合出桨叶曲面,从而建立搅拌桨的实体模型,并在UG加工模块中实现搅拌
科技金融联姻,就是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将科学技术因素传导、渗透、扩散、融合到经济的诸领域和诸产业,实现科技开发,向经济开发的转化,知识形态向物质形态的转化,潜在生产力向现
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无铅易切削黄铜的成份配比。试验结果表明,Bi使被切削物体内部塑变领域减少。从而减少切削阻力,使切削变的更容易;Si对黄铜的机械性能、耐蚀、铸造性能有很大
基于电子给体/受体共混体系制备的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有机光伏器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器件的核心部分,光电转化共混活性层的质量
<正>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工作,必须牢固地掌握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这个基本点,干方百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使贫困户在经济开发中得到有效扶持,从而实现扶贫落实到户。怎样做到这一
近几年来,新干县在经济工作中,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这个大头上,坚持全党抓农业,全民打基础,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工作,都紧紧围绕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来进行,从而开创了农业带各业
记者从刚刚闭幕的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上了解到,随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十一五”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于近日发布,“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正式
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期向媒体发布消息称,中国9月上旬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简称‘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A、B星,现已成功建立起星座系统,并转入应用评价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凸出,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不断加强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可为投资人的投资能力提供有力的参考,同时还可起到降低成本投入、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等作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提高控制的有效性,以此来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管理要点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环节中,建筑工程造价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