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各级各类学校是科学文化教育的知识殿堂,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的安全、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发展。
【关键词】中学学校 安全保卫 工作意义 保卫任务
目前条件下,中学都在加快素质教育步伐,这就使得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学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把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好.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中学安全保卫工作,切实维护中学治安秩序。
一、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的原则
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有着一系列的组织、手段、措施、方法的运用,以及各系、处、室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命令,统一指挥原则
对中学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活动必须在统一命令,统一指挥下进行,使校党委、校行政领导顺利地贯彻自己的意图;同时使各处、室及广大师生员工按照统一部署进行有条不紊地工作。如果领导多头、政出多门就会打乱统一部署,同时也使各处、室及师生员工无所适从,陷于忙乱。
2.秩序原则
就是在人力、物力的组织调配上,把各种人力和物件放到它们所应当放的岗位和位置上去;而各岗位和部位又都获得了它们所需要的人才和物件,以做到位有其人,人尽其才,用有其物、物尽其用,秩序井然。
3.分工原则
各处、室和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安全保卫人员要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做好应由各自去做的工作。同时,又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总体任务。
4.权责对等原则
力求做到各部门和保卫工作人员,担负什么职责就具有完成职责任务的权力。如果有责无权就无法完成任务;如果有权无责也会不负责任滥用权力。
二、新形势下中学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从表面上看,我国还相对太平,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但实质上依然存在着诸多“没有硝烟的战争”,尤其是我国的边境地区,这些安全威胁不得不引起中学的重视,特别是位于边境地区的中学更是如此。同时,今天的国外某些国家还处于战争状态,这样的国际形势虽然对我国的中学学生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政府对教育监管存在缺位现象
一是安全教育没有列入课堂教学内容。安全教育还是依靠课外教育为主,没有将安全教育课和学科渗透,作为教育考核硬性指标;二是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比较枯燥。安全教育仍然依靠传统的征文、演讲比赛、观看专题电影录像、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不能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的需求;三是是缺乏家校联动机制。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充分,不能真正掌握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公开信等方式,加强对家长的交通安全思想教育,逐步建立家校联动教育机制。政府将安全教育纳入对教育工作考核内容,才能发挥导向作用。
3.学校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中小学校安全保卫力量相对于其它部门和高校薄弱,安全保卫设备简单,保安队伍素质较差,有的学校几乎没有专门的保安,有的只有门卫,门卫大多数也非青壮年,仅仅起到传达消息和开关门的作用。案例中,南平实验小学的门卫在体育老师和路人帮助下才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广东雷州市雷城小学和山东潍坊尚庄小学凶杀案发生时竟然未曾见到学校的保安人员。本人曾经针对大连市中山区44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发现上课期间外来人员不经过登记,可以自由进出校园,学校门卫没有完全尽到责任。
4.学校缺乏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
安全应急机制的建立对于保护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这套机制建立的核心是能够快速准确的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对于突发事件做出合理而快速的反应和处理。第四,学校安全设备严重不足。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安全器具严重缺失,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基本不存在拥有安全检查设备,这种情况都是导致我国中小学安全事故频发的潜在因素。而在美国约有39%的城市学校配备金属探测装置,由于这类设备可以检查出一些金属器件,包括枪支和匕首等,因而备受校方的青睐。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美国学校在安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也日趋现代化。部分公立学校安装了眼膜识别仪安全系统,可以精确地识别来访者的身份。
5.学校领导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口头上说说,会议上议议,制度贴在墙上,安全放在嘴上,大部分中小学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手册;二是表现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上,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左耳进,右耳出,单调枯燥的教育模式令学生厌倦,起不到实际效果;三是表现在安全教育被应试教育冲淡,造成“重成绩、轻安全”的局面。据调查,我国青少年只有5%接受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可见安全教育在我国普遍亏乏。全国只有10%的学校每年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演练,而安全课也是上的可有可无,学生对此课上了也一无所获。
三、中学安全保卫工作的具体措施分析
1.完善学校的安保管理制度
学校安保工作要确定重点安保部位,制定完善的重点部位安保管理制度。学校重要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环节中,教室、实验室是重要的教育场所,也是安保工作的重点部位。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制定教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教室与实验室及其设施的安保监管,确保教育活动中师生的人身安全。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因此,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学校安保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后勤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学校要高度重视后勤安保,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2.学校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校的安全保卫基本制度,解决全校重大安全保卫工作事项,对学校重大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决策。完善的安保制度主要包括日常安全管理制度、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后勤安全管理制度等构建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值班制度,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日常安保工作的领导管理;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制定完善的门卫安全防范工作规范与校卫队安全管理制度,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学校进行犯罪活动;积极与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联合开展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完善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为师生外出活动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3.强化中学安全文明教育
在中学的安全保卫工作中,除了被动地“解决”和“控制”外,还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这才是明智之举。中学在日常应当定期地针对全校师生和员工开展一些安全文明教育活动,举办一些法制讲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安全防范意识以及法制意识,也可以提高教师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校园的安全隐患,真正地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校园一个太平,还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
4.密切配合公安机关,保证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秩序
充分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作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校园治安秩序管理,改善学校周边环境。保证师生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生活环境。
另外,与公安部门加强联系,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安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巡逻车,提高了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5.加大校园安全专项资金,更新维修校园安保设备
我国目前,在校园安全管理上主要依靠人员来进行防范,换言之整个校园的安全防范主要依靠的是人防而缺乏技防,同时人防也存在着人员整体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的校园管理方法知识,人员管理管理随意性大缺乏相关制度的建设。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加大校园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从而加大对于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同时加大对于安全设备投入,和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从而使校园情况实时处于监控之下。
综上所述,进行中学校园安保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完善安保制度,进行安保管理,不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学生生活环境的安全,保证中学校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世成,董广懿.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意义和任务[J].电大理工,2007,03:63-65.
[2]刘洁.论新时期高等职业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意义和任务[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55-56.
[3]陆家明.略论新形势下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91-93.
【关键词】中学学校 安全保卫 工作意义 保卫任务
目前条件下,中学都在加快素质教育步伐,这就使得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学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把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好.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中学安全保卫工作,切实维护中学治安秩序。
一、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的原则
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有着一系列的组织、手段、措施、方法的运用,以及各系、处、室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命令,统一指挥原则
对中学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活动必须在统一命令,统一指挥下进行,使校党委、校行政领导顺利地贯彻自己的意图;同时使各处、室及广大师生员工按照统一部署进行有条不紊地工作。如果领导多头、政出多门就会打乱统一部署,同时也使各处、室及师生员工无所适从,陷于忙乱。
2.秩序原则
就是在人力、物力的组织调配上,把各种人力和物件放到它们所应当放的岗位和位置上去;而各岗位和部位又都获得了它们所需要的人才和物件,以做到位有其人,人尽其才,用有其物、物尽其用,秩序井然。
3.分工原则
各处、室和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安全保卫人员要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做好应由各自去做的工作。同时,又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总体任务。
4.权责对等原则
力求做到各部门和保卫工作人员,担负什么职责就具有完成职责任务的权力。如果有责无权就无法完成任务;如果有权无责也会不负责任滥用权力。
二、新形势下中学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从表面上看,我国还相对太平,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但实质上依然存在着诸多“没有硝烟的战争”,尤其是我国的边境地区,这些安全威胁不得不引起中学的重视,特别是位于边境地区的中学更是如此。同时,今天的国外某些国家还处于战争状态,这样的国际形势虽然对我国的中学学生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政府对教育监管存在缺位现象
一是安全教育没有列入课堂教学内容。安全教育还是依靠课外教育为主,没有将安全教育课和学科渗透,作为教育考核硬性指标;二是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比较枯燥。安全教育仍然依靠传统的征文、演讲比赛、观看专题电影录像、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不能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的需求;三是是缺乏家校联动机制。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充分,不能真正掌握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公开信等方式,加强对家长的交通安全思想教育,逐步建立家校联动教育机制。政府将安全教育纳入对教育工作考核内容,才能发挥导向作用。
3.学校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中小学校安全保卫力量相对于其它部门和高校薄弱,安全保卫设备简单,保安队伍素质较差,有的学校几乎没有专门的保安,有的只有门卫,门卫大多数也非青壮年,仅仅起到传达消息和开关门的作用。案例中,南平实验小学的门卫在体育老师和路人帮助下才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广东雷州市雷城小学和山东潍坊尚庄小学凶杀案发生时竟然未曾见到学校的保安人员。本人曾经针对大连市中山区44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发现上课期间外来人员不经过登记,可以自由进出校园,学校门卫没有完全尽到责任。
4.学校缺乏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
安全应急机制的建立对于保护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这套机制建立的核心是能够快速准确的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对于突发事件做出合理而快速的反应和处理。第四,学校安全设备严重不足。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安全器具严重缺失,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基本不存在拥有安全检查设备,这种情况都是导致我国中小学安全事故频发的潜在因素。而在美国约有39%的城市学校配备金属探测装置,由于这类设备可以检查出一些金属器件,包括枪支和匕首等,因而备受校方的青睐。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美国学校在安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也日趋现代化。部分公立学校安装了眼膜识别仪安全系统,可以精确地识别来访者的身份。
5.学校领导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口头上说说,会议上议议,制度贴在墙上,安全放在嘴上,大部分中小学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手册;二是表现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上,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左耳进,右耳出,单调枯燥的教育模式令学生厌倦,起不到实际效果;三是表现在安全教育被应试教育冲淡,造成“重成绩、轻安全”的局面。据调查,我国青少年只有5%接受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可见安全教育在我国普遍亏乏。全国只有10%的学校每年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演练,而安全课也是上的可有可无,学生对此课上了也一无所获。
三、中学安全保卫工作的具体措施分析
1.完善学校的安保管理制度
学校安保工作要确定重点安保部位,制定完善的重点部位安保管理制度。学校重要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环节中,教室、实验室是重要的教育场所,也是安保工作的重点部位。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制定教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教室与实验室及其设施的安保监管,确保教育活动中师生的人身安全。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因此,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学校安保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后勤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学校要高度重视后勤安保,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2.学校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校的安全保卫基本制度,解决全校重大安全保卫工作事项,对学校重大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决策。完善的安保制度主要包括日常安全管理制度、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后勤安全管理制度等构建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值班制度,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日常安保工作的领导管理;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制定完善的门卫安全防范工作规范与校卫队安全管理制度,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学校进行犯罪活动;积极与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联合开展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完善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为师生外出活动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3.强化中学安全文明教育
在中学的安全保卫工作中,除了被动地“解决”和“控制”外,还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这才是明智之举。中学在日常应当定期地针对全校师生和员工开展一些安全文明教育活动,举办一些法制讲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安全防范意识以及法制意识,也可以提高教师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校园的安全隐患,真正地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校园一个太平,还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
4.密切配合公安机关,保证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秩序
充分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作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校园治安秩序管理,改善学校周边环境。保证师生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生活环境。
另外,与公安部门加强联系,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安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巡逻车,提高了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5.加大校园安全专项资金,更新维修校园安保设备
我国目前,在校园安全管理上主要依靠人员来进行防范,换言之整个校园的安全防范主要依靠的是人防而缺乏技防,同时人防也存在着人员整体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的校园管理方法知识,人员管理管理随意性大缺乏相关制度的建设。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加大校园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从而加大对于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同时加大对于安全设备投入,和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从而使校园情况实时处于监控之下。
综上所述,进行中学校园安保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完善安保制度,进行安保管理,不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学生生活环境的安全,保证中学校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世成,董广懿.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意义和任务[J].电大理工,2007,03:63-65.
[2]刘洁.论新时期高等职业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意义和任务[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55-56.
[3]陆家明.略论新形势下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