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市燕子岭小学的校园里,洋溢着一种别致的美丽。校园的墙壁上,有很多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窗户上,贴着造型夸张的剪纸作品。
同学们无比自豪地说:“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原来,燕子岭小学很多同学喜欢书法和剪纸,希望这些特别的美在自己手中流淌、传承……
遭遇小小的“碰撞”
研墨、裁纸写对联,拿起剪刀剪窗花。这些看起来都是很古老的事情了,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快要被人们忘记了。
快过年的时候,我和爷爷去逛超市,准备买一些红纸,自己来写对联。我们逛遍了整个超市,也没找到可以写对联的红纸。超市的导购员不屑地说:“这年头,谁还写对联啊!现成的对联多的是,既漂亮又方便。”看了那些花里胡哨却千篇一律的对联,我和爷爷扫兴而归。
——郭润涛
在超市的年货专柜,有大量的窗花出售。我打开那些窗花的包装,看到的全是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导购员极力向我推销,这些窗花又好看又省心,买回去往窗户上一贴就行了。唉,真是没劲啊!自己剪的窗花才漂亮、有趣呢。
——李 静
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可以便捷地代替手工艺品吗?真正的手工艺品会因为跟不上时代节奏而消失吗?
为了更多地了解书法艺术,我走上街头,寻找书法艺术的踪影。
我非常喜欢岳麓书院门口的那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听说,这是清朝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题写的。这对联不仅内容大气,书法也非常儒雅清新、朴素大方。
另外,长沙有很多名胜古迹的招牌,还保留着原有的书法字样,如“爱晚亭”“麓山古寺”“白沙古井”“天心阁”等。正是有了书法风格不一致的招牌,这些古迹才更具魅力。
书法艺术不会消失,只是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
——姜 喆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挂在房中。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了。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造纸技术,民间开始大量造纸。镂花形式的民间艺术因为有了简易、普及的材料,而演化成大众化的剪纸艺术。这古老的民间艺术,怎么能让它消失在我们手中呢?我要拿起剪刀,让这门艺术延续下去。
——赵诗诗
迷上动手动脑的艺术
“哇,这些作品好漂亮啊!要练习多长时间才能创作出这么漂亮的作品?你们以前会剪纸吗?以前练习过书法吗?”在燕子岭小学的美术室里,我被一幅幅书法和剪纸作品惊呆了,忍不住提问。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是怎么迷上这需要动手动脑的艺术的。
上一年级时,一进教室,我就注意到窗户上漂亮的窗花,有的是漂亮的花草,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跟我之前看到的窗花完全不一样。老师告诉我,这是以前在这个教室学习过的哥哥姐姐们留下的。哇,太酷了!如果我也能剪出这么酷的东西就好了。我知道指导美术小组的张老师会教我们剪纸时,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美术小组。一有时间,我便会去美术室,画一画,剪一剪,刻一刻。
——谭李畅
第一次看张老师的剪纸作品展,我就迷上了剪纸。现在,剪纸是我的课余爱好,也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术室是我们快乐的“小天地”。我希望有一天能剪得和张老师一样好。
——李 静
书法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以前,我的字写得不怎么美观。自从练习书法以后,我不但字写得漂亮,做事也更专注了。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专心地做一件事,其实非常过瘾。我每天都会拿起笔,练一会儿字,就像和老朋友交谈一样。一天不练,我心里就会觉得空空的。
——王沛东
享受自由创作的快乐
说起创作带来的变化,同学们一个个眉飞色舞。练习过程虽然辛苦,但创作的乐趣也在其中,他们享受着创作带来的快乐。
第一次写毛笔字时,我一不小心把“一”字写得非常难看。旁边的女生转过头一看,开了个玩笑说:“哟,邹玉洁,你怎么把‘一’字写成狗骨头了?哈哈!”同学们听了,都跑来看我写的“狗骨头”。我面红耳赤,觉得很尴尬。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是班上的书法高手了,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各类书法比赛。现在回想起来,还得感谢那个可爱的“狗骨头”呢。
——邹玉洁
我喜欢剪纸,尤其喜欢剪窗花。先把纸对折一下,再用剪刀剪出漂亮的图案,一幅窗花就剪成了。这样的窗花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力。我决定给它穿上一身红色的衣裳,便拿起红笔小心翼翼地给它描边。看,一个有个性的窗花就呈现在眼前。看着费了很大功夫才创作出来的成果,我快乐无比。我喜欢剪纸,因为从剪纸中能得到很多乐趣。
——谭锴熙
有一次,我正望着一张大大的彩纸发呆,怎么也设计不出别致的图案。“一定要别出心裁!”我念着念着就睡着了……
我梦见自己正躺在一块草地上,右脚却受伤了。几个身穿漂亮舞裙的女孩把我扶起来,给我擦了点药。她们欢快地在草地上跳起舞来,头发也随着身体舞动……我被她们吸引了,手脚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神奇的是,我的脚也不痛了。从梦中清醒过来,我就完成了《疯狂的舞蹈》这幅作品。
——谭李畅
我从资料上了解到,作为女红的必修技能——剪纸,是古代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剪纸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喜欢的生活场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
了解了剪纸的渊源,我对剪纸的兴趣更浓厚了。我喜欢把自己想象的画面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作品中创作出来。一次,我和一只可爱的狗玩得非常开心,后来便剪出了《耍狗》。还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跳舞,就剪下了《双蝶》。《花仙子》《丑小鸭》《齐天大圣美猴王》等作品,是我依据故事书中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而创作的,非常有趣。
——李 静
编辑感言:
燕子岭小学同学们的作品很有意思!一个个汉字个性十足,一幅幅剪纸作品独一无二。我由衷地为他们点赞。
我好奇地问校长张益:“为什么在校园里到处张贴孩子们的作品?为什么在小小的校园里开辟一间大大的美术室?”
张校长笑着回答:“在孩子们眼中,自己的作品比任何艺术品都要美。给孩子们一个动手动脑、自由创作的天地,美好的东西才会在他们手中流淌,并传承下去。”
张校长的回答让我惊喜而感动。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美,创造美,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同学们无比自豪地说:“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原来,燕子岭小学很多同学喜欢书法和剪纸,希望这些特别的美在自己手中流淌、传承……
遭遇小小的“碰撞”
研墨、裁纸写对联,拿起剪刀剪窗花。这些看起来都是很古老的事情了,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快要被人们忘记了。
快过年的时候,我和爷爷去逛超市,准备买一些红纸,自己来写对联。我们逛遍了整个超市,也没找到可以写对联的红纸。超市的导购员不屑地说:“这年头,谁还写对联啊!现成的对联多的是,既漂亮又方便。”看了那些花里胡哨却千篇一律的对联,我和爷爷扫兴而归。
——郭润涛
在超市的年货专柜,有大量的窗花出售。我打开那些窗花的包装,看到的全是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导购员极力向我推销,这些窗花又好看又省心,买回去往窗户上一贴就行了。唉,真是没劲啊!自己剪的窗花才漂亮、有趣呢。
——李 静
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可以便捷地代替手工艺品吗?真正的手工艺品会因为跟不上时代节奏而消失吗?
为了更多地了解书法艺术,我走上街头,寻找书法艺术的踪影。
我非常喜欢岳麓书院门口的那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听说,这是清朝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题写的。这对联不仅内容大气,书法也非常儒雅清新、朴素大方。
另外,长沙有很多名胜古迹的招牌,还保留着原有的书法字样,如“爱晚亭”“麓山古寺”“白沙古井”“天心阁”等。正是有了书法风格不一致的招牌,这些古迹才更具魅力。
书法艺术不会消失,只是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
——姜 喆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挂在房中。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了。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造纸技术,民间开始大量造纸。镂花形式的民间艺术因为有了简易、普及的材料,而演化成大众化的剪纸艺术。这古老的民间艺术,怎么能让它消失在我们手中呢?我要拿起剪刀,让这门艺术延续下去。
——赵诗诗
迷上动手动脑的艺术
“哇,这些作品好漂亮啊!要练习多长时间才能创作出这么漂亮的作品?你们以前会剪纸吗?以前练习过书法吗?”在燕子岭小学的美术室里,我被一幅幅书法和剪纸作品惊呆了,忍不住提问。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是怎么迷上这需要动手动脑的艺术的。
上一年级时,一进教室,我就注意到窗户上漂亮的窗花,有的是漂亮的花草,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跟我之前看到的窗花完全不一样。老师告诉我,这是以前在这个教室学习过的哥哥姐姐们留下的。哇,太酷了!如果我也能剪出这么酷的东西就好了。我知道指导美术小组的张老师会教我们剪纸时,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美术小组。一有时间,我便会去美术室,画一画,剪一剪,刻一刻。
——谭李畅
第一次看张老师的剪纸作品展,我就迷上了剪纸。现在,剪纸是我的课余爱好,也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术室是我们快乐的“小天地”。我希望有一天能剪得和张老师一样好。
——李 静
书法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以前,我的字写得不怎么美观。自从练习书法以后,我不但字写得漂亮,做事也更专注了。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专心地做一件事,其实非常过瘾。我每天都会拿起笔,练一会儿字,就像和老朋友交谈一样。一天不练,我心里就会觉得空空的。
——王沛东
享受自由创作的快乐
说起创作带来的变化,同学们一个个眉飞色舞。练习过程虽然辛苦,但创作的乐趣也在其中,他们享受着创作带来的快乐。
第一次写毛笔字时,我一不小心把“一”字写得非常难看。旁边的女生转过头一看,开了个玩笑说:“哟,邹玉洁,你怎么把‘一’字写成狗骨头了?哈哈!”同学们听了,都跑来看我写的“狗骨头”。我面红耳赤,觉得很尴尬。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是班上的书法高手了,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各类书法比赛。现在回想起来,还得感谢那个可爱的“狗骨头”呢。
——邹玉洁
我喜欢剪纸,尤其喜欢剪窗花。先把纸对折一下,再用剪刀剪出漂亮的图案,一幅窗花就剪成了。这样的窗花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力。我决定给它穿上一身红色的衣裳,便拿起红笔小心翼翼地给它描边。看,一个有个性的窗花就呈现在眼前。看着费了很大功夫才创作出来的成果,我快乐无比。我喜欢剪纸,因为从剪纸中能得到很多乐趣。
——谭锴熙
有一次,我正望着一张大大的彩纸发呆,怎么也设计不出别致的图案。“一定要别出心裁!”我念着念着就睡着了……
我梦见自己正躺在一块草地上,右脚却受伤了。几个身穿漂亮舞裙的女孩把我扶起来,给我擦了点药。她们欢快地在草地上跳起舞来,头发也随着身体舞动……我被她们吸引了,手脚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神奇的是,我的脚也不痛了。从梦中清醒过来,我就完成了《疯狂的舞蹈》这幅作品。
——谭李畅
我从资料上了解到,作为女红的必修技能——剪纸,是古代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剪纸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喜欢的生活场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
了解了剪纸的渊源,我对剪纸的兴趣更浓厚了。我喜欢把自己想象的画面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作品中创作出来。一次,我和一只可爱的狗玩得非常开心,后来便剪出了《耍狗》。还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跳舞,就剪下了《双蝶》。《花仙子》《丑小鸭》《齐天大圣美猴王》等作品,是我依据故事书中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而创作的,非常有趣。
——李 静
编辑感言:
燕子岭小学同学们的作品很有意思!一个个汉字个性十足,一幅幅剪纸作品独一无二。我由衷地为他们点赞。
我好奇地问校长张益:“为什么在校园里到处张贴孩子们的作品?为什么在小小的校园里开辟一间大大的美术室?”
张校长笑着回答:“在孩子们眼中,自己的作品比任何艺术品都要美。给孩子们一个动手动脑、自由创作的天地,美好的东西才会在他们手中流淌,并传承下去。”
张校长的回答让我惊喜而感动。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美,创造美,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