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高校需要持之以恒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实际,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1 N”改革,以提升亲和力为目标,在教师、学生、内容与评价多方面加以推进,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改革,以信息化、系统化的课程实施管理环节来落实改革。
  [关键词]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 N”改革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浙江省“十三五”首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地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g20180346)
  [作者简介] 金凌虹(1973—),女,台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副研究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20级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范式改革的倡导下,总结分析对研究生“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探索。该项改革的实施激发了研究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临床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并实现了从胜任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
[摘 要] “中国地理”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深受高校重视。基于此,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解读,以此界定“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分析当前“中国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国地理”课程的“两个结合”和“五个融合”的教学模式,最后对“中国地理”教学的边界进行讨论,以期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理论性强、公式繁杂,主要章节间缺乏连贯性,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此外,传统的课程教学只注重图像处理算法原理讲解,忽视学生创新意识、思想道德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基于OBE理念,开展了"数字图像处理"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通过突出学生中心、重新构建课程知识体系、融入任务式学习方法和课程思政元素、改变课程考核模式等途径,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数字图像处理
[摘 要] 为适应工程专业学位按照调整后的专业学位类别进行招生和培养的新形势,针对工程专业学位调整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以OBE理念重构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详细阐述OBE理念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反向设计”流程和“计划、运行、监控、改进”的PDCA教学质量管理过程。这套做法在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
[摘 要] 针对目前物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结合物流信息专业学科融合性强、实践目标性强的特点,紧紧围绕“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这一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项目为驱动、以实际成效为目标,将项目的需求和成效动态融入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团队建设和创新评价机制等,完善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养成等多项机制,全方位改革物流信息方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能主动适
[摘 要]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中医药相关基础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中医药相关学科教师需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具有激发、教育意义的人物事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创造多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活动方法,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文创项目和课外无边界思政,使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育人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关键词