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短跑教学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和艺术课程逐渐成为初中阶段不可或缺的科目。而短跑是初中体育田径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田径类项目的基础内容之一。但是,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学生很难在短跑中取得很理想的成绩。
  一、重视方法指导,规范技术动作
  俗话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只有让学生掌握比较规范的技术动作,学生才能在短跑中游刃有余,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短跑技术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技术动作,也并非易事。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比较重要的技术动作讲起,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充分的讲解和动作示范,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做大量的分解动作和练习,在跑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重心浮动小,动作平稳,协调配合并有明显的节奏感,做到规范每一个动作。如果学生出现不规范的动作,教师要及时地指出,以免学生养成不规范动作习惯,以后就很难再纠正过来。笔者建议对重要的技术动作教学,主要运用讲解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比如,“蹲踞式起跑”动作,这个动作需要将两手八字形支撑,有力腿在前,肩、颈部放松,臀部抬起时稍高于肩,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蹬地后躯干前倾于地面成15~20度角。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并利用力学原理启发学生联想推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正确的技术概念,使学生理解蹲踞式起跑概念。之后,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做出蹲踞式起跑的规范动作,动作要自然放松,注意力要集中,蹬地要迅速有力,整个动作过程连贯一致。再比如“行进间高抬腿”动作,行进间高抬腿动作是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发展频率的有效练习。
  二、重视各个阶段“跑”
  古谚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跑虽然时间、距离都比较短,但也可以把整个“跑”的过程分为: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我们常见的短跑竞赛有:男女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和4×400米接力跑等。在整个短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的协调一致以及各方面动作的规范,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充足的精力和高度的灵活性。(一)起跑阶段。由于短跑是高速、爆发型的运动项目,在开始跑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准备。比如,一般情况下一小时之前不要进食固体食物,半小时前就不要进食任何东西了(如果是比赛或其他特殊情况,可适当补充一些葡萄糖)。另外要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全身的肌肉和骨骼都活动起来,如做一些踢腿、转体、压腿等动作。起跑是整个 “跑”过程的开始,主要由“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部分组成。听到枪声后,双手迅速离开地面,两腿依次用力,尽量获得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二)加速跑阶段。加速跑是学生起跑后,借助于起跑时的爆发力和向前冲力,快速进入高速奔跑状态。在这个阶段,学生刚开始仍然保持着前倾的状态,这时候要慢慢让上体抬起,逐渐转入途中跑的正常姿势,注意上下体的有效配合与协调。要让同学们注意的是,在加速跑段不应出现任何停顿和跳跃现象,这是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关键,大腿积极下压的速度和力度直接影响到加速跑的效果。(三)途中跑阶段。这是短跑整个过程中距离最长的部分,也是决定学生成绩优劣的重要部分。在这个阶段大家的速度都相差不多,这时候学生的速度快慢主要是取决于上体的姿势、摆臂速度和蹬地技术,最重要的是保持各方面动作极力协调和稳定,把一个周期的动作都做到位,保持一定的步频和步长。(四)终点跑阶段。终点跑是整个过程的结尾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许多重要的竞赛往往在此时发生重大的逆转现象。学生要继续保持前三个阶段“跑”的优良态势,卯足精神,拿出全身的气力和拼劲,精神要高度集中,速度要极快,不遗余力地冲向终点,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即使在途中跑一直处在前锋的队员也要奋力向前,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胜利。
  三、设定目标,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短跑训练不是短时期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计划,在平时多做训练,勤快练习。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基础,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就算是掌握了技术方法,也不能发挥得当。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给学生设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总之,在体育教学时,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了解各种动作技术在短跑中的具体实施,通过提问、对比来启发、诱导学生联想推理,并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技术概念。在整个“跑”的过程中,注意动作的协调,同时加强平时的身体素质训练,这样一定能取得较好的体育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林柯.少年短跑运动员最大速度的训练[J].体育世界,2010(9).
  [2] 马加鞭.中学生短跑中的力量训练[J].教学实践,2010(6).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上运用的必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形象而生动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诸多要求,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法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的积极性。情境教学法通过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进而设计出
通过多年多点的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以对春小麦生育影响较大的基本苗数、施磷量、施钾量、种氮肥量、追氮肥量五项主要因素为决策变量,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
一、教学中探究内容的来源[1]1.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学科规律等基础理论的探究学科的基本理论既是探究基础又是探究的对象.对基本理论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产生问题,才可能有探究基础,才能对基本理论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只有在教学中渗透探究思想并提供探究氛围,学生的学习才能具有探究意识,才能为探究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感悟到知识的来源、发展、内涵、内在联系,并对知识有更深地理解
国家开发银行屋面由金属屋面与玻璃采光顶等构成,金属屋面部分采用钛锌板双咬合立边防水结构,利用钛锌板材料的柔韧性与延展性成就屋面的特殊造型,通过相邻板块的咬合结构实
为了给小麦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总结和分析了小麦基因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在小麦表达载体构建中普遍采用Ubi和在35S基础上
为探讨大田条件下硒对小麦抗氧化性能及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以亚硒酸钠(Na2SeO3)和富硒增产素为硒源,从硒的用量、形态和喷施时间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硒后谷胱甘肽过
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组成.醇溶蛋白在组成上以单体形式存在,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它决定小麦面筋的粘性.谷蛋白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高分子聚合体,决定面
结构复合注浆,通过常规聚氨酯注浆材料止水后,再压力灌注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方法,对结构裂缝空隙进行充分灌浆,实现结构补强,增强混凝土耐久性,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空气扰动产生的衰落,可以使用差错控制编码来降低。该文给出了工作在大气信道下的编码FSO系统错误率的边界。大气信道可用强扰动条件下的相关值K的分布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